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上兩回與大家講解的「上肩帶裂口」,為整固形態中傾向利好後市的形態,今次探討的形態,名稱與之非常接近,名為「下肩帶裂口」。若大家有印象,「上肩帶裂口」形態包含的裂口,是指「上升裂口」,而今次分享形態,由上肩轉為下肩,大家應猜想到包含的裂口,是指「下跌裂口」,故此為整固形態中傾向利淡後市的形態。「上升裂口」對比「下跌裂口」;「利好後市」對比「利淡後市」,連同名稱「上肩帶」對比「下肩帶」,不難看出兩種形態有不少相反之處。
「下肩帶裂口」形態的則為長陰燭
事實上,在兩者形態上也有相反的地方,「上肩帶裂口」形態的首枝陰陽燭為長陽燭,「下肩帶裂口」形態的則為長陰燭 (大陰燭、上影陰燭或上下影陰燭),兩種形態同是股指或個股順勢移動一段日子後出現的「中途站」。
前者為上揚多時所見的形態;後者為下跌多時才見的,故此出現長陰燭合理,畢竟賣方動力正主導著股指或個股走勢,並且在賣方乘勝追擊下,股指或個股在下個交易日向下跳空,產生「下跌裂口」。不過日內會看到買方反擊痕跡,因見成效股指或個股一度上揚。
「下跌裂口」清晰可見 又稱為「下肩帶」
可是優勢仍在賣方手上,所以股指或個股從高位回落,甚至低於開市位,令日內形態一度見陽燭,最終仍以陰燭收市。然而,買方因的確曾反擊,令賣方優勢一度被動搖,形成短陰燭 (下影陰燭、陰陀螺)。緊接交易日買方繼續反擊,所以見陽燭,惟未能穩奪賣方主導權,僅見短陽燭 (上影陽燭、陽陀螺)。
此外,首兩枝陰燭之間見「下跌裂口」,買入雖發力卻未能回補裂口,高位僅與第二枝短陰燭的同若,或是略低。正因「下跌裂口」依然清晰可見,又稱為「下肩帶」。
預示後市仍然偏淡
既然買方反擊力度不足,代表先前股指或個股跌勢無被破壞,於過去兩個交易日買賣雙方拉鋸後,一經賣方發力,緊接見長陰燭機會大,事後反映「下肩帶裂口」曾出現,預示後市仍然偏淡。
誠如早前講解「上肩帶裂口」形態時,經已指出典型由三枝陰陽燭組成,「下肩帶裂口」亦是如此;不過單靠三枝陰陽燭,難以確立成形,一般是從後續股指或個股走勢,反過來判斷「上肩帶裂口」或「下肩帶裂口」曾經出現。這樣看來,這兩種形態的參考作用不大;但筆者看法是若跳出典型,是否具參考性的結果會不同。
兩種形態都可由超過三枝陰陽燭組成
其實這兩種形態都可由超過三枝陰陽燭組成,就著今次看的「下肩帶裂口」來說,若緊接的第四枝陰陽燭,仍處於「下肩帶」之下,證明首兩枝陰燭之間的下跌裂口,已形成阻力位,即或股指或個股在第四日僅見橫行,依然確認「下肩帶裂口」已出現,預示不久仍要續跌,謹慎者可視為見止蝕離場訊號;進取者則可視為建淡倉的入市訊號。
一般在「下肩帶裂口」形態出現後,股指或個股將再下行一段日子,所以在期貨已建好倉,或是持有股票者,均不能輕視此利淡預警,當下回看到案例後,自然能夠體會。
更多技術分析及股票投資入門內容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