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走勢2023】7月香港樓價再墮年初困境,樓市面對新盤降價的情況,同時又為二手樓添壓。七月私宅轉手虧損比率擴至15.6%,到底獲利最高的屋苑有哪些?
香港樓市走勢2023|7月樓價再墮困境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2023年七月份全港1,196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中,帳面獲利個案共992宗,佔比82.9%,較前月的83.6%,再跌0.7個百分點,連跌兩個月,創近6個月低位。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二手市場交投淡靜,加上發展商以超低價出擊,令二手業主更為被動,恐拖累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持續向下,而平均賺幅亦處低位徘徊。
七月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不足83%
【註:物業登記以期內已知買入價的二手私宅登記個案計算】
七月份新界區表現最理想
按物業區域劃分,七月份新界區表現最理想,以84.8%之數壓過港島成為獲利成功比率最高的分區,按月並升1個百分點;其次為港島區,報82.1%,按月也升1個百分點;至於九龍區表現大失色,只錄得80.1%,按月急挫4.9個百分點,由前月跑贏大市變為落後大市。
中高價樓組別獲利比率最高
按物業轉售價格分析,樓價介乎1,001萬至1,200萬元的中高價樓組別之獲利比率最高,錄得88.4%,按月增加0.7個百分點,涉及宗數84宗;此外,801萬至1,000萬元組別,月內獲利比率亦達88.3%,按月更升1.7個百分點,兩者表現均跑贏整體大市。
樓宇成交價值 (百萬元) |
獲利成交宗數 |
整體二手買賣 成交宗數 |
7月份(6月份) 獲利成功比率(%) |
0.00 - 4.00 |
104 |
131 |
79.4% (70.2%) |
4.01 - 6.00 |
277 |
353 |
78.5% (81.6%) |
6.01 - 8.00 |
246 |
287 |
85.7% (88.4%) |
8.01 - 10.00 |
158 |
179 |
88.3% (86.6%) |
10.01 - 12.00 |
84 |
95 |
88.4% (87.7%) |
12.00 以上 |
123 |
151 |
81.5% (83.9%) |
全港總計 |
992 |
1,196 |
82.9% (83.6%) |
港島區 |
183 |
223 |
82.1% (81.1%) |
九龍區 |
277 |
346 |
80.1% (85.0%) |
新界區 |
532 |
627 |
84.8% (83.8%) |
帳面錄得虧損者為近半年新高
另外,數據顯示今年七月份每宗私宅轉手個案平均賺幅為50.6%,按月升2.6個百分點,為連跌3個月後反彈,創近3個月高位。七月份,帳面獲利1倍或以上的轉手個案佔整體二手私宅買賣比例為39.2%,按月升2.7個百分點,共錄469宗;至於帳面錄得虧損者達187宗,佔比按月微升0.4個百分點至15.6%,為近6個月以來新高;而平手的個案則有17宗,佔比也微增至1.4%。
10個獲利登記最多的屋苑
此外,檢視上月10個獲利登記最多的屋苑,當中有6個屋苑成功錄得百分百獲利,而獲利成功比率最低者為美孚新邨的69%,再者是日出康城的88%。此10個屋苑當中,每宗平均賺幅介乎最少的33.7%至最多的1.25倍不等。當中維景灣畔晉身成為錄得每宗轉手個案平均賺幅最高的屋苑,達1.25倍。至於上月榜內賺幅最低者為樓齡相對輕的日出康城,平均每宗只賺約33.7%,而次低者為天晉的43.6%。
屋苑名稱 |
獲利買賣 登記宗數 |
整體二手買賣 登記宗數 |
獲利成功比率 |
每宗轉手個案 平均賺蝕幅度 |
日出康城 |
23 |
26 |
88% |
賺33.7% |
嘉湖山莊 |
15 |
16 |
94% |
賺110.3% |
麗港城 |
14 |
14 |
100% |
賺93.9% |
沙田第一城 |
10 |
11 |
91% |
賺87.8% |
太古城 |
10 |
10 |
100% |
賺122.3% |
美孚新邨 |
9 |
13 |
69% |
賺70.7% |
天晉 |
9 |
9 |
100% |
賺43.6% |
維景灣畔 |
8 |
8 |
100% |
賺125.0% |
昇悅居 |
8 |
8 |
100% |
賺120.0% |
泓景臺 |
8 |
8 |
100% |
賺95.3% |
料八月份獲利比率再試超低水平
陳海潮指出,近月樓市衝高後回調,出現買賣兩閒的情況,準買家入市遲疑,發展商唯有以低價招徠,對二手市場帶來更大壓力。按照目前情況,更多心急出貨的業主難免要進一步降價才能成功出售,因此料八月份二手私宅轉手獲利比率恐再度下試今年初近82%的超低水平,而損手比例亦料重上17%的高位;至於平均每宗賺幅料方面,則視乎業主持貨年期,料仍徘徊在48%至50%之間窄幅震盪。
更多香港樓市相關內容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