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為環保減廢,政府推出膠袋收費計劃,購物時每個膠袋基本上會被收取1元,相關計劃同樣適用於網上零售交易。然而,至今仍有不少消費者對何時會被收取膠袋徵費感到困惑,消委會報告亦指,部分網店網購商戶在收費上有欠清晰,甚至濫收膠袋費。《香港財經時報》報導有關情況,關注4點免被濫收費用。

理財方法|網購平台未按照收費使用適量膠袋

政府在2022年底實施優化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根據《產品環保責任條例》,零售商須就每個向顧客提供沒有獲豁免收費的膠袋收取不少於1元,並取消對盛載冰鮮或冷藏食品可免費取用膠袋的豁免。優化計劃實施至今逾半年,消委會接獲不少消費者反映,指部分商戶及網購平台濫收膠袋費及派發過多膠袋。

11間網店膠袋收費實試比較

有見及此,消委會職員以一般消費者身分進行69次實試,於11間網店/網購平台購買不同種類的食品。

結果發現,過半數網店/網購平台均有收取膠袋費或包裝費,但部分商戶在釐定收費水平時有欠清晰,包括沒有列明收費金額、範圍與準則、如何計算膠袋用量等,亦沒有在訂購過程中向顧客提供「免膠袋」或「膠袋數量」的選項。

網店膠袋收費4大問題

另外,不同網店/網購平台收取的膠袋費,與提供的膠袋數量不一致,大致可歸納為4大問題,包括:

  1. 膠袋數量超出或少於收取的膠袋費;
  2. 在沒有收費下提供膠袋;
  3. 收費後沒有提供膠袋;
  4. 在不同時間訂購相同貨品時提供的膠袋數目及收費不同

問題(1)膠袋數量與收取費用不符

消委會發現,實試當中,僅有6次網店提供膠袋數量與費用相符。按照實試中收取的相關膠袋費/包裝費金額,點算各商號所使用的淨膠袋用量(不包括其他容器),假設每個膠袋收取$1及不考慮可豁免的情況。在37次有收取膠袋費/包裝費的實試中:

  • 有10次提供的膠袋數量與收取的相關費用相符;
  • 有17次提供的膠袋數量少於所收取的費用;
  • 有10次提供的膠袋數量超出相關費用。

多收膠袋費的案例

若檢視只提供1個膠袋,而有收取膠袋費/包裝費的6次實試中,分別有4次透過「戶戶送」訂購「百佳」不同數量的貨品(3款至8款乾貨及/或濕貨 ),最多收取$3膠袋費。

提供過多膠袋的商戶

若考慮優化計劃下,可豁免因購買沒有包裝的食品及每單一交易提供最多1個免費膠袋,則在扣減其中2次因使用獨立膠袋盛載無包裝蔬果而可獲豁免,仍有8次使用的膠袋數量超出實收費用,包括:

  • HKTVmall:其中3次分別訂購6款濕貨及3款乾貨,以及1次訂購7款濕貨,下單時收取$2膠袋費,但在收貨時卻用了3個至6個膠袋(包括保溫袋)盛載貨品
  • 百佳:其中1次訂購6款濕貨及3款乾貨,並選擇派送上門服務,在下單時收取$2膠袋費,但收貨時其中3款濕貨分別放於3個平口膠袋內,而貨品本身已有完整密封包裝
  • 經「戶戶送」訂購U購貨品:其中1次訂購6款濕貨,下單時收取$1.5膠袋費,而在收貨時卻用了2個(雙重)膠袋盛載所有貨品
  • 惠康:在其中2次分別訂購6款濕貨和3款乾貨及6款濕貨,下單時均收取$6包裝費,而收貨時均用了8個膠袋,當中1次分別用了2個平口膠袋盛載無包裝的蔬果,由於每單一交易只可提供最多1個免費膠袋,在扣除可獲豁免的其中1個膠袋後,還剩下7個膠袋

問題(2)沒有收取膠袋費卻提供膠袋或保溫袋

在5次實試當中,雖然貨品都不屬於「優化計劃」的豁免情況,但有網店/網購平台均沒有收取任何膠袋費或包裝費,卻提供了1個至3個膠袋。例如有超市於其中2次實試中,不論上門派送或店取服務,都免費提供了3個膠袋。

未收取費用而提供膠袋的商戶

有5次實試在沒有收取膠袋費/包裝費的情況下提供1個至3個膠袋,涉及3間商店,包括-

  • HKTVmall:其中2次實試訂購3款乾貨時,免費提供了1個膠袋
  • 百佳:其中2次訂購6款濕貨及3款乾貨,並分別選擇派送上門及店取服務,下單時沒有收取膠袋費,但在收貨時卻提供了3個膠袋
  • 一田:在其中1次實試店取時,在沒有收取膠袋費/包裝費的情況下提供了1個膠袋

問題(3)收費後沒有提供膠袋

有網店/平台雖然收取了膠袋費或包裝費,卻沒有提供膠袋,部分以紙袋代替,或以紙箱盛載貨品。例如有5次透過同一網購平台訂購貨品,最多收取$3包裝費,卻只提供1個至2個紙袋;另有3次於同一網店直接購貨亦收取$2包裝費,但只以紙箱盛載貨品。

