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中國光大證券國際有限公司(「光大證券國際」、「公司」)表示,回顧2022年,俄烏緊張局勢衝擊環球能源、糧食及商品供應,物價因而上升,同時帶動環球通脹創近數十年新高,各地央行被迫大幅加息應對。然而,正由疫情慢慢恢復的脆弱經濟,承受不起突如其來的緊縮政策而出現調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令投資巿場震盪不休,並出現股、匯、債、商品齊跌的歷史罕見現象。經過環球各主要央行於2022年的一輪急速的加息潮後,經濟出現較明顯的回調。

投資入門|出現深度衰退的機會不大

踏入2023年第一季,預期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存在,但料全球主要央行將重新審視過去進取加息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調整貨幣政策,甚至出現暫緩加息的機會,經濟壓力有機會在第一季後得到紓緩,為復甦創造有利條件。

根據光大證券國際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分析,經濟陷入衰退的機會並不能完全排除,但在各地政府及央行的及時反應下,下調的程度相對輕微及可控,出現深度衰退的機會不大。根據往績,包括股票、高收益債券及商品等資產,於經濟動盪完結前已經出現觸底反彈的情況,加上環球資產已於2022年出現大幅折讓,投資者於2023年初在分散巿場風險之餘,應部署加入風險資產,適時為投資組合資產作出相應配置,以捕捉經濟與資產修復機遇。

投資入門|四大主題作資產配置

2023年投資主題可考慮以「FLAG」四大主題作資產配置:

  1. Financial Technology金融科技板塊;
  2. Low Volatility Income Players低波幅高息之選;
  3. Asset Allocators靈活資產配置;及
  4. Green Global Investment 環球綠色投資。

投資入門|金融科技板塊

疫情改變人類過往的生活模式,加快全球數碼化步伐,同時促進金融科技發展,於金融服務系統中更形重要。2021年全球涉及金融科技的投資總額達2,100億美元,較2018年增加約40%。

明晟(MSCI)自2013年推出的金融科技指數(MSCI ACWI IMI Fintech Innovation Index)即使在2020年經濟衰退期間,累計跌幅只是約4.24%;其一年後的升幅則高達63.45%,表現優於MSCI所有分類指數。

由於金融科技於2022年已出現明顯折讓,預期該板塊於疫情後時代具相當的發展空間,當中具備高抗跌力及強勁反彈力的金融科技股能令整體投資組合更亮麗。

投資入門|低波幅高息之選

經過環球主要央行的一輪緊縮貨幣政策後,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越來越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更預期,各央行進取加息將抑制經濟增長,估計今明兩年全球將有30%以上的經濟體面臨衰退。雖然未來環境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惟不建議投資者悉數出售資產而保留現金,特別是現時通脹高企,購買力被通脹所蠶食而折舊的損失將更大,保持一定的投資更為重要。

高評級債券於衰退時表現比較優秀,自1990年起四次經濟衰退中,投資級別債券的平均回報全錄得正數,當中以美國國庫債券及環球綜合投資級別債表現最佳。投資者可考慮在資產組合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投資級別債券,以分散經濟下行風險,同時獲得相對穩定的回報,避免被通脹蠶食現金的購買力。

投資入門|靈活資產配置

投資巿場經過一輪波動後,資產價格已出現較明顯的跌幅。當中MSCI亞洲(日本除外)及新興巿場指數於2022年一度跌至疫情期間的低位,巿盈率亦曾接近負兩個標準差,反映有關資產價格已達相對吸引水平。同時,亞洲及新興巿場的高收益債券表現亦明顯遜於全球高收益債券,值得投資者關注其估值水平。

雖然經濟環境面臨挑戰,料各國政府將推出保經濟政策,有利亞洲及新興巿場地區經濟復甦。預期美元將於2023年從高位回軟,為企業盈利帶來支持,並為有關地區的股票及債券提供更好的修復條件,故可考慮以股、債混合多元配置,作為吸納相關資產的投資策略,攻守兼備以應對市場變化。

投資入門|環球綠色投資

俄烏的緊張局勢促使全球各國加快綠色能源轉型:繼歐美國家增加投資外,亞太地區相繼逐步提高資金投放於相關項目。中國亦發表了「美麗中國」倡議,制定在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印度及南韓三國於2021年投資於能源轉型的總金額約2,930億美元,佔全球能源轉型國家的總投資約39%,預期相關金額將持續擴大。

投資入門|港股:價值回歸,曙光初現

光大證券國際在去年底預測2022年港股的投資環境將出現較大變化,低利率環境將出現拐點,對資本市場流動性帶來考驗。回顧過去一年,美國聯儲局(聯儲局)從今年三月展開加息周期,港股亦相應出現新一輪跌勢。同時,內地受新冠疫情反覆、中美角力持續,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影響,加深了港股的調整幅度,恒生指數一度跌破十三年低位。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表示:「2022年港股同時面對內外逆境:外部利息升勢導致新經濟板塊估值明顯向下調整;內地疫情對經濟帶來的影響則令傳統經濟板塊的盈利增長放緩。港股經歷顯著調整後,估值曾跌至歷史低位,而市場對不明朗的經濟前景、俄烏衝突及中美角力的憂慮,導致目前市場表現依然缺乏信心。

