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美國科技板塊近期出現自今年4月以來最大的回調,根據彭博資料,美國納斯達克指數自高位18671回落至約17691,下跌超過5.2%。我們認為回調的原因是由於總統大選及聯儲局減息的消息,而出現短暫的獲利回吐。人工智能(AI)的趨勢暫時未出現系統性的改變,專注於相關領域的企業仍然維持一定的盈利增長,所以預期科技板塊資金流出的情況是一般的板塊輪動,回調亦是健康的調整。

留意裝置式人工智能(On-Device AI)

過往投資巿場較為注視晶片制造及OPEN AI 等人工智能等發展,而專注有關領域的企業們更受投資者的青睞,令其股價屢創新高。我們預期人工智能於2024年下半年仍然是投資巿場的焦點所在,而除晶片及OPEN AI外,亦可多加留意裝置式人工智能(On-Device AI)。

AI使用漸廣泛

人工智能現時使用門檻仍然較高,只有特定地區,及裝置才能運用。而為進一步普及,將人工智慧演算法和模型直接植入本地設備上,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物聯網設備和其他硬體上來完成特定的任務,如語音識別、圖像處理和即時翻譯,不但可以增升產品的檔次,同時亦可以提供低延遲、隱私保護和離線功能等優勢。推出搭載人工智能於產品的企業,相信都能受惠於現時人工智能的熱潮,同樣受投資者歡迎。

人工智能投資熱潮未見泡沫

雖然人工智能(AI)已在今年屢創新高,不禁令人擔心2000年科網股爆破的危機重燃。但我們暫時認為再次出現泡沫危機的風險相對較細。截止8/7/2024,彭博Magnificent 7總回報指數已突破24,000點,創歷史新高。然而,從估值分析,該指數的預測巿盈率現時約36.7倍,略高於5年平均34.0倍。相較2000年科網股泡沫時期,納斯達克指數約100倍的預測巿盈率更相距甚遠。

科技業務穩定 惟要悄留神回調可能

加上現今科技龍頭企業業務穩定,坐擁大量現金進行研發或股份回購,根據彭博資料,其中一間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單單上一個季度的股份回購價值已高達77億美元,與2000年大多數科技公司並無實際業務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根據彭博數據,以納斯達克指數為例,2023年至今的升幅接近8成,期間僅出現過一次逾10%調整,投資者不應抹殺稍後或出現回調的可能性。

彭博Magnificent 7總回報指數

投資入門, 退而能休, 投資, 人工智能, ai, 退而能休, 黃俊能, hkbt, 香港財經時報
圖片:資料來源:彭博、永明資產管理
投資入門|資金流出科技板塊|人工智能AI投資熱潮未退|退而能休

平均成本法助降投資成本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原先由跟上屆一樣由特朗普及拜登一決高下,但拜登最終選擇退選,並由副總統賀錦麗頂上。短線而言,總統大選的消息相信會對投資巿場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亦可運用積極的方法去應對及分散短期的風險。強積金採用平均成本法可有效降低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的影響。以2022年至2023年作例子,若投資者每月定額供款投資美股,在2022年市場下挫期間就能買入更多基金單位,當股市在2023年回穩時即可捕捉較大反彈。同樣道理,若投資者已有一筆資產可用作投資,或可採取分注入市的方式,減低市場風險。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理財方法及投資入門內容

作者簡介:黃俊能現時為永明資產管理投資策略師,擁有超過十年財富管理、經濟分析及制定投資建議的經驗。持有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及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專業資格。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