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入門】可贖回債券 (callable bond) 是債券發行人可以在指定到期日前從債券持有人手中贖回的一種債券類別。可贖回債券分為不同類型,發行人可能以不同原因提前「贖回」債券。

美股入門|了解可贖回債券基本知識非常重要

對於投資者而言,了解可贖回債券的基本知識是非常重要,以免債券在指定到期日前被贖回時措手不及。傳統的贖回條款通常對發行人有利,而不利於貸方或投資者。如果利率下跌,而發行人能夠用更低利率的新債來進行再融資,他們便較有可能「贖回」債券。不設傳統贖回條款的債券則稱為「子彈」債券 (bullet bond)。

可贖回債券佔機構及企業債券市場一大部分

可贖回債券持有人須承受一些不利因素,主要由於債券贖回後,金額大多只能再投資於收益率較低的選項。相比不可贖回債券,可贖回債券的投資者通常會獲得略高的收益率,用作彌補提前贖回的風險。

贖回條款通常亦會限制債券在二級市場的價格漲幅。債券價格及收益率會呈相反方向變動,因此收益率下跌通常會推高債券價格。

收益率指標「贖回收益率」

傳統可贖回債券亦有一項收益率指標,稱為「贖回收益率」(yield-to-call)」。贖回收益率指債券在首個或下一個贖回日被贖回時的年率化回報率,而「到期收益率」(yield-to-maturity) 則指債券持有至到期日時的年率化回報率。 

在考慮認購可贖回債券時,投資者務必留意各種收益率指標,以更多了解回報情況,重要的是,須了解贖回收益率是否低於到期收益率。

傳統贖回權與提前贖回權

提前贖回權與傳統贖回權的特點截然不同,前者通常基於債券在二級市場的收益率及價格,因此如果收益率下跌,投資者在價格方面將享有溢價,原因是債券價格與收益率呈相反方向變動。 

行使提前贖回權相當罕見,因為一般對發行人來說成本太高。如果收益率下跌,而發行人希望再融資,便需要支付大額溢價來贖回債券,而此舉的代價甚至可能高於發行較低收益率債券節省所得的成本。提前贖回權一般於公司進行收購或試圖減債時行使,而非由於收益率下跌。

債券階梯

債券階梯 (bond ladder) 是分散利率風險及債券年期的不錯方法,亦可以作為良好的部署工具。如果利率下跌,而在債券階梯中持有可贖回債券,這對相關部署會有影響。

對於附有傳統贖回權條款的債券,投資者應了解提前贖回權可能對長期投資計劃造成的影響。如果債券年期較短,著眼點應該是到期日而非贖回日。

債券之贖回保障

投資者宜留心具有傳統贖回權條款的債券之贖回保障。僅僅有6個月贖回保障期的債券,與具有9年贖回保障期的債券是截然不同的。對債券投資者而言,遠期贖回不會對投資規劃過程造成太大困擾,箇中原因是利率的短期波動對投資計劃影響不大。 

了解個別債券的贖回條款細節

投資個別債券往往是耗時而令人困惑的過程,而選擇可贖回債券則令投資過程變得更加複雜。

我們有需要了解個別債券的贖回條款細節,因為不同可贖回債券的情況存有差異,而並非所有可贖回債券在利率下跌時都有提前贖回的風險。

更多理財方法及股票投資入門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林長傑內容是根據嘉信理財各方撰寫的先前發表的文章彙編而成的。 投資涉及包括本金損失在內的風險。過往表現並非未來業績保證。國際投資涉及其他風險,其中包括財務會計準則的差異,貨幣波動,地緣政治風險,外國稅收和法規以及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可能性。投資新興市場可能會加劇這些風險。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