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講到慳錢,無非就是開源節流,每個人都想慳得一蚊得一蚊,但是原來這4個慳錢陷阱反而會令你越慳越窮,一覽5個簡單的理財方法,學識如何有效地慳錢,這一個方法分分鐘可以月慳1500元。

慳錢陷阱(1)花太多時間慳錢

你有沒有試過花上1小時進行資料收集,平行比較各個商戶的售價和折扣優惠,只為了慳了5元?或者為了用更優惠的價錢長途跋涉跨區購買一樣商品?在帳面上好像的確是節省了,當其實當中有不少隱形支出反而會導致蝕錢。

隱形支出|時間成本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成本,亦即是你的時間價值,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就是用薪水除以工作天數再除以工作時間,最終得出你1個小時的時間成本,也就是你的1個小時可以創造多少價值。就上述的例子而言,如果你1個小時的時間成本超過5元。那麼你反而蝕了,因為你原來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創造更多的收入。

隱形支出|交通

原本1件產品在附近的商店賣120元,但在距離兩站港鐵的商場賣112元,如果選擇搭港鐵去買,表面上慳了8元,但港鐵來回車費總共9.4元,扣上交通費後反而蝕了1.4元,再加上交通所需的時間成本,還有拿著商品往返的舟車勞頓,反而得不償失。

慳錢陷阱(2)擁有多張信用卡

每張信用卡的優惠和回贈都各有不同,為了最大程度慳錢,有時甚至是為了信用卡的迎新優惠,可能會申請多於1張的信用卡。但過多的信用卡一來難以管理,二來可能會過度消費而不自知,因為消費分散在不同的信用卡戶口,變得難以得知整體的消費金額,最後欠債累累。

慳錢, 理財方法, 花時間格價, 用信用卡優惠, 4個越慳越窮的慳錢陷阱, 5個理財方法一覽, 分分鐘月慳1500元, HKBT, 香港財經時報
圖片:資料庫
信用卡迎新優惠和消費回贈令人不自覺申請太多信用卡

慳錢陷阱(3)購買減價商品

減價商品往往以極優惠的價格吸引消費者,令人覺得十分抵買、機會難逢,好像不買就會蝕底,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的確,趁減價的時候購物是慳錢的好方法,但往往面對眾多的特價商品,會難以抵抗誘惑不小心衝動消費,購買未必需要或計劃以外的商品,反而增加了支出。

慳錢陷阱(4)因小失大

台灣作家吳淡如就曾經分享過一個關於冷氣機的故事,講述她為了一台免費冷氣機在5年花多了超過30萬元的電費和6萬元安裝費,還要承受工業冷氣機難以控制的巨風和巨大的聲響,令她十分後悔。平日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類似的例子,

理財方法(1)善用工具

消費者委員會的「網上價格一覽通」整合了8間超市和商戶超過2,200件商品,當中包括各種生活必需品,市民可以在上面輕鬆格價,直接找到最優惠的價錢,節省時間。他們更加設有「目標價格」的功能,以供市民訂定商品的心水價格,當商品降到理想價格時就會收到電郵通知,方便掌握入貨時機。

理財方法(2)使用現金

在心裡層面,使用現金支付可以減少購物,因為實質將現金交給別人會令我們心裡產生抗拒,如果銀包裡的錢不多,那麼在消費前就更加會三思,減低衝動消費的機會。如果習慣使用電子消費,可以考慮轉用記帳卡,避免先使未來錢,不少記帳卡亦有提供消費回贈。

理財方法(3)規劃消費

在購物前先準備好購物清單,只買需要的東西,並且理性思考自己是真的需要還是純粹想要,考慮自己實際的狀況、家裡的儲物空間等因素。此外,亦可以考慮訂定購物預算,按照預算內的金額消費,如果有盈餘才購買一些「心頭好」。

理財方法(4)取消訂閱

CNBC編輯Mike Winters早前就分享自己的一個舉動為自己在2023年可以每月慳200美元(約1500港元),他花30分鐘檢視自己的信用卡帳單,找出所有沒有在使用的訂閱項目,例如:

  • 手機應用程式
  • 電視串流平台
  • 付費訂閱的新聞
  • 會員計劃(如Adobe Creative Cloud、任天堂Switch等)

了解自己的習慣

Mike Winter表示從來沒有想過這些訂閱項目也是一筆不少的金額,直到他翻查自己的帳單,同時他亦整理出幾個大家在審視過往消費時可以考慮的元素。

  • 沒有也能生活
    一些會員計劃有沒有訂閱其實對你的生活沒有造成太大影響
  • 習慣的改變
    疫情期間不能外出看電影而訂閱的串流平台看電影,但電影院重開後可能不需要
  • 有其他訂閱項目可以取代
    譬如某些家居固網計劃會免費送串流平台的服務,這樣就不用付費訂閱
  • 將計劃降級
    某些公司會在顧客嘗試取消訂閱的時候提供特別的優惠,提供價格較低但仍有基本服務的計劃以挽留顧客

理財方法|匯豐:28歲以上港人月花5萬元起|4個銀行APP記帳功能比較|6個免費記帳APP推薦

理財方法(5)訂立儲蓄目標

單靠死慳死抵儲蓄太辛苦,其實只要做好消費規劃及儲蓄,一樣可以聚沙成塔,投資委員會的錢家有道提供儲蓄目標計算機可以幫助大家訂定自己的儲蓄目標,清晰明確每月的儲蓄額、儲蓄所需時間、最終儲蓄的金額等,還有消減開支計算機個人收支計算機等工具協助,可以好好規劃自己的理財大計。

更多理財方法: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