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成交紀錄】港府全面撤辣至今,樓市有好轉,累積的購買力逐步釋放,但樓價似乎未見大升,不少二手業主都要蝕讓才獲承接。成交方面,亦開始見真章。綜合四大地產代理中原地產美聯物業香港置業利嘉閣地產周末末十大屋苑成交比較,兩升兩跌。

香港置業:周末十大屋苑錄15宗成交創1年新高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撤辣效應持續,新盤市場百花齊放,加上開價極具競爭力,引出市場上積聚以久的購買力,各類買家積極入市,連帶二手屋苑的交投亦持續上升。

馬泰陽表示,撤辣後本港的樓市漸入佳景,有不少早前持觀望態度的買家更趁機入市,市民入市信心大增,令本周末十大屋苑成交量進一步上升。隨著本港銀行定存息口回落,買樓收租的回報相對吸引,加上看好未來物業的升值潛力,將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磚頭,樓市購買力將進一步釋放。

根據香港置業旗下分行截至今日下午3時統計,港、九及新界十大二手指標藍籌屋苑過去周末兩日(3月16日至17日) 2天,錄得約15宗成交,按周續升25%,創一年新高。當中以美孚新邨及沙田第一城的表現最佳,各錄得4宗成交;其次為太古城及海怡半島,分別各錄得2宗成交;而港灣豪庭、維景灣畔及新都城亦各錄1宗成交;至於其餘3個屋苑,包括西九四小龍、淘大花園及將軍澳中心均未錄得成交。

樓市走勢, 香港置業, HKBT, 香港財經時報
圖片:香港財經時報
香港置業:減辣後多個新盤搶客 無礙二手交投續升。

利嘉閣地產:十大屋苑錄22宗買賣按周增加5%

利嘉閣地產總裁廖偉強稱,近日一手新盤佔盡市場焦點,但撤辣全面激活樓市氣氛,二手亦受惠帶動,令周末十大屋苑交投量維持在高水平。綜合利嘉閣地產分行網絡數據,在過去的周六、日(3月16至17日)十大指標屋苑錄得22宗二手成交,較對上周六、日(3月9至10日)的21宗,按周增加5%,自全面撤辣後已連續三周維持在雙位數水平,亦是自去年二月中以來的57周次高的周末。

廖偉強指出,自撤辣後市場上不乏多買一個單位收租的投資客,同時也釋放了換樓客等客源,帶動樓市交投量明顯增加;同時部分二手業主漸趨惜售及提價,亦有客人轉投一手市場。相信在暢旺的樓市氣氛之下,短期內二手交投量可保持現時水平,下一階段若股市能進入復甦期,本港整體經濟及樓市交投可望有再進一步的突破。

在過去兩天的十大指標屋苑買賣當中,若按地區劃分,以新界區表現最佳,以11宗交投領先;九龍區交投亦不俗,由上周的3宗增至今周末的7宗;而港島區則減少至4宗。若以屋苑劃分,嘉湖山莊錄得6宗最旺,其次沙田第一城錄得4宗,太古城、麗港城及美孚新村齊錄3宗成交;杏花邨、新都城及映灣園各有1宗成交;至於康怡花園及黃埔花園則暫交白卷(詳見表)。

利嘉閣地產, hkbt, 香港財經時報
圖片:香港財經時報
利嘉閣地產:新盤佔焦點,撤辣激活樓市,交投維持高位。

美聯物業:十大屋苑錄28宗成交 減少24.3%

據美聯物業分行統計,全面撤辣後第三個週末(3月16日至17日),10大屋苑錄得約28宗買賣成交,較上週減少24.3%,但仍連續3個週末維持雙位數。至於按15大屋苑計算,週末兩天則錄得約31宗成交,按週跌29.5%。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表示,撤辣效應持續發酵,購買力持續釋放,惟本周末有全新盤開售,加上多個新盤以低價及貼市價應市,採取先求量後求價策略,故搶去不少二手客源,不過市場購買力仍然充沛。事實上,自政府撤辣後,整體樓市氣氛轉活,加上美國息口今年內有機會回落,料將仍然吸引一眾用家及投資者積極入市。

按美聯物業10大指標屋苑剛過去週末成交量分佈統計,港島區3個指標屋苑包括太古城、康怡花園及海怡半島於週末2天錄得7宗成交,按週減少約12.5%。九龍區4個指標屋苑包括麗港城、黃埔花園、新都城及美孚新邨則錄得約10宗成交,按週升11.1%。至於新界區3個指標屋苑包括映灣園、沙田第一城及嘉湖山莊則合共錄得約11宗成交,按週減少約45%。

樓市走勢, 美聯物業, HKBT, 香港財經時報
圖片:香港財經時報
美聯物業:10大屋苑錄28宗成交減少24.3%。連續3週末維持雙位數。

中原地產:十大屋苑本周末28宗成交按周跌24%

中原地產十大屋苑本周末錄得28宗成交,按周下跌24%,六個屋苑錄跌幅,美孚新邨則錄250%升幅。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撤辣樓市興奮復蘇期漸放緩,加上一手市場千帆並舉,有3個以剛需盤為主的新盤於本月發售,發展商定價克制,扣起大批二手購買力,令二手交投稍為放緩,但整體樓市仍穩健發展。

中原地產, 樓市成交, HKBT, 香港財經時報
圖片:香港財經時報
中原地產:撤辣興奮期放緩,新盤定價克制扣起二手購買力。

更多香港樓市內容

樓市預測2024|沈振盈:樓市跑輸股市!上車最好多等一至兩年

樓市預測2024|胡國威:現時是上車和換樓時機!入市先考慮5個要點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