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連險】香港證監會推出新投連險產品審批指引,要求發行人增加產品收費透明度及減低產品複雜性,並以替代性產品作收費作參考指標。到底投連險是甚麼、買入時又需注意甚麼?《香港財經時報》一文作詳細介紹。

投連險兼備投資成份

投連險全名為投資相連壽險、又稱ILAS,為一種兼備投資成份的人壽保險保單,中原金融集團高級營業董事劉啟明指,投連險外表是一份保單合約,但內容則幾乎沒有保額,絕大部分都是投資。基於這關係,他指出,整個保單價值跟投資市值是相連的。

而相連並不代表客戶擁有其基金,換言之萬一基金公司倒閉,客戶要追討的是保險公司,其要就事件負責。至於投連險的功能是一份保單,故附設一個受益人功能,方便客戶將財富傳承。只要向保險公司出示到買保險人士的死亡證,大約於兩星期後其受益人便可繼承當中資產。

注意買投連險不等如買入基金

投連險即等於買基金?事實上有很多人都誤以為這種講法,不過兩者是有極大分別,除了流動性及費用問題之外,投連險的有關資產其實是由保險公司所擁有,並不是由保單持有人所擁有的。

而保單持有人擁有的是該一份投連險保單,亦因此要留意及考慮保險公司的信貸風險。

保險影子集團買假單+誘青年做下線騙5,100萬佣金|廉署教你3招自保

投連險中的4大投資風險

由於投連險跟投資相關,故劉啟明表示最直接的風險便是投資風險,當中包括:

  1. 市場波動
  2. 政治因素影響(如:中美關係對前景影響)
  3. 利息環境
  4. 以及匯率,因基金內並非大部分都是持美元的。

既然有以上四大風險在前,為何投資者又不分拆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劉啟明則解釋,是跟其受益人功能有關,繼承資產的所需時間較快。而他亦指出有關產品對於有一定關注投資的人士而言會相對有利。

投連險要小心保單內在收費

除此之外,要注意保單內的收費伴隨合約條款,客戶於沒有顧慮太多下被回報吸引。所以劉啟明建議,除了要面對投資風險外,亦要小心保單內在收費。

由於投連險是保單,會有些違約費困綁。值得注意,假若客戶提早退保,或須付上高昂退保費用。另外亦包括服務費等費用,所以即使基金沒有賺錢,或無賺無蝕,但保單價值仍會因其收費而下跌。 

「圓規」襲港:打風爆窗、外牆漏水、地板受損...家居保險有得賠?|遇意外索償前2項注意

非證監會認可基金涉高風險

另一方面,經常會聽到關於投連險的負面新聞,而當中往往所使用的技巧是在海外設立基金,並訛稱基金屬於保險公司,有關基金更是未有取得香港證監會認可資格,當中可能會沒有任何保障之餘,亦涉及很高風險。

因為未受證監會監管的基金,不論其架構及運作都不受香港法規規管,銷售文件亦未必經任何香港的監管機構審批。故要注意其風險以及可於投資前,查核投資產品獲證監會認可。

劉啟明:3類適合買投連險人士 

既然購入投連險風險那麼大,通常會有哪類人士適合購買投連險?劉啟明則分作3類人士:

1. 長線投資者

  • 長線投資者定義為15年或以上

2. 希望入場費較低的投資者

  • 例如年輕人,因投連險月供低至1,000元都做到,基本上大學生或有些少積蓄都可以買入,比起其他產品都相對便宜。

3.積極管理投資者

  • 投資參與度高,由自己去作主投資進取與否

證監會推投連險新審批指引

香港證監會推出新投連險產品審批指引,要求發行人增加產品收費透明度及減低產品複雜性,並以替代性產品作收費參考指標。

另要求投連險產品保險費用率不高於定期壽險、平台費不高於基金交易平台,並尋求降低退保費用及縮短退保費用收費期,尤其對於保險保障較低的投連險計劃。相關規定即日起生效,惟設18個月過渡期予業界。

投連險新指引對客戶有利

就有關投連險審批指引,劉啟明指對客戶而言是好事,因證監會的指引是保護客戶,當中其戶口收費透明化,從而令客戶淨收益及利益會高些。不過對於行家而言他則認為並非好事,他指若收費漸傾向於幫客戶時,保險公司利潤便會被壓低。

2大買入投連險注意事項

到底於買入投連險前有何注意因素?劉啟明指有2項事項需要注意:

  1. 不要全靠經紀,要自己了解產品特徵
  2. 可諮詢第三方理財顧問意見

保費假期不等如不用繳保費

 有些保險公司可能會設有「供款假期」或「保費假期」,讓其申請暫時停止供款,而投保人一般須在保單生效起計的一段指定時間以後才可申請暫停供款。不過值得留意的是,根據投委會所示,即使所參予的計劃設有供款/保費假期,亦並不代表可以永久停止供款,而且保險公司一般會繼續就該投資相連壽險計劃收取費用。

另一方面,假如保單帳戶價值跌穿保險公司所設定的最低水平,或不足以支付計劃的各項費用,則視乎該計劃的條款而定,可能便須在「供款假期」或「保費假期」期間重新供款。例如一份投連險計劃所投資的相關資產價值下跌,便有機會發生上述情況。屆時若未能應保險公司的要求繳付保費,其投連險可能會被提前終止,亦可能要支付提前退保費用。詳情可按此查詢。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