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近年來全球互聯網電商中,最成功的莫過於後起之秀She-in希音。希音是許仰天2008年在南京成立。最初經營新娘服,後來轉經營時裝,在2019年把總部設在新加坡,專攻美國平價時裝市場。在2023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時裝零售電商之一。

料She-in希音2023年銷售同比將升40%

集團去年在美國申請上市,當時上市文件透露2022年銷售達到230億美元。市場在估計希音在2023年總銷售若干。若按當時上市文件,估計2023年銷售同比將升40%,將會達到300億美元。以300億美元計,希音銷售和全球最大服裝零售商Inditex看齊。

Inditex 是西班牙公司,經營Zara等品牌時裝。希音遠大過美國最大時裝零售商A & F,及American Eagle。美國時裝公司Authentic Brands Group的行政總裁史來德(Slater),在2022年和希音成為合作伙伴。(Authentic Brands 經營Forever 21),因此知道希音的數據,表示希音2023年的總銷售遠高於300億美元。因此外界估希音2023年銷售達到350億至400億美元。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時裝運營商。史來德在2022年曾經了解希音的物流,覺得一定要加入希音成為合件伙伴。他認為在歐美沒有一間公司的物流可以比得上希音。因此成為希音在美國的合作伙伴。史來德覺得他的決定正確,認為希音未來發展強勁。

吸引競爭者拼多多加入

希音的成功吸引到競爭者,拼多多在2022年加入競爭,推出Temu,和希音爭美國零售時裝市場。再加上其他家居產品,成為一個廉價產品電商。Temu 也十分成功,在美國和希音並駕齊驅。Temu 和希音在美國法庭互相告對方。

最新消息,希音和Temu的美國電商平台, 將會將會添加新的競爭對手。字節跳動其中一位創辦人,任立峰去年中辭去斗音的高層職位。去年底和幾個字節跳動的前高層,成立了一間電商公司。將會經營專攻美國的平價時裝,及其他產品。

字節跳動創辦人亦有意加入電商市場

任立峰在今年1月註冊了北京Shumei Wanwu Technology。註冊資本為一百萬人民幣元。另一位人工智能專家黃滙文(Wang Huiwen)加入任立峰團隊。還有前百度高層劉鄭(Lyu Cheng)。劉鄭之前成立了人工智能公司Rabbit 。任立峰從創業基金,IDG 及紅杉資本成功集資5千萬美元,開始他們的工作。相信今年之內,可以和希音及Temu爭美國時裝市場。

亞馬遜受希音&Temu影響

希音和Temu 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直接影響到當地時裝目牌及零售商生意。連亞馬遜也直接受到影響,要降低零售商抽拥由17%降到5%,和Shein及Temu競爭。這兩間電商的成功,亦引來令人不安的注意。有美國國國議員發現,有中國人經營的電商,總部分別在新加坡及美國波士頓,成功搶去美國零售市場。這兩個電商盡量隠瞞中國背景,網站沒有中文,也不能在中國登入,不在中國銷售。但事實上是中國人經營的電商,由設計,下單,採購,物流,全在中國。

2大中國電商面對的問題

美國議員認為這是不誠實,這兩個電商實在是中國人經營,所有生產及物流都源自中國。而且利用US$800 美元的郵包不用報關的漏洞,進入美國市場。

美國議員想堵塞這漏洞,把這兩間電商拒之門外。希音和Temu銷售已經大過美資的時裝公司,及影響到美國本土的零售商。美國的霸道就是鬥不過你就用其他方法把你拒之門外。總之你不能強過他。未來的風雨又是一場監管及政治問題,希音,Temu,及其他的電商將來都要面對敵意政府的留難。

中港股市需靠希音、Temu等重振雄風

中港股市連跌4年,同期相反美股創新高。美股市值約50萬億美元,現佔環球股市一半。相反由於中國科技股近年急挫七成,中港股市市值大幅下跌至約10萬億美元。2015年最高峰時,中國股市佔全球股市市值20%,但到2024年,比重已經降至10%。此消披長,中國股市在環球比重及影響力日漸下跌。中國及香港股市需要希音,Temu 這樣的生力軍,才能重振雄風。

更多港股分析相關內容文章

港股分析|恒生指數已急升1460點、料先行消化:後市走勢預測|郭思己見

港股分析|恒生指數1月走勢解說!耀才許繹彬:應仿傚中國、盡快提出救市方案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行家論市】作者藺常念|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威爾遜院士榮譽及工商管理碩士,現任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
圖片:作者提供
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

作者簡介:藺常念是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優異學士,威爾遜院士榮譽,及工商管理碩士。早期在美國,加拿大,香港國際大型銀行工作。之後在非洲工作,任職工業集團高層。非洲工作完畢後在香港及中國經營地產業務,回歸前進入香港證券業,曾任職太平洋興業證券,富昌證券及靈獅證券管理層。現任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