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老師你好!本人現時36歲,想3年內可以購買400至500呎單位自住,想問下老師如何理財可以達到目標?

本人家庭狀況如下:

  1. 本人及丈夫薪金收入一共$85,000
  2. 有一間私樓放租,每月收租金$13,000
  3. 供樓每月支出$17,000
  4. 有1位小朋友,小朋友學費雜費支出每月$11,000
  5. 每月平均開支 $60,000 - $70,000
  6. 暫時與奶奶同住
  7. 本身有購買派息基金約$300,000,但近幾年跌晒,現值$230,000
  8. 另有儲蓄保險約$200,000
  9. 流動資金大概$1,300,000,暫時作短期定期用

龔成老師分析︰你物業收支不平衡

1. 首先,講你現有財富組合:你現時已經持有一個放租單位,如果再買入單位自住的話,整體財富會較爲集中在物業上,這點要留意。另外,你物業收支不平衡,你要睇翻物業個質素。我預期香港樓市高速增長的時期已經過去,我預期未來不會大升,只會平穩增值,港樓自住的價值仍在,但投資的價值只屬於一般。

建議考慮將現時放租單位賣出

如果質素較弱,建議用方案一,就是考慮將現時的放租單位賣出,換入自己想住的單位,這樣你手持的流動資金會較爲充裕。方案二是為保留現時的物業,用手頭上的現金增值至較多的首期再買入單位。

2. 保險主要係用來防守

買足夠保障就可以。儲蓄成份架保險,唔係唔可以買。如果你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好低,或者完全無投資能力,這類保險都有持有價值。但始終係財富增值角度,佢幫助好有限,一般我都就唔建議太多。做財富增值,應集中投資在優質資產(如優質股、物業等),效果才會理想。

債券這其實只是「產品」

3. 債券,這其實只是「產品」,物業、優質股是「資產」,所以從財富本質上,我地應較集中持有「資產」,才對我地最有利(你可以睇睇《財務自由行》一書,我從財富本質上,講述了當中原理)。同時,現時息口低,但未來有機會重回加息週期,債券未必是最好的投資工具。

債券基金分好多種

至於債券基金(或稱派息基金),坊間分好多種,你要小心睇,因為有d風險低,無乜問題,有d則有潛在的風險,絕對不是保本的產品,有機會出現了「賺息蝕價」的情況。

  • 第一,有些債券基金,會投資「高收益債券」,即是「垃圾債券」,你一定要睇睇佢所佔的比率。
  • 第二,債券基金往往不是單純地持有債券,而是可以作買賣,以及利用衍生工具作對沖等策略,即是可能有價格上的波動。
  • 第三,不少銀行都會提供借貸,以槓杆去放大回報,以平息借貸去賺取息差。低息環境時間題不大,但進入加息週期,不止借貸成本增加,同時債券價格往往在加息期下跌,雙從打擊下,投資價值成疑。當然,若然加息步伐不快,息差利潤就可觀。

我不是說債券基金有問題,只是說明當中的風險,因為市面上的基券基金好多,你要仔細分析。

4. 定期存款款增長力唔高

定期存款增長力唔高。但如果你投資經驗不高,都可以選擇。未來投資策略:由於你置業的年期較短,不建議投資太高的風險的工具,建議用「平穩增值股」+「收息股」建立一個平台。平穩增值股,例如指數基金,美股如(VOO)、港股如盈富(2800.HK)。

平穩增值股、收息股推介

另外再加:美股如巴郡(BRK.B)、蘋果公司(AAPL)、迪士尼(DIS)、Costco好市多(COST)、麥當勞(MCD)、可樂(KO)、港股如中銀(2388.HK)、港鐵(0066.HK)、恆基(0012.HK)、港交所(0388.HK)、領展(0823.HK)、長建(1038.HK)等,你可以了解下,並從中選股。

收息股,例如港燈(2638.HK)、深高速(0548.HK)、香港電訊(6823.HK)、工行(1398.HK)、置富(0778.HK)、陽光(0435.HK)、高息基金(3110.HK)都可以,你可以了解下,並從中選股。

可以先動用約70萬分注買入以上股票

現時大市處於合理區底部,你可以先動用$130萬的$60-70萬分注,慢慢買入以上股票,建立一個組合。到你打算買入物業的前半年到一年,就要分階段放售股票套現,以減少價格波動的風險。至於你手上定期、派息基金、儲蓄保險是否加入這些股票做增值。

  • 定期:可以,睇你自己風險承受力決定
  • 派息基金:睇你自己風險承受力和認知情度去決定
  • 儲蓄保險 :不太建議,你可以當佢係儲備資金,係必要時才用。但緊記,都暫時不要再加大儲蓄保而方面架投入。

更多理財方法及股票投資入門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龔成(龔成Facebook專頁)是財經書作者,至今出版超過10本財經書,包括《股票勝經》、《選股勝經》、《50優質潛力股》、《50穩健收息股》、《50值博倍升股》、《大富翁致富藍圖》、《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80後3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等,過往曾以萬元月薪滾出數百萬,現為股票班導師,身家過千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