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產經】中國「村BA」近來進入了傳媒的關注範圍,驟然聽起來,村BA是有點像山寨美國 NBA的味道,但又確實有點玩味。「村BA」其實是一項在貴州台盤村舉行為期三天的籃球賽事,但因為比賽的熱鬧氣氛堪比NBA,故此,被親切地稱為「村BA」。平均每場比賽有超過15,000名觀眾,但由於場地容量有限,有一萬多人更要吃閉門羹,只能在場地核心的外圍感受氣氛。

利用互聯網串流技術崛起

其實籃球比賽在台盤村並不是甚麼新鮮事。雖然該村村民為數只有不到1,200人,但該村有個習俗,就是每年都會舉辦各種賽事,例如鬥牛、在農曆六月初六還有鬥鳥活動,而籃球錦標賽亦是年度節目之一。得力於目前互聯網的串流技術,内地各大直播和短片平台的興起,加上航拍等先進的拍攝手法,「村BA」業餘籃球競技的現場感,得以以低廉的成本呈現在廣大民衆無遠弗届的手機面前。

「村BA」有累積超過億計的線上觀看人次

在直播視頻中,室外籃球場周圍都是看台,觀眾們敲著自家廚房帶來的鍋碗瓢盆為自己喜歡的球隊加油。比賽中夾雜貴州話及苗族話的現場解説,中場休息時更有傳統的苗族歌舞,如此種種鄉土情懷聯乘體育經濟,就是不斷刷新流量記錄的流量密碼。據報「村BA」有累積超過億計的線上觀看賽事人次。

選手多為業餘的籃球愛好者

有趣的是,「村BA」競技的都是業餘的籃球愛好者,不少還是當地的村民,包括務農的、車間工人以及販夫走卒都有。獲勝的隊伍也沒有甚麼現金獎品,頂多可以帶活鴨、大米和傳統的苗族銀頭飾回家作為奪標獎品。這不禁令筆者想起電影少林足球裏的少林隊和山西豆腐隊等,來比賽的其實無不都有著整齊的制服和友善的眼神,是為了體育精神而戰。

「村BA」或走上商業化

「村BA」到目前為止都是免費入場, 為了舉辦這次比賽,台盤村家家戶戶都會出資,每戶捐款從10元到上千元不等。每年村里的年輕人也參與組織活動和維護秩序等。而新球場都是全村募捐約100萬元人民幣籌建的,可容納一萬多名觀眾。為了保證體育場館的安全性和標準化,今年台盤村擴大了體育場的規模,座位數增加到2萬多個,另外還增設媒體採訪接待室、賓客休息室、更衣室和球員休息室等設施,同時又對公共廁所和停車場等進行了改造。故此,有民衆開始擔心,「村BA」會否走上商業化的不歸路。

比賽期間衍生收入超過800萬美元

誠然,古今中外,大型的體育盛世,其經濟利益規模可以說是可大可小。據報道,比賽期間,周圍設立了數十個攤位供村民出售小吃,一個小攤位可以賺到1萬至2萬元人民幣。旅客粉絲的到訪也帶動了餐飲、住宿、超市和農產品等商品的消費需求。據統計,到該村旅遊的遊客總數為約20萬人次,收入超過800萬美元,遊客的旅遊訂單同比增長更達143%。

體育盛事提升地區品牌

一般歷史悠久的大型體育盛事,其經濟效益還是要視乎主辦地方的發展程度。比如發展中國家或地區,或可以較低的工資,來降低運營和基礎設施成本,而投資於體育盛事可以幫助改善一般基礎設施,並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潛力。

另外,舉辦具備聲望的體育活動也能提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品牌、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將自身重新定位為有吸引力的地方。上述這兩點,正好也符合貴州的情況,一個本來算二線的省份,極需靠品牌形象等來增進收入。

非商業化是「村BA」吸引之處

其實,絕大部分的賽事商業化之後,一般會導致參賽運動員職業化、場地正規化、廣告贊助等環節增多。但商業化始終有違「村BA」原來的初心,甚至準確來説,「村BA」之所以吸引,就是來自於其非商業化的本質,如鄉村風土,熱血的體育競技氣氛和精神等。目前為止,當地縣級官方已經定調,堅持非商業化,身體力行地拒絕了50萬元的廣告贊助。去年以來,不斷有品牌提出贊助,包括把廣告標語打在球場內等形式,均被他們拒絕。

但資本都是嗜血的鯊魚,為了追逐流量,將會導致「村BA」失去原有的色彩但當巨額資金進入體育領域後,體育開始失去其真正的特色而變得銅臭。民衆都擔心那些習慣在中國足球等聯賽中看到的作弊及賄賂等行為會慢慢滲透到「村BA」裏。

流量導向成最大挑戰

無論如何,「村BA」體現了Sportainment(運動娛樂)的商業價值。筆者希望地方當局可以堅持以本土力量,先搭建並維持一個具備流量的平臺。目前「村BA」的運作商業模型,其實跟互聯網經濟下不少的社交平臺相似。先以群眾力量來創建平臺内容,而内容都是免費對外開放的,而後續,平臺自然會產生經濟價值,關鍵是下一步怎麼把這個具備流量和經濟價值的平臺導向一個非廣告非贊助導向的收入模型,這一點就有點考究功夫了。

更多投華語產經專欄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盧銘恩是華坊咨詢評估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及Asia PropTech創辦人。產業測量師出身,致力將創新科技帶進房地產業界。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客座助理教授及香港大學SPACE中國商業學院客席講師,曾獲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頒發之傑出成就青年獎,在多達20個國家超過50場房地產會議中擔任講者,主理亞太區多宗房地產投融及資本市場上市項目。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