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專訪】不知讀者對本港Web3.0的發展有多少了解,立法會議員吳傑莊指出,香港Web3.0發展可能慢得令人不敢相信。《香港財經時報》訪問了吳議員對香港創科、經濟、房屋發展的看法。

BT專訪|立法會議員吳傑莊

近年香港政府積極推動本港Web3.0發展,吳傑莊議員是其中一個推動者,他自2022年起便嘗試推動香港Web3.0的發展,希望推動香港經濟多元化。他認為金融、創科的範圍其實很廣闊,Web3.0可以快捷地製造新的就業機會,引入更多的企業和人才到香港。

香港Web3.0發展緩慢?

話雖如此,但他發現市民大眾其實對Web3.0的認識十分有限,仍然停留數年前「炒幣」、「洗黑錢」的認知,負面的印象比較多。他明言:

「香港的發展其實非常落後,慢了很多,多到令人不相信。」

立法會議員吳傑莊, 香港web3發展慢得令人不敢相信, 2大創業心得分享, bt專訪, hkbt, 香港財娙時報
圖片:香港財經時報
「香港的發展其實非常落後,慢了很多,多到令人不相信。」

Web3.0、區塊鏈、AI、大數據

為了改善大眾的認知,近年吳傑莊嘗試以正規的途徑開設講座,向市民講解Web3.0的商機,以及其他地區的發展狀況。

他表示,Web3.0、區塊鏈、AI、大數據等等的發展日新月異,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其實都與之息息相關。吳傑莊希望透過自己的行動,給於香港年青人一個新的發展機會及方向。

「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機會」

吳傑莊說:

「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機會。」

吳傑莊在亞洲金融風暴後選擇創業,當年政府的支持及社會的氣氛對創業不算十鈖濃厚。大部分的畢業生都傾向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雖然社會經濟環境好,創業的成功率自然大,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環境不明朗並不代表創業必然失敗。

創業心得:認清創業的目標

吳傑莊認為創業的重要因素就是要問清楚自己的內心:「為何要創業?」

「創業非常困難,又很孤獨,失敗率很高,沒有經過心思細想,難免會失敗,而失敗又產生不必要的成本。」

「誤打誤撞」創業

他形容自己當年創業都有「誤打誤撞」的成分。在博士畢業前最後一年,吳傑莊開始思考自己的出路,他自問自己有一定的電腦技街,對軟件編程有認識,創業可能是其中一個可能性。

當時不幸發生了「911事件」,吳傑莊驚覺「安全」的重要性。他發現社會上並沒有一套人面識別系統,防止不法分子調換身份進行非法行為。因此他便決心開發相關軟件,幫助政府及企業解決安保問題。

了解市場、針對市場

當年經濟環境充滿挑戰,面對亞洲金融風暴,負資產情況比比皆是。除了自己的決心,創業者同樣需要知道市場的需求,在了解過後,就要針對該點出發。而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有什麼優勢是與別不同,足夠擊敗其他對手。

可能性亦隨之而變大

回歸現今社會,創業的難度降低,政府、市場均有基金支持,但吳傑莊認為當中的競爭反而愈來愈大,在互聯網年代,世界已無分國界。青年如果想創業,對手不再局限於大學鄰座的同學,而是全世界的人才。

「年青人覺得自己很難向上流,原因不單因為某個社會的問題,而是競爭變得全球化。每一天你可能都和印度、非洲的年青人競爭,而不是隔離班的同學競爭。」

機會變大、競爭變大、可能性亦隨之而變大。現在的創業環境一定與20年前、甚至50年前不同,但吳傑莊依然認為社會仍然充滿機會。

立法會議員吳傑莊, 香港web3發展慢得令人不敢相信, 2大創業心得分享, bt專訪, hkbt, 香港財娙時報
圖片:香港財經時報
機會變大、競爭變大、可能性亦隨之而變大

香港增加股票稅收

除去創業者的身份,吳傑莊作為立法會議員,他發現到香港的金融體際似乎有一定隱憂。他認為買賣港股的稅收制度有著一定的問題存在。他說:

「同一隻股票,在香港買和在美國買,交易徵費是相差10倍。」

對小投資者,可能是一年買賣兩、三次,可能影響不大。但對一些機構、進行量化交易的公司,每天都做高頻交易的投資者,他們未必會選擇香港市場,令香港失去部份商機。

建議為稅制設立上限

吳傑莊認為減稅當然是最理想,市場可以回復之前的水平。但更理想的做法可能是針對買賣港股的稅制設立上限。如果某機構不斷出入買賣時,其稅收都不用高得令人卻步。

他指出,現時其實香港缺少這類型高頻交易的機構,如果定下新的條款,可以吸引到國際間的機構來港投資,提高港股的交易額。而只有港股交易額大,才有可能以滾雪球的方式吸引更多的投資。

IPO市場縮小

以IPO市場為例,IPO發展同樣取決於股值,如果沒有一定的流通,企業都未必想來港上市,IPO市場便會不斷縮小。

「之前可能有過千億的市場,但今年已經萎縮剩約十分之一。」

「希望10年內不會再有小朋友在劏房長大」

另外一方面,本港房屋問題同樣廣受關注,吳傑莊有一個願景:

「希望10年內不會再有小朋友在劏房長大。」

因此在公屋輪候政策中,他建議政府可以參考長者優先配屋計劃,優先分派房屋給準備生育的家庭。即假設一對父母預備有小朋友時便申請公屋,最好希望可以在3至4年間分配到公屋給他們,讓兒童在小學前可以成功上樓,繼而安排穩定的學校就讀。

建議改善公屋政策增加生育

吳傑莊透露,自己兒時就是在劏房長大,待小學時終於獲派公屋,令他可以有一個較安穩的地方生活,完成自己的學業,發展自己的人生。他認為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對兒童成長影響甚遠。

如果政府設立機制加快新生家庭的輪候時間,一方面可以改善孩童的成長環境,同時可以減少家長計劃生育時房屋問題,從而增加生育率。

電影產業可能是其中一個出路

在訪問中,吳傑莊多次談及青年業務發展。他認為香港的產業發展其實仍有不同的出路,除金融、旅遊以外,創意文化類可能是不錯的選擇,而電影產業就可以提供到不同的機會予年青人參與。他說:

「在80、90年代,香港電影發展十分輝煌,整個亞洲馬首是瞻,可能要學兩句廣東話,才叫『潮』。」

沒藉口任由香港電影沒落

他認為雖然內地市場發展迅速,吸收了部分市場,但也不是藉口任由香港市場沒落。他建議政府可以從電影基金著手,加大資助金額,發展製作費可能落在幾千萬「中型電影」。

例如政府與內地合作,各撥約2,000萬元的資助,合共4,000萬元。當製作有一定規模時,便可以有更多機會年青人參與台前幕後的工作。等香港可以帶著老一輩的經驗,尋求新發展。

就如同吳傑莊前文所說:

「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機會。」

更多BT專訪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