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3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0月25日)發表《施政報告2023》,當中就香港股市方面提出了5大措施包括股票印花稅下調檢討股票價差、改革GEM市場等,以下一文詳細講解:

5大鞏固股市措施一覽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股票市場的蓬勃發展,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國際競爭力舉足輕重。「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已提交報告,而行政長官李家超亦接納小組的建議,並會採取以下措施:

  1. 下調股票印花稅
  2. 檢討股票買賣價差
  3. 降低市場資訊費用
  4. 改革GEM市場 
  5. 持續促進股票市場發展

1.下調股票印花稅

將股票印花稅稅率由現時買賣雙方各按交易金額支付0.13%,下調至0.1%,目標於11月底完成立法程序。

2.檢討股票買賣價差

港交所和金融監管機構將展開檢討,透過探索縮窄最低上落價位,令有流動性但受限最低上落價位的股票價格可更反映市況,降低價差。

港交所會在明年第二季就具體措施諮詢市場意見。

3.降低市場資訊費用

港交所會提供固定費率的企業數據計劃,檢視持續實時數據服務收費標準,便利投資者獲得實時市場數據,減低相關成本。

新收費將於今年內實施。

4.改革GEM市場

行政長官李家超提到,港交所已就GEM市場改革提出建議並展開諮詢,包括簡化轉往主板的機制、增加科研公司上市途徑等。

考慮公眾意見後,港交所會在明年第一季實施經修訂的上市規則。

5.持續促進股票市場發展

同時行政長官李家超又提到小組提出的其他提升股票市場競爭力和促進其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包括促進海外發行人上市、便利上市人回購股份、維持惡劣天氣下交易、優化交易機制和拓展市場推廣等,以及未來繼續優化市場的建議方向:

李家超表示已要求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與港交所密切合作,全面研究如何落實。

鞏固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其他措施包括: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

另一方面為進一步連繫國內外市場和投資者,行政長官李家超亦提出以下措施包括:

  1. 強化離岸人民幣業務:推動將人民幣櫃台納入港股通,促進香港股票人民幣計價交易,推動落實離岸國債期貨的措施,豐富人民幣投資產品種類,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
  2. 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續善用前海合作區金融改革創新措施,擴大香港金融機構在前海的業務範圍,包括推動香港有限合夥基金獲得前海外商投資股權投資管理企業(QFLP)的資格、參與內地私募股權投資,以及在明年上半年內與深圳當局共同設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為促進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合作、金融人才交流等提供建議;
  3. 設立新平台擴闊基金銷售:明年內設立全新的綜合基金平台,擴闊香港的基金銷售網絡,提升市場效率及降低交易成本;及
  4. 推動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繼「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於前兩年的成功經驗,明年上半年將推出專為綠色金融科技而設的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推動開發科技方案,為未被商業化的綠色金融科技提供前期資助,拓闊綠色金融科技的生態圈,打造香港為綠色金融科技樞紐。

搶人才方面至今年9月底有約16萬宗申請

另一方面行政長官李家超亦於報告中就招商引資去年成績進行回顧,搶人才方面,截至9月底已吸引約16萬宗申請,當中超過10萬宗獲批,約6萬人已抵港。

30間企業計劃落戶香港或在港擴充業務

搶企業方面,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接觸超過200間重點企業,當中30間正計劃落戶香港或在港擴充業務,涉及約300億元新投資額,預計提供約1萬個就業機會。投資推廣署今年首九個月已協助超過300間海內外企業在港成立或擴充業務,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兩成半。

不過李家超提到,面對環球競爭,必須繼續強化自身的競爭力。

將發展「總部經濟」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會發展「總部經濟」,吸引海內外公司到港設立總部╱分部業務,為香港引進優質企業,開拓國內國際雙循環所帶來的龐大機遇,協助外國企業「引進來」和內地企業「走出去」。特區政府會與中央相關部委探討便利內地企業在港設立總部╱分部的措施,例如資本項目投資的便利安排。

吸引公司遷冊來港

同時政府亦會引入公司遷冊機制,便利在外地註冊的公司,特別以亞太區為業務核心的企業,將註冊地遷至香港,目標是明年上半年提交立法建議。

投資推廣署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會主動接觸在外地註冊的香港主要上市公司,鼓勵它們遷冊到香港。

外國在港公司人員可「一簽多行」到內地

另一方面為吸引更多外國公司來港成立,便利其人員北上洽談商務,發揮香港聯通世界與內地的角色,明日起,香港註冊公司的外國人員可在港向中國簽證申請服務中心申請兩年或以上的「一簽多行」簽證到內地,並會獲加快處理。

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在香港投資於股票、基金、債券等資產(房地產除外)3,000萬元或以上的合資格投資者,可以透過計劃申請來港,以增強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金融及相關專業服務界別的發展優勢,細節今年內公布。

更多投資相關內容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