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表示繼續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必須」、「四點希望」、「青年興,則香港興」作為施政藍圖。本文整合31項派糖利民措施,今生育再就業可獲4萬元。

1.落實二十三條立法

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李家超表示政府最快2024年落實《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同時為加強推廣國家安全教育,除了通過學校教育,亦會透過展覽、活動,尤其是每年4月15日舉辦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提高市民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同時會設立兩所博物館介紹國家和抗戰歷史,明年將會設立「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由「香港海防博物館」改設而成,重點介紹抗戰歷史,提升民族自信和愛國精神。

2.推出共150個指標

行政方面,政府將會繼續着力提高治理水平。李家超指今年會再推出共150個指標,當中73個為新指標,77個為去年訂立而繼續生效的延續指標,監督工作進度和成效。

政府又會強化公務員管理制度,包括推進獎罰分明制度、更新《公務員守則》、大灣區公務人員交流計劃。

3.開設小學人文科

教育方面,政府在今個學年將會推行3項措施,包括舉辦教師內地考察、到校國安教育教師深化課程,定期提供有關國情、國史的教學資源。

同時會就開設小學人文科公布課程框架,於2025/26學年開始推行,加強《憲法》和《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的培訓和國史課程相關的學習經歷。並推展「心繫家國2.0」聯校國民教育活動系列,推行多元學習體驗

4.下調股票印花稅

經濟方面,李家超推出5項政策鞏固香港股票市場競爭力,包括下調股票印花稅,將股票印花稅稅率由現時買賣雙方各按交易金額支付0.13%,下調至0.1%,回復至2021年水平,目標於11月底完成立法程序。

5.檢討股票買賣價差

透過探索縮窄最低上落價位,令有流動性但受限最低上落價位的股票價格可更反映市況。

6.降低市場資訊費用

港交所會提供固定費率的企業數據計劃,檢視持續實時數據服務收費標準,新收費在今年內實施。

7.改革GEM市場 

包括簡化轉往主板的機制、增加科研公司上市途徑等。明年第一季實施經修訂的上市規則

8.持續促進股票市場發展

另外,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與港交所繼續研究其他可持續發展政策。

9.居屋擔保期增至50年

公營房屋方面,政府會延長資助出售單位二手市場按揭貸款保證期,二手市場按揭貸款保證期由最長30年延長至50年。

10.房委會重建計劃

同時房委會正規劃和進行十個重建計劃,預計重建後可提供約32,800個住宅單位,亦會藉重建增加邨內休憩及康樂配套。

  • 重建計劃
白田邨
(較舊部分)
美東邨
(較舊部分)
華富邨 西環邨
馬頭圍邨 石籬中轉房屋
業安工廠大廈 穗輝工廠大廈
宏昌工廠大廈 葵安工廠大廈

11.額外印花稅適用年期縮短至兩年

根據《長遠房屋策略》,未來十年私營房屋需求為132 000個單位。政府未來五年會準備好可興建約80 000個私營房屋單位的土地。

同時政府將會「減辣」,額外印花稅的適用年期由三年縮短至兩年。換言之,業主在持有物業兩年後出售物業,無須再繳付樓價10%的額外印花稅。

12.印花稅的稅率減半

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減半,兩者均會由15%減至7.5%。這安排有助減輕已擁有住宅物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再購買住宅物業時的財政負擔,以及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的成本。

13.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先免後徵」

為外來人才的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後徵」,即優化去年為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印花稅的安排,由原本在購入物業時先徵收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然後在相關人士居港滿七年並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後才退還(即「先徵後退」),改為在購入物業時先暫免徵收相關稅項,若相關人士其後未能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才繳付相關稅項(即「先免後徵」)。新安排適用於今天或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14.活化紅磡站及周邊用地

土地供應方面有以下4個重點措施。首先政府會活化紅磡站及周邊用地。

政府正邀請港鐵進行初步研究,明年提交方案,重新規劃及發展紅磡站及周邊鐵路設施用地,以及紅磡體育館以南的臨海及碼頭設施用地,合共約十公頃,更新紅磡站的配套、釋放商住樓面,及締造活力海濱。政府亦會研究加強紅磡和尖東的行人連接性,改善紅隧巴士站的候車環境。

15.發展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

明年完成研究該20公頃用地的發展方向,考慮在當地發展對交通要求較低的住宿設施(例如長者住宅、「人才公寓」及康體訓練住宿),並善用石礦場和海岸線,提供休閒康樂設施,促進島嶼旅遊。

16.善用「綠化地帶」

由於已覓得未來30年所需的房屋、產業和其他發展用地,現階段政府不打算進一步在「綠化地帶」作大規模發展,但會考慮部分用地可作康樂、旅遊等用途。其中,大嶼山南部生態康樂資源豐富,可考慮在長沙、水口、石壁和貝澳提供生態康樂設施。發展局會在明年上半年聽取公眾意見。

