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踏入2023年,經濟衰退成為投資者的焦點,因為宏觀數據持續放緩、通脹情勢膠著,且貨幣緊縮仍是全球市場的共同主題。

投資入門|全球央行主軸抗通脹

鑑於財政政策緊縮和貨幣動能減弱,上述趨勢不大可能即時轉變。事實上,現已是聯儲局歷來幅度第五大的緊縮周期,這個緊縮水平過往從未引發經濟衰退,亦未曾導致類似1966年、1984年和1995年的經濟軟著陸。

宏觀數據可能惡化

參考過往經驗,宏觀數據可能惡化,領先經濟指標將從2022年底已經出現的跌勢更急劇下滑。儘管貸款和信貸活動看來穩健,但初步跡象反映此情況正在逆轉。投資者需要密切注視這些因素,因為它們將對經濟衰退程度造成關鍵影響。

投資者應如何理解全球市場的阻力及機遇?

經濟學家正激烈討論出現經濟硬著陸、軟著陸或「不著陸」的可能性,但後疫情時期的經濟繼續困擾市場。隨著失業率處於低位,消費者信心轉強,投資者應如何理解全球市場的阻力及機遇?

抗通脹仍至為關鍵

我們對周期性增長維持審慎的觀點,預計經濟放緩的時間將早於市場普遍預期。這是由於全球央行仍以抗通脹作為主要目標,特別是聯儲局。當局早前強調,應對行動不足的風險高於行動過多。當局很可能需要犧牲經濟增長以完全控制通脹。

利率和量化緊縮措施

在這方面,美國勞動市場的緊張情況及工資增長水平,有礙聯儲局在經濟未明顯放緩下將通脹回復到目標水平。我們的基本預測是聯儲局將在2023年同時透過利率和量化緊縮措施來維持緊縮政策,而增長及企業盈利都會開始轉弱。然而,這可能會令預計當局將在2023年下半年減息的市場人士感到失望。

美日利率周期結束

在2022年,全球央行的舉措落後於通脹形勢,結果需要以進取行動來控制通脹所帶來的壓力。目前,繼央行採取歷來較大型的緊縮政策後,投資者開始思考利率周期是否即將結束。

聯儲局不會冒險過早放寬政策

利率在短短九個月內由0.125%上調至4.375%後,聯儲局的貨幣政策立場相對評定的中性水平偏向緊縮。我們明白除非出現深度和持久的經濟衰退,否則聯儲局不會冒險過早放寬政策。然而,由於市場物價已經低於預期,並預計將在9月份進一步下跌,因此隨著加息周期接近尾聲,投資者或誤以為出現曙光。

日本央行意外地放寬收益率曲線管控

其他方面,日本央行去年12月出人意料地放寬收益率曲線管控措施,因為有意見認為貨幣政策的副作用遠超過其可能帶來的經濟利益。長期以來,日本央行一直致力應對外界對其別樹一幟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所持的不同觀點。

政策官員開始考慮退場策略

此舉反映政策官員開始考慮退場策略,因為缺乏正常運作的債券市場,當局便無法脫離收益率曲線管控措施。

隨著核心通脹升至41年高位,市場焦點集中在新任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Kazuo Ueda)。鑑於他的中立背景,當地的貨幣政策有機會在短期內轉向,日本央行也會接受當地通脹持續偏低的事實。

中國仍是全球經濟亮點

在疫情期間,中國的政策並沒有隨波逐流。中國人民銀行去年面對一系列截然不同的問題,需要處理持續的防疫措施和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兩者均對家庭消費帶來強勁阻力。因此,中國的通脹明顯偏低亦在意料之內。

踏入2023年,隨著中國政府繼續優化防疫政策,並加大刺激措施力度以支持房地產市場和整體經濟,內地增長將重新加速。由於累積了接近11萬億元人民幣的剩餘家庭存款,令當局更輕易推行這些果斷的寬鬆措施,特別是透過信貸途徑及房地產市場推出的政策。

脫離過去兩年不利因素

從消費模式來說,如果中國消費者與西方消費者有同樣的消費模式,當克服了疫情初期造成的中斷後,積壓需求或會大幅增長。

此外,財政政策可能保持寬鬆,甚至進一步放寬,加上脫離過去兩年不利亞洲市場的清零措施、監管和去槓桿化,將為投資者帶來樂觀氣氛。

把握通脹下的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投資者應繼續聚焦於已發展國家的流動性趨緊,以及增長和盈利轉弱的情況。美國的估值似乎偏高,因為市場業績預測已經反映投資者的樂觀情緒。

我們對增長型資產維持審慎配置。投資者需要應對不利因素,包括預計利潤率將從高位回落、預期經濟衰退將令業績重置,以及估值仍然偏高。與增長周期關係密切的利潤率已經開始下降,因為公司轉嫁價格升幅的能力減弱,而成本(特別是工資)需要一段時間才可回落。

4個市場力量左右股市

股票方面,鑑於政策動態、截然不同的周期定位,加上估值在相關增長率下顯得吸引,我們看好中國和香港。值得關注的主要市場力量包括:中國政策的演變、已發展市場流動性的走向、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

最後,實際收益率上升使防守型政府債券更具吸引力,特別是在宏觀數據放緩的環境下。面對通脹壓力,投資者可以將政府債券視作吸引的投資選項,尤其是在收益率進一步重新定價時。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投資入門內容

作者簡介:鄧嘉南是晉達資產管理駐香港的大中華零售業務主管,負責管理和推動該公司在大中華區的零售業務。在2018年加入晉達資產管理之前,他曾於任職於多家資産管理公司,有逾20年的豐富經驗。鄧先生畢業於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