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暗瘡貼報告】生暗瘡除了有礙儀容之外,未有妥善護理甚至可能會永久留疤。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比較18款市面常見的暗瘡貼,指出有3種材料可能會致敏,嚴重甚至可導致痕癢和發炎。即睇7個選購及使用貼士!

消委會暗瘡貼|18款比較

消委會分別從個人護理用品店、美妝用品店及網上商店,購買了18款市場較常見的暗瘡貼,當中可分為3大類:

  1. 6款普通暗瘡貼(沒有添加活性成分)
  2. 8款聲稱添加活性成分的暗瘡貼
  3. 4款微針型暗瘡貼

此外,其中2款暗瘡貼分別為2步驟和3步驟的護理套裝,同樣備有供清潔皮膚用的棉片,1款另有護理凝膠。

售價由24元至150元

所有暗瘡貼產品的每包售價由24元至150元不等。普通暗瘡貼和含活性成分的暗瘡貼樣本,售價分別為每片1.1元至1.9元和0.6元至4.2元。微針型暗瘡貼整體平均售價相對較高,當中套裝樣本(每套約為16.3元至20元)花費高於非套裝樣本(每片約6.4元至10元)。

縱觀各產品資料,產品類型、貼片數量和尺寸等因素,均可能會影響每片/套費用。

(1)普通暗瘡貼

沒有添加活性成分的普通暗瘡貼,主要透過吸收暗瘡分泌物和保護患處,發揮護理作用。

(2)聲稱添加活性成分的暗瘡貼

而聲稱除有普通暗瘡貼的作用外,另添加了針對炎症問題的活性成分,例如水楊酸(salicylic acid)和茶樹油(tea tree oil),或聲稱含具紓緩暗瘡作用的成分,例如積雪草(Centella asiatica,簡稱CICA)。

(3)微針型暗瘡貼

「微針」(microneedle)是指微米大小的針頭,以陣列方式排列於貼片上,較普遍以可溶解的高分子材料〔例如玻尿酸(hyaluronic acid)或玻尿酸鈉(sodium hyaluronate)〕製成微針部分,或會同時加入活性或護膚成分,亦有個別樣本說明以金屬製成實心的微針。

這類產品普遍聲稱可把活性成分深入肌膚,提高其有效性。

可能會有刺痛感覺

不過,由於微針貼片在使用時會造成細小的傷口,使用時可能會有刺痛的感覺。海外有研究指,使用微針貼片後,皮膚也有機會出現紅點、紅斑、疼痛、水腫和皮膚刺激等情況。

解構暗瘡貼

暗瘡貼的基本設計主要分內層和外層,兩層功能各異。而設計方面,暗瘡貼通常薄而小巧,貼近膚色或透明,方便遮瑕、隱藏暗瘡。

內層幫助傷口癒合

暗瘡貼的內層通常由具有自黏性(self-adhesive)的親水性水膠體製成,是一種吸收水分而形成凝膠的聚合物,最初應用於製造親水性水膠體敷料(hydrocolloid dressing)幫助傷口的癒合,常見的物料有羧甲基纖維素、明膠(gelatin)或果膠(pectin)等。

水膠體可透過吸收暗瘡的分泌物(discharge)及膿液(pus),加快暗瘡癒合的過程。此外,密封而濕潤的環境亦有利於傷口的癒合。

外層保護傷口

外層則是防水、透明和具有彈性的聚氨酯(polyurethane)薄膜,可防止水分蒸發,也可以保護傷口免受摩擦,避免細菌、灰塵、污垢觸及暗瘡,以免皮膚發炎情況加劇。另外,亦可以形成物理屏障,以防止使用者經常觸摸或擠壓暗瘡。

暗瘡貼功效

2006年台灣一份化妝品科學研究報告就水膠體暗瘡敷料進行雙盲試驗(double-blind),該研究指出,與使用膠布(skin tapes)組別比較,使用水膠體暗瘡敷料的組別在暗瘡發炎程度有顯著下降。而在使用第3、第5和第7天時,於皮膚泛紅、色素沉澱和皮脂水平等方面均得到顯著改善。

該研究指出,初步研究發現暗瘡敷料可有效改善輕微至中等程度的發炎性暗瘡。

減少暗瘡和發炎後色素沉澱

2022年另有個別研究指出,含有袪痘成分的可溶解微針貼片有助於減少暗瘡和發炎後色素沉澱問題,並且沒有為皮膚造成不良反應。惟目前與暗瘡貼相關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雖有個別研究支持,但就不同種類暗瘡的試驗數據仍未全面。用者必須密切留意用後是否有不良反應。

