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港股新一年開局表現強勁,恒生指數首三個交易日連升三天,累升1270點或6.4%,成功突破21,000點,並且超過兩年來首次升穿俗稱「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線;到周五(1月6日)才見輕微回吐60點,以20,991點結束2023年的首周交易。

各類板塊炒作通關復常概念

各類板塊升勢全面,除了繼續炒作通關復常概念外,內地發放有利政策消息,推動去年重創的科技股及內房股展現強勁升勢,總結今年首周四個交易日,76隻藍籌股共有66隻錄得升幅,只有9隻下跌,另有一隻持平。

阿里巴巴一周累升17%

再看首周頭10大上升藍籌,全部升幅都超過10%,排首名的是阿里巴巴(9988.HK),一周累升17.8%;其後是升16%的信義玻璃(0868.HK)和中升控股(0881.HK),之後依次是百度集團(9888.HK)、翰森製藥(3692.HK)、京東集團(9618.HK)、碧桂園(2007.HK)、龍湖集團(0960.HK)、碧桂園服務(6098.HK)和信義光能(0968.HK)。

十大藍籌股輸家 2023年大翻身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藍籌股中,碧桂園、碧服和信義光能,都是名列在去年的十大藍籌跌幅榜上,反映「輸家大翻身」,或會是今年港股的一大炒作主題。

舜宇光學黑氣未消

事實上,回顧去年的十大跌幅藍籌,幾乎全部在過去一星期都錄得不俗升幅,不過說是「幾乎」,那麼自然是有例外,就是去年大跌62%,成為藍籌跌幅王的舜宇光學科技(2382.HK),踏入新一年仍是「黑氣未除」,首周續累跌3%。

市傳蘋果公司以需求減弱

由於市傳蘋果公司以需求減弱為由,削減手機零部件供應商訂單,手機市場前景遭看淡,成為升市中一大弱勢板塊。美銀報告指,持續疲軟的消費者需求會令舜宇盈利下挫,同時今年或迎來電動汽車增長放緩的風險,即使預料去年純利按年下跌50%後,今年可回升18%,但仍較市場預期低30%,給予「跑輸大市」評級,目標價66元。

碧桂園碧服受惠國策

不過,第二名和第三名的股份,就絶對是貨真價實的「輸家大翻身」,去年股價分別累跌60%及58%的內房龍頭碧桂園以及同系的碧桂園服務,今年首周因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要求給予系統重要性高的房企更多融資,令內房股及物管股全線急升,碧桂園及碧服一周升幅分別有13%及12%。

摩根大通:料放寬「三條紅線」要求

摩根大通認為,內房股抽升跑贏恒指表現,相信是由於市場估計當局將對具系統重要性的開發商提供流動性支持,並將放寬「三條紅線」要求及「認房又認貸」政策。

對內地對房地產行業受惠

雖然有關傳聞尚未獲當局證實,但預計今年上半年內地對房地產行業仍會出台更多寬鬆措施,目前仍未陷入財務困境的民營企業,包括龍湖、碧桂園、碧服、新城發展(1030.HK)等會最受惠。

吉汽市場壓力仍大

至於之後幾隻輸家股,升幅相對較細,吉利汽車(0175.HK)去年全年跌45%,今年首周反彈4%。由於近期內地疫情升溫,加上有關支持購車政策退出等因素影響,令汽車消費市場面臨壓力,亦限制了吉利的股價表現。

美銀:目標價降至17.2元

市場對吉利後市看法亦一般,美銀報告指出,吉利去年首十一個月的銷量按年升10%至130萬輛,分別只達該行對公司全年預測銷量的88%,以及公司全年目標銷量165萬輛的78%,加上新能源車補貼將於今年底到期,故將其2022至2024財年的銷量預測各下調2%;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1%、11%及8%,目標價由21.1元降至17.2元,重申「買入」評級。

創科業務展現韌性

去年跌43%的創科實業(0669.HK),今年首周只升1.6%。由於集團逾七成收入來自美國,故受美國經濟衰退陰霾影響,不過大行對創科前景未太悲觀,摩根大通報告指出在通脹見頂、以及市場關注經濟衰退下,預料創科旗下專業工具系列需求仍然相對地具韌性。

摩通:維持其「增持」評級

摩通雖下調創科旗下品牌Milwaukee銷售增長預測,由20%降至15%,又將公司2023至2024財年稅後淨利潤預測下調約5%,但預計公司今年仍可保持良好的業績表現,並於2024年出現周期性反彈;維持其「增持」評級,目標價由120元下調至105元。

而且創科有另一優點,就是雖然息率不高,只有2厘,但派息已連續10個年度增長,本年度中期息亦按年上升11.8%。

小米開支拖累盈利

作為手機股之一,小米集團(1810.HK)去年股價跌42%,不過近期旗下新旗艦手機系列上市反應理想,而且集團去年11月於內地市場實現340萬台銷量,環比上升34.6%,增幅排名第一,其股價今年首周亦有2.7%升幅。

