疫情後本港經濟復甦速度不似預期,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周三(28日)公佈,業界關注政府推出新政策刺激經濟發展,同時亦憧憬民生措施,如會否派發消費券等。《財案》出台前,《香港財經時報》綜合各界對政府建議,整理財案綜合預測,包括樓市調控、派糖等不同方向的政策調整。

財爺睇好今年經濟逐步改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在網誌中提及,過去一年,香港走出疫情,生活逐步復常,經濟回復增長,惟外圍仍複雜多變,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利率高企,不明朗不確定因素交織,影響了經濟增長的力度。不過,陳茂波亦指出︰「國家經濟穩步發展,對香港的支持堅實,香港在國家的發展大局中地位和功能獨特。」他預期今年經濟逐步改善,也期望各行各業的經營環境持續好轉。

今年財赤料逾千億元

《財政預算案》揭示政府全年度的收入和開支,而本港財政年度開支節節上升,在去年(2022至23年度)已錄得1,398億元財政赤字,今年情況是否有望改善?事實上,陳茂波早前已預告本年度財赤數字將達到千億元,意味著財赤情況仍將持續。近年政府投放最多資金的範疇在於社會福利、醫療衞生及教育,三者合共佔政府經常開支總額近6成,本港庫房儲備跌至不足7,000億元水平。不過,對於是否以增加稅收「開源」,港府似乎抱持保守態度,究其原因是考慮到過去幾年市民的經濟條件在疫情下亦受壓,故料要增加政府收入,將以發展整體經濟為主。

重點促進旅遊業

在發展經濟的具體措施上,政府擬從旅遊業入手。引述本地傳媒報導指,新一份《財案》將推出多項措施刺激旅遊業,包括每月在維港舉行煙花及無人機表演、更新「幻彩詠香江」激光匯演的內容等。消息指,政府希望吸引更多內地及海外遊客來港,料推出「深度遊」,如城市漫步及踩單車等主題式活動「軟銷」香港,著重在購物以外的旅遊體驗。有關計劃由旅發局負責構思,預計涉及數億元開支。另外,由於「幻彩詠香江」牽涉多棟大廈參與,估計未能於短期內落實推行。

今年再派糖?

市民都關注政府今年會否再派錢或派消費券,惟不少學者和團體都認為,今年再派錢較難實現。財爺陳茂波曾表示,政府面對開源節流,諮詢期內絕大部分意見都認為今年不應再做大規模紓困。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早前亦指,政府應量入為出,避免「倒錢」擴大財赤,除了不應派錢外,亦建議政府仿效內地調整公務員薪酬,減薪10%。

立法會金融界議員陳振英表示,政府可以派發僅限夜間或假日使用的2,000元消費券,以配合早前推出「香港夜繽紛」等活動,吸引市民和旅客消費。

工聯會支持派消費券

工聯會就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立法會議員鄧家彪建議政府透過多重方式派發消費劵,以消費劵與現金搭配使用的方式,提升市民的購買慾,帶動本地零售業發展。他指出,政府應善用「數碼港元」發展契機推出「本地消費優惠電子錢包」,作為港人及旅客共用的優惠福利發放平台;並推出「日夜繽紛消費券」讓港人在本地商戶消費指定金額後,政府再按比例派發消費券供下次使用,例如消費滿500元對應派發500元消費券,讓港人在本地消費產生倍數效應,帶動日夜不同時段的零售業銷售額增長,參考最近一期發放的5,000元消費券涉及開支約330億元。

各界呼籲政府全面撤辣

香港樓市持續下行,地產業界關注政府會否撤銷樓市辣招,刺激樓市成交及樓價重新向上。去年10月,特首李家超在《施政報告2023》推出「減辣」措施,包括縮短額外印花稅(SSD)禁售期、下調買家印花稅(BSD)及新住宅印花稅等,惟有關措施出台後,樓市成交未有大增,市場憧憬《財政預算案》全面撤辣,以減低買家的稅項負擔,從而提高負擔樓價和供樓的能力。

經民聯︰倡有序為樓市鬆綁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促請政府盡快出手撤辣,建議可分4方面有序「撤辣」,包括立即取消買家印花稅、直接免除符合資格的外來人才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取消「先徵後退」安排、取消額外印花稅,以及優化新住宅從價印花稅,換樓人士可以在2年內「先免後補」。經民聯又指,當局應密切觀察樓市情況,如果樓市沒有出現大幅的波動,就可進一步取消新住宅從價印花稅,讓外地及公司買家與港人稅率看齊,達致全面「撤辣」。

地建會梁志堅︰撤辣不應再猶豫

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指,已與財政司長陳茂波會面,建議政府不應再猶豫撤辣。他指出,撤辣未必可以救市,但希望可配合各行業改善經濟,如樓市市道再向下,不只地產行業受挫,對香港整體經濟也會造成很大影響。他續稱,本港目前約有200萬位私樓業主,當中仍有不少人再供樓,若樓價再跌,擔心銀行「落雨收遮」,影響一眾業主。

以下是幾個不同樓市辣招的主要調整成效︰

撤銷SSD禁售期

「辣招稅」的出現主要是由於樓市炒風盛行,推高樓價至上車客難以負擔水平。目前樓市仍存在的主要辣招,包括防止「短炒」的額外印花税,限制買家在購入物業後,若於一段短時間內(俗稱禁售期)將物業轉手賣出,便要繳付相等於樓價1成的稅款。有關稅項的禁售期已於2023年10月起由3年縮短至2年,業界不少人士憧憬政府取消此稅項,即不再限制買家購入物業後於何時轉讓。

取消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第二項常見的辣招稅則是新住宅從價印花稅。這項「辣招稅」的原意是打擊投資者購入多個物業,將更多供應釋出予有住屋需求的人士。現行規定下,買樓人士都需要繳稅,惟所有未持有物業的「首置買家」,可以享有較低的從價印花稅率;而已持有物業的人士,若要再購入新一個住宅單位,就須繳付稅率較高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若然《財案》撤辣,預計可吸引有多於一個物業需要的用家及投資者入市,有效增加交投量。

減免買家印花稅

第三個主要辣招稅是針對企業或外地買家的「買家印花稅」,如果買家以公司名義購入住宅物業,又或者買家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而希望購入香港住宅單位,就要繳付有關稅項。買家印花稅與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已於2023年10月由原先的15%下調一半至7.5%,預計撤除辣招後,可吸引更多不是以專才計劃內港的外地買家購買本港物業,有助啟動「租轉買」或換樓鏈。

稅項「能者多付」

其他稅項方面,有建議指政府應以「能者多付」原則檢討部分收費。立法會G19召集人謝偉銓表示,政府可考慮提高豪宅印花稅、提高私家車汽車首次登記稅和牌費,亦可研究引入累進稅制,針對貴價私家車徵收較高的登記稅稅率等。同時,他亦建議調高咪錶位收費及違泊等交通違例行為的罰款額。

另一邊廂,外界關注政府會否開徵新稅項,以增加政府收入。財爺早前就向多間本地媒體透靈,本港目前不具備條件開徵資本增值稅、消費稅或陸路離境稅等,但就有消息政府有意指調高煙草稅等稅項。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香港財經時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