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勢】上筆者小時候常聽到人說:要摧毁一個家族,只要教這家族的繼承者經營報紙就會傾家盪產了!但如要摧毁一個城市,其中的方法可能是將毒品合法化、「零元購」非刑事化或者目前的香港將置業成為了社會矛盾的核心!
現在不少人買樓會被人取笑
很遺憾,樓價升跌,甚至買不買樓在社會已經成了意識形態的戰爭了!現在不少人買樓會被人取笑,無論買樓前後,尤其買了之後樓價跌更會被群體取笑。即使買了之後樓價升了,仍因為市場有下跌的氣氛一樣被人當樓價下跌去取笑,很荒謬!也是一場欺凌或戰爭!
無止境去踐踏樓市 這樣做實際嗎
很奇怪,抱怨樓價高的人不是應該在樓價跌之後趁機入市的嗎?但現在卻繼續無止境去踐踏樓市,這樣做實際嗎?也很奇怪,未買樓的人不是應該最關心租金是否上升的嗎?現在的租金不斷上升仍然堅持不買樓,繼續交租間接幫業主供樓?
如果樓市不妙,香港經濟也會差,對打工仔或小生意的經營者也不好過,唱衰樓市的人又怎會好?更何況,樓價下跌後一样有贏家,為何不爭取做贏家?再者,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港人不買樓,住宅供應只會成為內地人入市的配額!
解決問題首先從「認知」開始
直到有一日樓市或者經濟景氣的時候,擁有物業的人仍是得到較多的分享!要解決問題首先從「認知」開始,先認知那些人買得起樓,然後集中火力去幫助真正需要的人,不是將所有項目開放給愈來愈多人去抽籤,令真正需要者日益感到渺茫!
香港大量年輕人有能力在上車區置業
沒有人肯去接受,但數字卻很誠實告訴我們:香港大量年輕人有能力在上車區置業!以收入是人均入息中位數(2.16萬元)的兩位年輕人,他們每月儲蓄三成收入,三年左右就可以儲到首期買480萬元的二手兩房單位,並過到壓力測試!
400多萬元是可買到兩房的二手住宅單位,起碼在屯門、天水圍、元朗甚至荃灣等多區都做到。以屯門區及天水圍區來說,480萬元或以下(私樓或自由價居屋)的兩房單位有逾750個放盤,400萬元或以下則有逾350個放盤。
上車要買市區是概念上的混淆和不正確
如果說400多萬元買不到市區?對不起,我們現在的話題是上車置業,上車就應該買上車板塊,如果上車要買市區,這是概念上的混淆和不正確,那就應該好好修正!如果想推翻以上的觀點,只要用數據證明到以上收入的年輕人不存在,或者以上價格的樓盤不存在就可以!
應該重啟「置業資助貸款計劃」
如果沒有人可以推翻筆者以上兩點的話,那應該要弄清楚社會所面對的不是年輕人買不買到樓,而是年輕人願不願意儲錢買樓,我們就要對症下藥!既然有大量的年輕人可以自己買樓,我們就應該集中火力去幫助沒有能力買樓的年輕人,應該重啟「置業資助貸款計劃」了!
更多香港最新樓市走勢及二手成交新聞
作者簡介:汪敦敬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同時創立的「龍市理論」準確推演到市場的變化,得到廣泛認同及高度評價。
近年汪氏提倡「平民財技」,認為在波譎雲詭的世道中一般市民也應該講究理財的技術,故撰寫普羅大眾也能掌握的財技分享。汪敦敬經營企業的格言是「上善若水」,認為營商要「追求增值不求奪財」,祥益地產高度參與社區公益及慈善活動,融為一體!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