預期2023年,港股仍將面對環球經濟增長放緩、中美關係緊張、地緣政治衝突等不利因素。但相對而言,外部通脹逐步恢復平穩,進而紓緩息率急升壓力,以及在內地經濟逐漸復甦下,料市場將重新聚焦於港股市場估值等基本因素。港股預計將在2023年初步出現中長線的反彈拐點。

投資入門|恒指2023年目標23,000點

美國本輪加息周期的步伐預期將於明年顯著放緩,同時內地經濟活躍度逐步提升,將有利於內地製造業、社會消費品零售,以及外貿等經濟數據表現,有機會導致港股在走勢上出現先低後高局面。不過,恒指的反彈空間仍受中美關係及俄烏衝突等地緣局勢限制。根據內部不同估值模型的綜合分析,光大證券國際預期2023年恒指有機會上試23,000點水平,此水平對應2023年預期市盈率約相當於過去5年均值;科指對應全年目標為4,600點,而內地上證指數全年的目標為3,500點。

另一方面,在預期息率上行放緩帶來估值修復機會、內地優化疫情防控促進經濟,以及市場重新關注個股基本面等情況下,投資者於2023年不妨重點留意科技、內需、航空及收息股等四大板塊。科技、內需及航空業均能受惠於疫情及經濟逐步改善,而收息股則以穩健財務及現金流提供防守作用。

投資入門|外匯:各外幣宜逢低吸納

美匯指數於2022年的強勢主要受債息、避險及指數成份貨幣偏弱帶動。由於近日美國通脹數據出現見頂回落徵兆,意味聯儲局繼續大幅加息的理據開始減弱

投資入門|預期美匯指數已於115見頂

光大證券國際環球巿場及外匯策略師黃俊能認為:「聯儲局於2023年的加息步伐預期將明顯放緩,甚或於第一季後停止加息,債息將因而受壓。減慢加息將降低對經濟的負面影響,並紓緩巿場避險情緒。技術上,美匯指數近日一舉下破長期上升軌道,失守100天線(109.07)及黃金比率0.236(108.74)等重要支持位置,中期下降趨勢或已形成,相信已失去再測試2022年高位動力。預期美匯指數已於115見頂,下方支持水平位於90位置。

美元見頂回調為外幣交易帶來機會,受惠於國家內部政經情況改善、商品需求擴大及經濟復甦,個別外幣將或出現較為優秀表現,故此2023年可留意英鎊、澳元、紐元及人民幣,作為復甦概念部署。

投資入門|英鎊或追落後

英國於2022年第三季已踏入經濟衰退,但相信英倫銀行將放慢加息步伐,避免經濟陷入深度衰退;加上辛偉誠新政府於中期預算推出多項支持經濟方案,並以開源節流方式減輕困擾英國多年的財赤問題,消除英國於本年面對的政經不確定因素,為英鎊帶來追落後機會。預期英鎊兌美元下方支持見於1.14,在2023年有望重上1.3或以上水平

投資入門|預期澳元兌美元於0.62見較大支持

澳洲儲備銀行早於2022年10月開始下調加息幅度至0.25厘,為最早放寬貨幣政策的主要央行。雖然難免令澳元在息差上較受壓,但卻可紓緩對經濟的壓力,平衡經濟增長和抑制通脹之間的衝突,為澳元反彈創造條件。加上澳元對環球經濟敏感度較高,儘管2023年初期難免仍存在壓力,但相信後期經濟將出現較明朗方向,帶動澳元表現。預期澳元兌美元於0.62見較大支持,明年目標為0.75或以上水平

投資入門|紐元兌美有條件上0.68

新冠疫情雖仍存在,但已無阻復常之路,世界各國已陸續解除防疫封鎖措施,人員及貨物往來續漸增加,預期屬外向型經濟體的紐西蘭將受旅遊業復甦及貿易帶動,突出其經濟狀況。加上紐西蘭在扣除通脹之後,實質利率表現較主要國家為高,為紐元帶來吸引力,預期紐元兌美元於0.55已築雙底,將有條件測試0.68或以上水平

投資入門|預期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區間約為6.35 – 7.35

光大證券國際預期2023年初聯儲局仍會維持緊縮貨幣政策,市場對經濟下行的擔憂將對人民幣構成一定壓力,但相信聯儲局將於年內改變政策,令中美貨幣政策差異顯著收窄,同時令經濟下行壓力得到紓緩,有利人民幣於後市表現。中央政府支持經濟的方針一向貫徹始終,縱使受複雜多變的外圍環境影響,但相比其他國家其穩定政策能為經濟帶來韌性,亦有助資金回流,支持經濟及人民幣後巿表現,預期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區間約為6.35 – 7.35

更多投資入門內容

投資入門|施羅德2023年10大預測:減持美元、對比新興市場較看好中港股票

投資入門|大和睇恒指22,500點 vs 大摩最牛睇24,500點|薦一類股增持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