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調查】宏利亞洲康健調查顯示,香港市民對未來十年在財務、精神和身體健康方面達到理想水平信心存在顯著落差,37%父母不指望子女在其晚年有經濟支援。
宏利調查:財政壓力影響健康
《宏利亞洲康健調查》的最新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對未來十年在財務、精神和身體健康方面達到理想水平的信心存在顯著落差。宏利在2024年1月至2月期間對香港超過1,000名25至60歲的成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了解他們對十年後在財務、精神和身體健康方面達到理想水平的信心。
財務、精神和身體健康與期望有落空
受訪者表示在1至100的評分標準中,他們的目標是在經濟和精神健康方面達到85分,在身體健康方面達到86分。然而,他們的期望卻有所落空,估計財務、精神和身體健康的得分分別只能達到70分、71分和71分,分別相差15分、14分和15 分,反映大衆在實現個人健康可能面對不同程度的挑戰。
7成受訪者指醫療開支急增18%
當被問及影響其實現理想財務狀況的阻力時,69%的受訪者提到了醫療費用的上漲。在過去的一年中,他們感受到醫療開支急增了18%,尤其在門診服務(22%)、藥物(15%)和預防性護理(14%)等方面,這更加劇了人們的擔憂。這些數字凸顯了醫療費用對個人造成的沉重經濟壓力,從而對其財務狀況產生了負面影響。
41%注意飲食應對醫療費用上漲
調查發現,為了應對醫療費用不斷上漲的影響,本港受訪者採取了各種措施,包括更加注意飲食(41%)、使用較便宜的醫療服務(25%)、推遲或放棄身體檢查(19%),以及選擇保費較低、保障較少的醫療保險計劃(18%)。這些舉措揭示了人們為解決經濟壓力而採取的不同措施,以及他們在維持財務穩健與確保身體健康之間往往面對艱難抉擇。
壓力和焦慮影響身體健康
調查結果還凸顯了精神健康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其中壓力(34%)和焦慮(28%)被視為影響未來精神健康的兩大主要因素。衆所周知,壓力、焦慮與各種身體疾病之間的密切聯繫,反映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之間的相互影響。另一方面,對於癌症和心臟病等嚴重疾病的擔憂,被受訪者視為實現理想身體健康水平的主要障礙。
37%家長不再期望子女在晚年時提供經濟支援
《宏利亞洲康健調查》也反映公衆的養兒防老觀念有所轉變。育有子女或打算生育的本港成年受訪者中,約有37%表示不會指望子女在其晚年時提供經濟支援。隨著這一觀念的改變,70%已婚並育有子女的受訪者計劃推遲退休年齡,這一趨勢可能影響人們對退休規劃產品和服務的期望。
更多香港最新要聞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