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穩陣賺息、抗通脹?賺港元存款利息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香港財經時報》總結五種方法讓市民穩陣收息。有一種低入場門檻的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高達10厘,市民只須用政府派發的一萬元就可賺息錢搵錢;更進取者,6個月可穩袋4,000元息。
1. 用政府一萬元賺存息
政府派錢一萬元,市民已由7月6日起陸續收到一萬元。21間銀行參與現金發放計劃,有銀行瞄準政府派700億商機,專攻3個月港元短期存款,息率高達10厘。
中信銀行3個月袋250元息
比較全港21間銀行,最新3個月短期存款年利率普遍低於2厘,但因應政府派錢的700億商機,中信銀行(國際)推出「全民一萬 通通有賞」特別優惠,港元定存息率高達10厘,全城最優。
根據資料,中信銀行(國際)現有客戶透過網上理財或inMotion動感銀行成功登記「轉數快」並綁定信銀國際為預設戶口,透過inMotion動感銀行以最多一萬元,敍造3個月港元定存,可享年利率10厘。
上述優惠同樣適用於新客戶,合資格人士可以一萬元賺250元息,優惠期由即日起至8月31日。
公用股唔再買兩電一煤 3大新型公用股貨比貨 有隻連續5年增派息 息率逾6厘
中銀香港3個月賺1,075元息
中銀香港亦因應政府派錢的700億商機,特別提供息率為4.3厘的3個月港元定期存款。
資料顯示,中銀全新客戶於8月31日前成功透過中銀香港手機應用程式開戶,並透過該行賬戶收取一萬元後,於中銀香港手機或網上銀行開立港元定期存款,可享定存利息優惠。客戶可以10萬元開立3個月定期存款,年利率為4.3厘,即3個月利息為1,075元。

兩種方法穩賺港元定期存息|6個月最多袋4,250元息|定期存款
2. 6個月定期存款 息率最高1.6厘
「食息一族」除了可考慮銀行因應政府派錢推出的存息優惠外,還可留意息率相對吸引的定存。有市場人士認為,相信下半年港元存息不會再減,但上升空間有限。計劃敍造相對高息的港元定期存款要趁早。
王良享:港元存息上升空間有限
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指出,三個原因令下半年港元存息不會再減,但上升空間有限。
- 港元流動性充裕,熱錢短期不是會流出。
- 美國總統選舉是黑天鵝,令美息不易上升。
- 香港經濟反彈不顯著,貸款需求上升慢。
不過他認為,由於美國不會實行負利率,所以港息亦不會再跌。
騰訊總裁劉熾平減持 股價不跌反升有啟示 700股價下一站睇呢個位
大眾財務6個月穩袋4,000元息
下半年銀行的港元定期存款息率明顯較年初時降低,比較市面上6個月存期的港元定期存款,最高是大眾財務1.6厘年息,入場費是50萬元,意即以50萬元敍造6個月定期存款,可穩賺4,000元息。
不過要留意的是,財務公司不受存款保障計劃保障。
中信銀行(國際)6個月港元定存息1.4厘
入場費較低的有中信銀行(國際),年利率1.4厘,起存額只需一萬元,但須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開立定期,並指定理財戶及要求新資金。
以起存額一萬元計,6個月袋70元息;進取者,若存入10萬元,則6個月可袋700元息。