可致敏材料(1)水膠體貼

同時,消委會引述2011年韓國一份皮膚科研究報告指出,水膠體(hydrocolloid)敷料有機會令部分人士出現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

當中所含的增黏劑(tackifying agents)和羧甲基纖維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又稱cellulose gum)有機會是潛在致敏原。

使用後導致痕癢、發炎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不良事件通報系統中,2021年曾有個案指有病人在使用一款水膠體暗瘡貼(acne patch)後,皮膚出現嚴重泛紅、痕癢和灼熱,最終導致發炎後色素沉澱(post 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10款含潛在致敏原

18款樣本中,有13款產品聲稱以親水性水膠體作為貼片材質,當中10款的成分列表標示/說明含有潛在致敏原羧甲基纖維素。

此外,樣本#3和#9則分別聲稱以水凝膠(hydrogel)和聚合物(polymer)作為貼片材料,餘下3款(#8、#10和#14)則沒有標示或提供相關資料。

提醒:有過敏情況應立即停用

消費者應注意,如果曾對水膠體產品過敏應慎用暗瘡貼。此外,消委會檢視產品標示後,亦發現部分產品有提醒消費者,如果對膠布或繃帶敏感,宜避免選用。儘管普通暗瘡貼對皮膚的致敏性相對較低,但用後如發現皮膚有過敏情況,應立即停用。

可致敏材料(2)水楊酸

在聲稱添加活性成分的暗瘡貼中較常見的活性成分包括水楊酸和茶樹油/茶樹成分,而積雪草則是常見的紓緩成分。

消委會報告中的4款樣本標示含有水楊酸。水楊酸常見於部分護膚品中,有助去除皮膚角質,疏通毛孔並去除多餘的皮脂或油脂。

水楊酸或造成皮膚過敏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認為,使用含有水楊酸的護膚品來治療非炎性的暗瘡(如黑頭和白頭)效果最為理想。而美國FDA資料顯示,水楊酸的使用濃度介乎0.5%至2%,可供用於非處方暗瘡藥物中。

不過,消費者須留意,部份人士可能對水楊酸或亞士匹靈(aspirin)有過敏反應,相關人士宜避免選用含水楊酸的暗瘡護理產品。

可致敏材料(3)茶樹油

此外,有4款樣本(#7至#10)標示含有茶樹油或茶樹成分。按歐盟草藥專論(European Union Herbal Monograph),茶樹油是一種治療暗瘡的傳統草藥,用於治療輕度的暗瘡,但不建議供12歲以下兒童使用。

治療暗瘡功效較慢

美國皮膚科醫學會則指出,臨床研究顯示茶樹油治療暗瘡的功效較過氧化苯酰(benzoyl peroxide)慢,而過氧化苯酰是美國FDA認可非處方暗瘡藥物的成分。

安全性數據仍然不足

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SCCS)指出,茶樹油是一種皮膚致敏劑,接觸空氣後容易被氧化,產生的氧化物亦具潛在致敏機會。整體而言,茶樹油治療暗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數據仍然不足夠。

最常見成分:積雪草

消委會報告中有7款標示含有積雪草成分,為是次調查中最常見的成分。樣本普遍說明添加了羥基積雪草苷(madecassoside),亦有部分標示添加積雪草苷(asiaticoside)、積雪草酸(asiatic acid)和羥基積雪草酸(madecassic acid),4者皆是積雪草中較具功效的主要成分。

有保濕和紓緩作用

美國化妝品成分審查(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專家小組指出,積雪草在化妝品中可作為皮膚調理劑。其中有研究指羥基積雪草苷對皮膚有保濕和紓緩暗瘡炎症等作用。

有暗瘡問題可以化妝嗎?

不少女士擔心化妝會令暗瘡惡化,所以會貼上暗瘡貼才上妝。美國皮膚醫學會建議消費者可選購有「無油(oil free)」、「不會阻塞毛孔(won’t clog pores)」和「不會引起粉刺(non-comedogenic)」等聲稱的化妝品,並先塗抹暗瘡藥物,便可安心上妝。

