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攻略】新加坡有位女企業家於網上分享自創的「朝十晚四」工時,引來網民讚好。《香港財經時報》整合報導及研究,探討多少工時能發揮最佳生產力。亦附香港各行業工時中位數研究。

職場攻略|新加坡女企業家自創「朝十晚四」工時

最近一名新加坡女企業家以網名「thatasianmama」在社交媒體發布影片,分享自己所倡的「朝十晚四」工時。內容指自己絕不會讓員工早上9點便來上班,更直言:「你以為大部分人早上9點上班都在做甚麼?他們都是去茶水間沖咖啡、沖茶、斟水、吃早餐。」她認為員工要吃飽了才工作,餓著肚子沒有生產力,對公司而言也沒有好處。所以她的員工的上班時間為10時,而她亦強調,同事到達公司後就要開始工作。

6時並非理想下班時間

對於下班時間,「thatasianmama」認為下午6時亦非理想的收工時間:「朝九晚五工作的人,他們的精神會極度疲憊,一直想要回家,他們已經在想著下班後要去哪裡了,不能繼續專心。」因此她寧願縮短員工的工時,讓他們在工作時間內專注工作,將效率提高。另一方面亦能讓打工仔在生活及工作中取得平衡。

每週工作35小時發揮最佳生產力

那麼職場打工仔每週工作多久才是最適合,能發揮最佳生產力呢?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在2014年進行的研究顯示,員工的工作的時間愈短,人們完成的工作就愈多;反之,工作時間愈長,完成的工作卻會愈少。另外,當打工仔一週工作50小時以上,生產力就會直線下降,所以專家建議35小時是生產力能保持最佳狀態的工時

縮減工時可提升生活質素

研究將員工每週工時由40小時下降至35小時,當中發現參與實驗的2,500名員工明顯減低對工作的疲倦感,更多了時間提升個人生活品質。這無疑亦反映到工作質素,即便工時縮減,生產力仍能保持不變,甚至有些人還有所提高。

員工因工時變短而變得更健康

長時間的工作會容易降低員工的幸福感,工時縮短後,員工可得到充分的休息,有空處理私事,亦能避免上班時間分心和擔憂不必要的事,得以促進身心健康。2021年一項針對瑞典員工追蹤10年的研究表示,縮減工時的確能減輕員工的心理壓力、疲憊和消極情緒。這些結果都與實驗互相吻合。

香港人工時中位數為40小時

根據政府統計處於2022年公布的1月至3月(第一季)《綜合住戶統計調查按季統計報告》所示,當中提到香港人工時中位數及行業的工時中位數資料,就業人士在統計前7天的工時中位數為40小時。若以性別細分,男性跟女性每週的工時中位數同為40小時,與該報告的上季一樣。

「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男性工作時數最高

以2022年第1季,按主要工作所屬職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工作時數中位數數據為例,「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男性工作時數為所有行業及性別最長,每週工時中位數為45小時,其次為「其他行業」,每週工時中位數為44小時。此外,多個行業的工時中位數為每週40小時,包括:製造業、建造業、進出口貿易及批發等。

職場攻略|各行業工時中位數

以下為2022年第1季,按主要工作所屬職業及性別劃分的就業人士工作時數中位數:

行業 合計
製造 44小時 40小時 40小時
建造 40小時 40小時 40小時
進出口貿易及批發 40小時 40小時 40小時
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 45小時 40小時 42小時

運輸、倉庫、郵政及速遞服務、資訊及通訊

42小時 40小時 40小時

職場攻略|各行業工時中位數(續)

行業 合計

金融、保險、地產、專業及商用服務

40小時 40小時 40小時
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 43小時(不計外籍傭工) 40小時(不計外籍傭工) 40小時(不計外籍傭工)
其他行業 44小時 40小時 44小時
合計 40小時(不計外籍傭工) 40小時(不計外籍傭工) 40小時(不計外籍傭工)

職場攻略|香港成為全球過勞城市排名第2地區

據「Kisi世界城市工作與生活平衡排名」數據中發現,香港是2022年全球過勞情況第2嚴重的地區。本港職場打工仔的平均工時相比越南、印尼等地還要長,工作與生活平衡排名極低。反之,常常被人形容為「社畜」的日本人(東京)則只排名第7。

排名 城市 過勞人口比例 2022年工作生活平衡排名
1 杜拜 23.4% 99
2 香港 17.9% 93
3 吉隆坡 17.1% 98
4 新加坡 16.9% 45
5 蒙特維多 16.3% 94

職場攻略|全球過勞城市排名(續)

排名 城市 過勞人口比例 2022年工作生活平衡排名
6 東京 15.4% 14
7 曼谷 15.1% 96
8 開普敦 14.8% 100
9 里斯本 14.7% 51
10 布達佩斯 14.4% 54

更多職場攻略相關內容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