滙豐研究:維持予小米「持有」評級

滙豐研究雖因應宏觀環境不確定性和今年首季的淡季,將小米今、明兩年的年出貨預測由1.655億部和1.8億部,降低至1.51億部和1.64億部;但預計去年第四季在旗艦機型小米13作催化劑下,整體平均售價將錄得5%的按季增長,維持予小米「持有」評級,但因不斷增加的營運開支壓力可能會拖累明年利潤表現,故將目標價由9.3元降至8.8元。

申洲憧憬業務復常

申洲國際(2313.HK)首周升4%,而去年股價累跌40%;集團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純利雖按年增長6.3%至23.67億元,但期內毛利30.7億元,按年下跌9.1%;毛利率22.6%,下降7.1個百分點。

毛利率恢復至今年的26.2%

摩根大通報告指,申洲業務能見度較高,預料在去年第四季和今年第一季銷量下滑後,隨著美國和歐盟庫存逐步正常化,以及內地放寬防疫政策後零售環境恢復的支持下,今年第二季可能會出現銷量正增長;又預測申洲今年銷售增長將從去年下半年的7%提高到12%,毛利率將從去年下半年的23.5%恢復至今年的26.2%,主要受到內地工廠利用率提高的支持,將申洲目標價由99元升至111元,維持「增持」評級。

煤氣市場觀感改善

香港中華煤氣(0003.HK)自停止派紅股政策後,吸引力大不如前,去年股價累跌37%。集團中期業績亦欠佳,純利33.15億元,按年跌21.1%,惟中期息0.12元維持不變,為股價去年尾段回穩提供支持。不過踏入新一年,市場對煤氣看法開始有改善,今年首周其股價亦有2%升幅。

瑞信:由「跑輸大市」上調至「中性」

瑞信研究報告預測,今年公用及可再生能源行業主題是成本下降,將推動需求復甦和盈利增長;又指城市燃氣將是公用事業市場中為數不多可受惠於重新開放的行業,預期去年經歷一輪下挫後,香港公用事業股的股息收益率吸引力顯著改善,平均達到6%,將煤氣投資評級由「跑輸大市」上調至「中性」,目標價8元。

藥明生物行業首選

藥明生物(2269.HK)去年初因旗下子公司無錫藥明生物及上海藥明生物被美國商務部列入未經核實名單(UVL)而受壓,股價全年累跌35%,不過隨著年底有關問題解決,子公司從UVL除名,股價得以從低位回升,今年首周升幅達10%。

市場對醫療股份見看好

而隨著內地放寬防疫限制,市場對醫療相關股份更見看好,花旗報告指,內地重新開放邊境,中資醫療行業在接近見底的水平下更為吸引,相信現水平是買入相關股份的良好時機。

花旗:列為醫療保健行業首選

花旗提到,海外長期投資者尋求於今年首季重返內地市場,該行建議投資低風險的行業藍籌龍頭、證明業務將由重新開放中受益,及現金狀況良好的有盈利能力公司,將藥明生(2269.HK)列為醫療保健行業首選。

信能行業環境欠佳

去年受累太陽能玻璃行業供過於求,股價下挫33%,於藍籌跌幅榜排第十的信義光能,今年首周升12%,在十大升幅藍籌中也是排第十。不過,市場對信能後市表現未算太看好。

摩根士丹利:目標價降至12.6元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受惠多晶矽價格下降,今年全球太陽能安裝量預計將保持強勁;但由於太陽能玻璃新產能陸續投產,至2024年仍然存在供應過剩的問題;有利因素則為國家工信部對新規劃的太陽能玻璃項目反饋延遲,將限制今年打後的供應增長;大摩維持信能「增持」評級,目標價就由15.2元降至12.6元。

2023年首周10大升幅藍籌

編號

股份

股價

今年首周漲幅

9988

阿里巴巴-SW

101.6

17.80%

0868

信義玻璃

16.92

16.37%

0881

中升控股

46.6

16.06%

9888

百度集團-SW

127.3

13.97%

3692

翰森製藥

16.88

13.75%

9618

京東集團-SW

250

13.53%

2007

碧桂園

3.03

13.48%

0960

龍湖集團

27.5

13.17%

6098

碧桂園服務

21.95

12.91%

0968

信義光能

9.75

12.85%

截至1月6日

2022年十大輸家藍籌

編號

股份

去年跌幅

今年首周表現

2382

舜宇光學科技

-62.18%

-3.28%

2007

碧桂園

-60.74%

13.48%

6098

碧桂園服務

-58.06%

12.91%

0175

吉利汽車

-45.95%

4.74%

0669

創科實業

-43.16%

1.61%

1810

小米集團-W

-42.12%

2.74%

2313

申洲國際

-40.78%

4.21%

0003

香港中華煤氣

-37.07%

2.83%

2269

藥明生物

-35.33%

10.36%

0968

信義光能

-33.64%

12.85%

截至1月6日

更多港股分析及股票投資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