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與大家分享了三種移動平均線 (Moving Average, MA) 的不同之處,今日來到探討在股價分析之應用。三種移動平均線分別是簡單移動平均線 (Simple Moving Average, SMA)、加權移動平均線 (Weighted Moving Average, WMA) 和指數移動平均線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EMA),誠然沒有任何一種具備必然的分析參考的優勢,實則較投資者會選用SMA和EMA,所以筆者上回刻意用上2021年7月6至8日的恆指情況作解說。結果是WMA較SMA和EMA出現入市訊號為早,產生早著先機的果效。

股票投資技術指標|移動平均線運用SMA、WMA或EMA較優勝?|聶Sir學堂

WMA較早出現入市訊號

不過在2020年10月和11月,雖然仍是WMA較早出現入市訊號,但卻遇上恆指是假突破,早了超過兩週作適合進場的時機,一度要承受超過700點的賬面損失。由此可見較少投資者選用的WMA,雖然較大可能出現入市訊號比SMA和EMA為早,卻不必每次都能產生早著先機的果效。

傾向受個人喜好決定

因此在選擇哪一種移動平均線,傾向受個人喜好決定而已。倘若大家沒有特別偏好,筆者認為可選用SMA,畢竟現時各大財經媒體,在沒有特別標註的情況下,都是用上SMA,相信與此線的編製是三者之中最簡單和最易理解有關。

論到MA的編製,以日線圖來說,由2天至250天都會有投資者使用,當中便有249條平均線可供參考,而常見的則是10天、20天、50天、100天、150天、200天和250天,可以分為三組,就是短線 (10天、20天、50天)、中線 (100天、150天),以及長線 (200天、250天)。

股票投資技術指標「四大歸類」移動平均線為何常見要有3種演算?|聶Sir學堂

「牛熊分界線」衡量股價長線走勢

由於一年大概有250個交易日,因此250天線上的每一點,就是約一年收市價的平均值,被市場視為具備充份的長週期參考性,所以將此線稱作「牛熊分界線」,來衡量股價走勢就長線而言的盛衰。

MA應用最易理解

事實上,最易理解的MA應用,就是看股價走勢處於平均線之上或之下,相對解說是股價屬強勢或弱勢。當然,在分析時線的形態也會影響所得結論,簡單而言線的形態有三種,分別是上移、下移及橫行,股價走勢在平均線之上可以出現在上述任何一種線的形態;但論到股價屬強勢,則以出現在MA上移形態最佳。至於看股價屬弱勢,以出現在MA下移形態為最有力之證明。故此當線的形態為橫行之時,股價走勢傾向是未有明確方向,投資者適宜觀望,待確認股價屬強勢或弱勢後,才作行動為佳。

股價走勢分析|技術指標「四大歸類」剖析!教你如何提升進出準確度|聶Sir學堂

BB屬於短線分析的技術指標

在上述七種常見平均線,選擇作觀察前要先釐清是在分析股價的短線、中線或長線狀況。投資港股傾向短線操作為主,所以選用10天、20天或50天線較適合。考慮到一個月約20個交易日,所以在上述三種平均線,認為20天線較具代表性,這亦能解釋為何保歷加通道 (BB) 會以20天線作為中軸,這亦意味著BB屬於短線分析的技術指標。

在7月首個交易日恆指跌破此線

回看20天線,以2021年6月30日和7月2日為港股的連續兩個交易日,恆指分別收報28,827和28,310點,相對20天線處於28,819和28,770點,可見在7月首個交易日恆指跌破此線。截至7月23日,恆指均收低於此線,並且期內20天線在下移,證明當時恆指處於弱勢,有意進場的投資者,便應等恆指重新上破20天線收市,才適合有行動。

下回將探討超過一條MA在股價分析之應用。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聶Sir學堂】作者聶Sir|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獨立股評人,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
圖片:作者提供
專欄作者:聶振邦( 人稱「聶Sir」)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