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並沒有新話題,焦點依然是輪候排住賣的新盤,有人問老樓究竟買新樓定二手樓好,主要你有沒有需要買先,先至討論下一個問題,「有需要!」,那樣才可以傾下去。

40歲夫婦月入共6萬 想買樓自住

朋友年約40歲,從事會計文職工作,兩口子並沒有細路仔,二人月入6萬元,一直以來都是住在娘家,儲蓄有五百萬左右,還未計股票資產,目前二人亦擔心被裁員,但因為老婆細佬出年結婚,要俾原先住開的房給他們,所以要決定搬出去。

年輕客上車靠父幹母幹!但買樓做業主、自己也要付出代價|老樓周記

負資產重臨|二手減價盤湧現!樓價若跌一成「林鄭plan」入市即高危|老樓周記

新盤首期低至一成可上車

二人看過不少新盤,發覺雖然首期低至一成便可以上車,但樓價高、並不近二人上班地點(灣仔區),若選擇新界區則每月交通費都好貴,而且諗住買近娘家方便晚上回娘家開飯,由於老婆是長女,與父母親關係好,所以想日後縱使搬出去,也可以方便照顧。

雖自住亦想有投資價值

他倆看過不少新盤,不少樓價貴便是地方細,即使準備1,000萬入市都只能買到500、600呎單位(新界區),加上新樓管理費貴,起碼要每方呎四元,每月要2,000元左右,加上二人不常在家開餐,所以有兩個較大的房間,一間做書房。他倆亦看過港島東和港島西住宅,同樣價錢可以買到合適單位,價錢打八折,但要裝修,雖自住亦想有投資價值。

港島區二手大型屋苑有價有市 

老樓指港島區大型屋苑要成每方呎二萬多,由於供應量少,二手有價有市,若有能力可以在區內選擇,不過首期要兩成200萬元(1,000萬元樓下可八成按保),在壓力測試也絕對冇問題,但要預大筆裝修費,連同其他開支預樓價7至8%左右,即要70至80萬元,當中包括印花稅和代理佣金。

中銀香港減按息至H加1.3厘 每月少供376元及現金回贈升至0.8%至1%

樓市兩極化

正由於樓市兩極化,買家搶新盤,有錢買亦要抽到,既然二人那麼多考慮,可以在二手市場尋找合適、合價、合眼的二手樓宇,正因國泰事件引發的第二波失業潮,受災地區已經有一成樓價跌幅,目前尚未止跌,同時臨近年尾時間,好多人等錢埋單,一係移民盤、一係銀主盤,老樓建議多去拍賣場睇下,唔駛單靠代理轉介咁獨沽一味。

「貨比三家」等待合價樓價盤

四大代理對樓市兩極化有不同演繹,亦反映了新盤旺、二手靜的預測,其中利好氣氛並不多,新盤以貼市價開盤,二手業主見稍好便收窄叫價,但換下來便是成交急挫,東涌受到裁員潮影響,刺激成交量,上周較前周有多達五成升幅,便看到市場有能力之人不少,「貨比三家」,只等待合價樓價盤而已。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編按:專欄作者劉兆昌,資深地產傳媒人,自1988年起投身地產傳媒採訪工作,見證香港樓市大時代三十年變化,曾任多間傳媒機構地產版主管,為香港傳媒界第一代地產版從業員,並曾於2010年出版首本買樓入門書。目前為自由創作人,中港兩邊走。 

作者簡介:劉兆昌為資深地產傳媒人,自1988年起投身地產傳媒採訪工作,見證香港樓市大時代三十年變化,曾任多間傳媒機構地產版主管,為香港傳媒界第一代地產版從業員,並曾於2010年出版首本買樓入門書。目前為自由創作人,中港兩邊走。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