李嘉誠英國百億地產項目動工|建倫敦版太古城|BNO留英人士必睇
3. 出糧戶口優惠 活期存款利率高達2.5厘
若不想鎖死資金,有銀行透過出糧戶口優惠,提供高達2.5厘的活期存款利率,讓存戶多一個選擇。
大新銀行(02356.HK)推出最新360 ̊「易出糧」服務推廣(點擊查看360 ̊「易出糧」優惠詳情),即日起至12月31日,全新客戶現可透過大新旗下「e直通遙距開戶申請」開立戶口, 即開即用出糧服務,可享額外活期存款年利率達2.5%,但每月可獲得的額外利息上限為2,000元;最低月薪要求為一萬元。
金價年內升近17%|逼近1,800美元創8年高位|趁高價沽飾金技巧
大新銀行360 ̊「易出糧」服務 月薪最低一萬
客戶可即時體驗「e直通遙距開戶申請」開立戶口,可額外享300元信用卡免找數簽賬額(只適用於全新綜合理財客戶)。
6隻熱門收息股大比拼 最高逾6厘息 有一隻連續20年派息有增無減
開立VIP i-Account 綜合理財戶口:
- 月薪$80,000或以上:$1,000回贈
- 月薪$50,000或以上及$80,000以下:$500回贈
- 月薪$30,000或以上及$50,000以下:$300回贈
開立優易綜合理財戶口:
- 月薪$80,000或以上:$600回贈
- 月薪$50,000或以上及$80,000以下:$200回贈
- 月薪$10,000或以上及$50,000以下:$100回贈
開立i-Account綜合理財戶口:
- 月薪$80,000或以上:$300回贈
- 月薪$50,000或以上及$80,000以下:$200回贈
- 月薪$30,000或以上及$50,000以下:$100回贈
政府派一萬錢搵錢|造定期存款、抽新股、買iBond、銀色債券、藍籌股|邊種最好
新客可享額外活期存款年利率2.5%
出糧戶口存款金額 | 優易綜合理財戶口/i-Account綜合理財戶口 | VIP i-Account綜合理財戶口 |
HK$800,000或以上 | 2.3% | 2.5% |
HK$100,000或以上至 HK$800,000以下 | 2.0% | 2.2% |
恒生指數市場最牛睇33,400點|四個必炒板塊|10隻必買股份|阿里巴巴
渣打「出糧升級組合」 港元儲蓄年利率1厘
由即日起至9月30日,包括首尾兩天(「推廣期」),成功開立「渣打紅利出糧戶口」,並透過「渣打紅利出糧戶口」使用本行自動轉賬出糧服務,尊享精彩優惠(點擊查看「渣打紅利出糧戶口」優惠詳情)。
每月薪金金額HK($) | 「優先理財」客戶 | 「Premium理財」客戶 | 「快易理財」客戶 |
80,000或以上 | 7,000「亞洲萬里通」里數 / HK$700現金回贈 | 7,000「亞洲萬里通」里數 / HK$700現金回贈 | -- |
60,000至80,000以下 | 4,000「亞洲萬里通」里數 / HK$400現金回贈 | 4,000「亞洲萬里通」里數 / HK$400現金回贈 | -- |
20,000至60,000以下 | 1,000「亞洲萬里通」里數 / HK$100現金回贈 | 1,000「亞洲萬里通」里數 / HK$100現金回贈 | 1,000「亞洲萬里通」里數 / HK$100現金回贈 |
另外,全新渣打客戶成功開立「渣打紅利出糧戶口」並同時開立綜合理財服務,優先私人理財、「優先理財」、「Premium理財」和「快易理財」客戶可享出糧戶口的港元推廣儲蓄年利率優惠,年利率為1厘。不過,相關客戶於優惠期後,如於季度內之每日平均總結餘低於100萬元,客戶將須繳付900元作當季度的服務費。
港股「七翻身」創4月高|港交所、騰訊破頂啟示|高追前留意這些因素
4. 虛擬銀行1元入場 息率最高1.5厘
顛覆傳統銀行業的虛擬銀行,最低入場費只需1元。
本港首間虛擬銀行眾安銀行(ZA Bank)於今年3月24日正式營運,就港元定期存款方面,相比該行去年底試業時,半年及1年息曾報兩厘,如今經調整後,最新1年港元定期存款息率報1.15厘,允許新舊資金,但起存額只需1元。
交銀國際薦10隻下半年必買港股|洪灝:港股已提早反映疫情影響 估值便宜
眾安1年存息 最新報1.15厘
至於6月11日才正式營運的天星銀行(Airstar),港元定存起存額亦比較低,要求1,000元,不過該行在結束試營業後、於6月底全線減低短中長息,但一年期港元定存息率較眾安銀行有競爭力,最新報1.3厘。
其中,息率最高的是3個月港元定存,有1.5厘,起存額1,000元;進取者若以50萬元敍造港元定存,則3個月可賺1,875元息。
6隻熱門收息股大比拼 最高逾6厘息 有一隻連續20年派息有增無減|騰訊|港交所|香港電訊|長江基建|新意網|粵海投資
匯立港元定存 3個月賺息1,125元
若計及仍在試業的虛擬銀行,現時3個月的「高息王」是匯立銀行(WeLab Bank),息率達4.5厘,以上限10萬元計,3個月可賺1,125元息。
不過,匯立的玩法比較特別,該行從輪候名單、WeLab員工及員工親友中,邀請約2,000位用戶參與試業,先以1.75厘為3個月的定存利率基準,然後自動集合不同用戶,每15人加0.25厘,而每批次定存上限為60人及2.5厘。
每周撮合60人,最高息率4.5厘,上限10萬元。

股票投資首選港交所還是盈富基金?|龔成薦兩種部署進可攻退可守|散戶入門必睇
5. 銀行7日閃存 年息率高達5厘
在減息潮下,仍有銀行以高息定存吸引客戶。以起存額3萬元計,敍造7日港元定期存款,年息率高達5厘。
匯豐銀行7日港元定期存款,年息率為5厘,起存額3萬元,但須指定理財戶,並指定外幣兌換成港元再造定期,優惠至12月31日。
三大收息產品優勢一覽|港元定存 3個月袋1,075元|政府重推iBond、銀色債券
匯豐7日港元定存 息率達5厘
中銀香港7日港元定存息率為4厘,起存額5萬元,同樣需要以指定外幣兌換成港元,指定澳元、紐元、英鎊、加元資金開立等值港元或以上「特優港元定期存款」。
不過,雖然銀行提供的短存息率較高,惟需要存入較大金額,才能有可觀利息收入,比較適合資金能力較高者。
以匯豐7日港元短存起存額3萬元計,7日可賺29元息;以起存額5萬元計,中銀7日可賺38元息。
若以存保計劃保障上限50萬元計算,則匯豐7日可賺480元息;中銀7日賺384元息。
兩種方法穩賺港元定期存息|6個月最多袋4,250元息|定期存款
編按: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各存息利率視乎銀行最終條款,大多涉及起存額以外要求,一切以相關銀行或金融機構最新公布為準。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