不當使用化妝品或卸妝不徹底,有機會引致化妝品痤瘡,令皮膚出現密集、大小相似而分散的小腫塊或閉合式粉刺。這些痤瘡通常會在臉頰、下巴或額頭等位置出現。

2種情況適合使用暗瘡貼

香港醫學會會董及皮膚專科醫生陳厚毅指出,暗瘡貼的主要作用是加快暗瘡的治癒,較適合用於處理相對輕微和局部的暗瘡問題,例如因經期或戴口罩所引致的暗瘡。

嚴重暗瘡問題不建議自行處理

不過,陳厚毅醫生表示對於青春期油脂分泌較為活躍,或暗瘡範圍頗廣泛等情況,則不推薦使用。此外,背部和胸部的皮膚一般比面部皮膚厚,如果在相關部位使用暗瘡貼效果或會不理想。

陳醫生提醒,有嚴重和深層的暗瘡問題(如結節和囊腫)的人士,不建議自行以非處方治療方式處理暗瘡,應及時諮詢醫生意見。

建議先小範圍試用

如果暗瘡處於發炎狀態,消費者亦可考慮選用含活性成分的暗瘡貼,但當發炎情況改善,暗瘡不再含膿後,可轉用一般水膠體產品,以減輕對皮膚造成的刺激。

產品若添加了不同的成分,造成過敏或刺激的機會或會較大,建議先在小範圍試用產品,並留意用後有否出現暗瘡情況惡化的現象。對於已破損、嚴重流膿或有感染狀況的暗瘡,部份暗瘡貼產品所含的活性成分可能會對患處造成更大的刺激,減慢癒合。

不建議皮膚敏感、濕疹人士自行使用

陳醫生提醒,消費者應按產品建議使用暗瘡貼,以達到於最短時間內讓產品發揮最大的功效。過長的駐留時間或會增加皮膚過敏和細菌滋生的風險。當消費者發現使用產品後暗瘡情況變差,應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而皮膚敏感和患有濕疹的人士並不建議自行使用暗瘡貼。

另外,陳醫生亦提醒微針型暗瘡貼屬於入侵性產品,其設計雖然可能增加活性成分的滲透,但同時亦可能增加皮膚感染和留有疤痕的機會,消費者務必小心選用。

7個選購及使用小貼士

  • 購買時:諮詢醫生意見、細閱產品資料、按不同情況選用
  • 使用時:注意個人衞生和保持雙手乾爽、不要觸摸黏貼面、適時更換
  • 使用後:妥善保存產品免受污染

提示(1)諮詢醫生意見

特別群組人士,如有皮膚敏感、濕疹、嚴重暗瘡問題(如結節、囊腫),建議使用前諮詢皮膚科醫生意見。另外,孕婦使用含活性成分的暗瘡貼前,宜先諮詢婦產科或皮膚科醫生意見。

貼士(2)細閱產品資料

對膠布、傷口敷料,或者特定護理暗瘡成分曾有過敏或其他不良反應人士,應留意產品成分(例如貼片物料、成分列表或標示添加的成分)。

另一方面,有使用者或會將暗瘡貼用於已破損的暗瘡傷口作為保護層;然而,部分產品說明「請勿用於受損或受刺激的皮膚上(例如傷口、皮疹)」,消費者宜多加留意。

貼士(3)按不同情況選用

消費者宜按個人需要(如暗瘡類型、嚴重程度和患處範圍,以及生活習慣)選購合適的暗瘡貼(如貼片類型、大小和厚薄)。

貼士(4)注意個人衞生和保持雙手乾爽 

使用產品前,應確保包裝無破損,產品亦無過期,並注意暗瘡患處和雙手的清潔,以免將細菌帶到暗瘡患處。盡量簡化護膚程序,以免護膚品影響產品的黏貼力。

如使用微針型暗瘡貼,應依據產品上的提示,微針部分不能弄濕;微針接觸到水分後或會影響產品功效。

貼士(5)不要觸摸黏貼面

消委會檢視微針暗瘡貼樣本時,發現帶有微針的一面並沒有膠膜覆蓋,相信是為了避免微針結構受到破壞。儘管產品有提示使用者不要觸摸微針的部分,不過,在撕取貼片時可能會不慎碰觸到微針表面,消委會提醒消費者多加注意,另建議廠商完善產品包裝設計。

此外,消費者要注意微針產品的潛在風險。

貼士(6)適時更換

不同產品建議的駐留時間差異大,消費者應細心閱讀產品用法,並按實際情況適時更換,若有不適(例如紅腫),應立即撕掉暗瘡貼。

貼士(7)妥善保存產品免受污染

每次用後應將未使用的貼片存放回包裝袋中妥善密封,減低產品被污染的風險。微針型暗瘡貼應存放回原有的塑膠盒 ( 如有提供)內,以保護貼片上微針。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消委會報告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