環保署則表示,商戶如向顧客收取費用但提供紙袋,並沒有違反《產品責任環保條例》。

收費而未提供膠袋的例子

例如,透過「Foodpanda」分別實試訂購「AEON」、「大昌食品」、「U購」及其網上超市「Pandamart」的貨品,在14次有收取包裝費(由$1至$3)的實試中,當中只有9次提供1個至2個膠袋(部分同時使用紙袋),另有5次以1個至2個紙袋替代。另在「一田」的其中3次實試,亦有收取$2包裝費,但只以紙箱盛載貨品,並沒有使用任何膠袋。

問題(4)貨品一樣但收費及膠袋數量每次不同

訂購相同種類及數量的貨品,實試發現所收取的膠袋費或包裝費亦有不同。例如在「百佳」其中2次重覆試購相同的6款濕貨及3款乾貨時,在第1次實試有收取$2膠袋費,但第2次卻沒有收取任何費用,但 卻同樣提供3個膠袋。

另外,在「惠康」2次重覆訂購相同的6款濕貨時,在第1次實試收取$6包裝費及提供8個膠袋,但第2次則只收取$3包裝費及只提供1個膠袋,部分貨品改以紙袋及紙箱盛載。

膠袋費用及數量不符

即使收取的膠袋費相同,但所提供的膠袋數量都可能不一樣。例如HKTVmall的其中5次實試,雖然均收取$2膠袋費,但膠袋用量則由2個至6個(包括保溫袋)不等, 包括當中2次重覆訂購相同類別、數量及供應商的6款濕貨及3款乾貨,分別用了6個及3個膠袋。

未收取膠袋費並使用其他方法包裝

實試中,有部分網店並沒有收取膠袋費/包裝費,而在派送貨品上門時,只使用紙箱及相對簡約的包裝物料盛載及分隔貨品,例如「city’super」及「崇光」,而貨品狀態保持良好。

另外,雖然「一田」亦使用較少量的包裝物料,但在其中2次實試時均不恰當地使用標示「沐浴乳」(非食物)的重用紙箱盛載冷藏肉類,而箱內並沒有使用任何包裝物料作分隔 。

收費資料的標示

檢視11間網店/平台於其網頁(或應用程式)載列的資料,其中7間列有與膠袋或相關收費的資料,包括city’super、戶戶送、Foodpanda、HKTVmall、百佳、惠康及一田。 除了city’super所列為一般減用膠袋環保措施,其餘6間均涉及於其網店/平台購物而收取的相關收費。當中3間,包括戶戶送、HKTVmall及百佳收取「膠袋費」,主要涉及膠袋的費用;另外3間包括Foodpanda、一田及惠康收取的則為「包裝費」,除膠袋外,還包括物料費及/或行政費。

收費資料清晰度欠佳

綜觀各個網店/平台所列載的膠袋費或相關收費資料,有平台只列出會「收取少量費用」,亦有平台指收費會「按貨品重量及尺寸而定」,有些更完全沒有相關收費資料。收費標示當中,只有部分列明收費金額,大多沒有說明膠袋用量,其清晰及透明度有待改善。

促商戶準確收費

消委會指出,現時消費者在實體店購物時,可即場決定是否購買膠袋,但根據消委會實試,顧客在網上購物時只能被動地由商戶決定收取的膠袋費用及膠袋數量,網購過程中亦沒有不需要膠袋、選擇膠袋數量或剔除支付相關膠袋費的選項。另外,在實試中,亦發現部分商戶有濫用膠袋之嫌,例如在貨品原有密封包裝以外再額外使用膠袋包裝。

包裝過多或引起環保問題

消委會稱,部分網店/網購平台因物流或運輸操作需要而使用額外膠袋,卻將成本轉嫁於消費者,或收取較高的膠袋費而派發過多膠袋,均有違《條例》下提及的生產者責任或污者自付原則。環保署亦表示,雖然商戶就提供的額外膠袋向顧客收取膠袋費並沒有違反《條例》,但基於「惜物、減廢」原則,商戶應重新思考這些包裝是否必要。

可提供「免膠袋」選項

消委會認為,網店/網購平台應釐清膠袋費或包裝費的收費政策及計算準則,優化物流及運輸系統,履行企業責任,為環保出一分力,採用簡約包裝及使用適合盛載食品的重用環保紙箱,減少使用膠袋,並應容許顧客在訂購貨品時選擇不使用膠袋或使用數量,以保障消費者選擇響應環保的權利。

另外,消委會亦建議環保署就網購雜貨服務提供更清晰的指引,例如說明商戶在運輸過程中使用的額外膠袋及保溫袋的適用範圍及數量,進一步加強減塑措施。

實試的11間網店/網購平台列表

  1. HKTVmall
  2. 百佳
  3. 惠康
  4. 一田網上超市
  5. AEON網上超市
  6. APITA UNY eShop
  7. city'super網上商店
  8. 大昌食品網上商店
  9. 崇光網店
  10. 戶戶送:百佳超市、U購
  11. Foodpanda:Pandamart、AEON超市、大昌食品專門店、U購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消委會報告/理財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