17.一地多用混合發展 

政府正推進六個「一地多用」的試行項目,例如將於2027年落成的安達臣道石礦場聯用大樓項目。李家超表示將繼續秉持這發展理念,為社區提供體育、文康及社福設施。

18.三鐵三路

交通方面,今年底政府會發表《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當中會就三鐵三路提出改善方案,包括於中鐵線設置東北荃灣、東北葵涌及荃景圍三個中途站,可轉乘港鐵荃灣線。

19.東面新市鎮發展

另外加推的兩鐵一路新項目會推進「北部都會區」東面新市鎮發展,包括:

  • 北環線東延線
    • 將北環線經羅湖南、文錦渡等地區伸延至坪輋
  • 新界東北線
    • 提供南北走向鐵路段,由香園圍途經坪輋及皇后山等地區連接東鐵線粉嶺站
  • 北都公路(新界北新市鎮段)
    • 將北都公路由粉嶺北向東伸延,接駁至沙頭角公路交匯處

20.2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

民生方面,今次施政報告推出政策鼓勵生育。政府設立新生嬰兒獎勵金,向每名於今日起在香港出生而其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發放一筆過2萬元現金獎勵,為期三年。

21.提高與居所有關的稅項扣除最高限額

2024至25課稅年度起,如納稅人與在今日或之後首個出生的子女同住,其「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或「住宅租金稅項扣除」的最高限額,將由10萬元提高兩成至12萬元,直至該名同住子女滿18歲為止。

22.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

房委會將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增加新生嬰兒家庭成功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機會。由明年推出的居屋開始,預留部份單位配額,讓今天或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家庭抽籤及優先選樓,直至該名子女年滿三歲為止。每次出售居屋及綠置居會額外預留單位總數10%作優先選樓。

23.公屋優先安排

房委會又將推出「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加快新生嬰兒家庭的公屋申請獲編配公屋,今天或之後有嬰兒出生的家庭,可縮減一年輪候時間,明年4月生效。

24.增加公營輔助生育服務名額

 醫院管理局在2024至25年度起計五年內,逐步增加體外受精治療的輔助生育服務名額,由每年1,100個增加超過六成至1,800個,並加強培訓相關專業人員。

25.輔助生育稅項扣除

2024至25課稅年度起,政府在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下,設立每年最多10萬元輔助生育服務稅項扣除。

26.兒童津貼增加15%

此外,由2024年4月起,會增加「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下的住戶及兒童津貼金額15%,紓緩負擔,當中兒童津貼的津貼金額為:

現行津貼金額 2024年4月津貼金額
(增加15%)
全額兒童津貼 1,400元 1,610元
3/4 額兒童津貼 1,050元 1,207.5元
半額兒童津貼 700元 805元

27.幼兒中心:家長津貼多400元

2024年起,政府將於於3年內,分階段增設10所資助獨立幼兒中心,提供額外近900個日間幼兒照顧服務名額。

同時,由2024年4月起,「幼兒中心家長津貼」由每月最多600元提高至1,000元,適用於所有受政府資助的獨立幼兒中心及附設於幼稚園的幼兒中心。

28.僱員再培訓津貼增至8,000元

為了解決香港人力短缺問題,施政報告提出4項政策推動就業。

為鼓勵潛在勞動力投入職場,政府預計2024年初完成法例修訂,把僱員再培訓津貼的每月限額由5,800元調高近四成至8,000元。

此外,僱員再培訓局明年第一季試行讓僱主以「包班」形式提供職前培訓,為期兩年,首階段集中於人力嚴重短缺的行業(例如健康護理、飲食、零售、酒店服務等),提供僱員再培訓津貼、培訓後不少於一年的僱傭合約、高於市價水平的薪酬,以及為期六個月的就業跟進服務和進修培訓安排。

29.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2萬元津貼

政府亦將推出為期三年的「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對象為連續三個月或以上沒有從事任何獲酬工作的40歲或以上中高齡人士。若他們連續完成6個月工作,可獲發放最高1萬元津貼,而連續完成12個月工作則再多1萬元津貼,以加大他們重投工作的誘因,預計可惠及6,000人。

30.增加學徒訓練計劃津貼

職訓局亦會由2024/25年度起計3年,增加「學徒訓練計劃」津貼,向每位註冊學徒每月發放額外培訓津貼,亦會資助每名畢業學徒在入職後繼續參與相關行業的培訓課程,兩項資助安排時限各為36個月。

31.殘疾人士就業:每月額外多500元

為了鼓勵殘疾人士就業,政府將推行為期三年的試行計劃,向領取綜援而有工作的殘疾人士每月發放額外500元津貼,以鼓勵就業,預計約有6,800人受惠。

今年生育再就業可獲4萬元

為鼓勵生育,政府推出多項利民措施,包括現金津貼計劃。假設一港人是連續三個月或以上沒有從事任何獲酬工作的40歲或以上中高齡人士,今年生育小朋友,並再就業,連續完成12個月工作。最高可獲4萬元。而除了現金津貼外,生育後有額外住屋福利,包括更快公屋上車等。

更多施政報告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