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全世界肆虐,而不同國家的醫療團隊都積極地研究各種治療方案及藥物。雖然新冠肺炎經治療後是有機會康復。但是不同國家都有研究發現,患上新冠肺炎病人康復後有機會有各類後遺症,包括以下影響這些器官或部位:

1. 肝臟:逾20%新冠肺炎患者肝臟受損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分析了1040名本港新冠肺炎患者的數據,發現有超過20%新冠肺炎患者,都出現肝臟受損或出現肝炎、膽汁淤積這2種症狀。團隊建議監測新冠肺炎患者的肝功能,或能及早發現患者的病情有否惡化。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著名醫學期刊《Gut》。至於新冠肺炎患者為何出現肝臟受損情況,團隊則提到3個主要原因,包括

  • 反應性肝炎
  • 缺血性肝炎
  • 藥物影響

病人有機會因身體出現發炎反應、血壓含氧量不穩定或出現不良藥物反應,引致肝功能受損。

2. 腦部:新冠肺炎病毒可感染人腦致癲癇或神經損害


為了解新冠病毒會否感染人中樞神經系統,香港大學醫學院進行了一項研究,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s)衍生的人類神經細胞及腦器官感染模型進行實驗,發現病毒可感染相關神經細胞並進行複製,而沙士的冠狀病毒則無法感染。

研究亦發現,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神經細胞球及腦類器官中,可找到大量病毒的核衣殼蛋白表達和感染性病毒顆粒。而此證明了新冠肺炎病毒可以感染人腦,而且還可感染人腦中的皮質神經元和神經祖細胞,導致出現癲癇等病徵。

倫敦大學學院發表於《大腦》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有些患者更完全沒有嚴重的呼吸問題,神經系統疾病是唯一的症狀。學院神經學研究所的 Michael Zandi 博士更指出,擔心患者或會在康復幾年後才發現自己有嚴重腦損後遺症。

部份新冠患者病徵輕微 研究:或染病前已有T細胞抗體 產生交叉免疫反應

3. 心臟:新冠病毒可致類似心臟病損害或改變心臟結構


德國2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可能對心臟造成長期損害,超過75%的康復者出現類似心臟病發造成的損害,78%康復者心臟出現結構性改變,而確診死亡病例中,50%患者的心臟中發現可致心臟病發的病毒數量。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院領導的研究,研究人員檢查了約100名新冠肺炎康復者的心臟健康,磁力共振掃描後發現當中78人有心臟受損跡象,約76%康復者的血液含有高濃度肌鈣蛋白,這種蛋白通常在心臟病發後產生,另外有康復者在確診後71日出現心臟發炎的跡象。

另一研究是由位於漢堡的心臟與血管中心大學研究,研究人員分析了39名死亡病患的心臟組織,當中有24名死者的心臟組織存在新型冠狀病毒,當中16人心臟的病毒量濃度極高,而在死前,病毒在心臟組織有持續活躍複製的跡象,從而証明新型冠狀病毒擴散程度非常快。

專家:接種新冠疫苗未必等如免疫 或只減輕病徵 美、英、德、中疫苗進度一覽

4. 肺:重症患者康復後或會出現肺纖維化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主任詹慶元手在國家衛健委的記者會上表示,重症患者康復後或會出現肺纖維化,但這只針對少數極重症患者。

5. 胰臟:新冠病毒誘發糖尿病


醫學期刊《刺針》曾刊登的一篇論文指出,新冠病毒有機會引起潛在胰臟β細胞損傷,導致胰島素缺乏,從而誘發糖尿病,但現時尚未有足夠證據證實新冠病毒會誘發糖尿病。

5. 肌肉:新冠肺炎患者因長時間住院引致肌肉流失


根據BBC報導,重症患者或會因長時間住院而引致肌肉流失,有些患者需接受物理治療,恢復肌力。

新冠病毒造成傷害有機會無法痊癮


意大利貝爾加莫的一間醫院急症室主管科森蒂尼形容,新冠病毒如同一個影響全身器官的致命殺手,所帶來的傷害亦可能是永久性,有機會無法痊癮,並已有相當高比例的康復者出現各種併發症。

另有醫生表示,有部分康復者會出現工作能力及專注力下降,甚至在參與體育活動的能力嚴重受影響,而這些影響可能於幾年後才開始顯現。所有年齡層的康復者可都有機會影響,呼籲大眾切勿放下警覺性,要做好預防感染的措施,時刻保持警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