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工作職場調查】混合工作模式已成職場大勢所趨,就連新世界集團也將試行4.5天工作周,當中就包括一日在家工作。根據全球最大靈活辦公空間供應商IWG調查,76%受訪大灣區上班族更願意應徵提供靈活或混合工作的職位,超過半數求職者更傾向於長期靈活工作多於加薪一成。

職場調查|靈活工作為首要條件

IWG委託進行一項針對大灣區2,000名上班族的調查以了解後疫情時代對混合工作的需求,發現疫情已徹底改變了人們對工作方式和地點的取態,求職者現今更視靈活性為工作的首要條件:

  • 76%的受訪者更願意應徵提供靈活或混合工作的職位。
  • 超過半數(51%)的求職者更傾向於長期靈活工作多於加薪一成
  • 七成的受訪者認為混合工作有助於他們更有效地管理工作時間。
  • 64%的受訪者對靈活工作感到更加滿意。

職場調查|一致傾向從事通勤時間較短的工作

混合工作所帶來的眾多好處令上班族對越趨偏好此模式,近三分之二 (64%) 受訪者表示此模式為日程安排增添了靈活性,而超過六成(63%)亦指出減少通勤時間是其最大優勢。此外,幾乎所有(95%)求職者一致傾向從事通勤時間較短的工作,反映他們越來越希望在所位處的社區裡靈活工作。除了能夠顯著改善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外,混合工作亦證實有助企業降低成本及最大程度地提升生產力,同時實現企業 ESG 目標。

職場調查|帶來可持續工作生活

IWG香港及大灣區區域經理Paul MacAndrew表示,所有跡象都顯示混合工作模式正更被廣為採納,世界各地企業逐漸意識到此舉能為員工福祉、地球環境和公司利潤帶來多方面好處。

混合工作模式成為全球新趨勢,繼較早時有研究指可為公司慳錢後,原來對於因減少通勤而帶來的可持續工作生活都有好處,根據全球最大靈活辦公空間供應商IWG較早前研究,當中發現打工一族減通勤可達更可持續的工作生活方式。

職場調查|有逾7成員工感減少通勤助舒緩氣候危機

IWG是次針對英國富時250(FTSE 250)企業和員工的研究,由於混合工作模式可讓員工花較少時間通勤至市中心總部辦公室,他們可把時間進行分配,亦籍此減低碳排放量。調查中發現有76%受訪員工認為減少通勤可有助舒緩氣候危機,66%則表示能夠為工作生活增加可持續性。

該機構又指,自疫情開始初期,由於人們大多時間都於家內,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四分之一。

相關文章:職場調查:55%女性指混合工作有助事業發展!一半人寧願辭職都不想返足5天辦公室

職場調查|有8成香港打工仔希望遙距工作

事實上,IWG於調查中發現,有45%英國員工每星期比以往通勤少了三天,有55%每星期減少通勤兩天,45%則拒絕回到每週五天通勤模式。

對於香港打工仔而言,IWG指於新常態下,則有80%員工希望每星期至少有一天可遙距工作。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職場調查|大部分受訪者認同混合工作

該機構又指出,由於生活成本漸高,對於上班族而言控制通勤成本為最重要誘因,調查中有44%受訪者均表示,節省開支是削減通勤時間的其中一個主因。

對於混合工作模式,更有84%認同該模式是減低通勤的最佳方案,有48%指這代表他們可為保護地球環境出一分力。不過卻有49%員工擔心老闆期望他們更常通勤。

職場調查|有近7成僱主認為減少通勤

雖然有員工就擔心有僱主會期望更常通勤,不過調查中亦指出有69%企業領袖指出,讓職員減少日常通勤是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一環。

有78%企業領袖表示公司致力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而調查中:

  • 有69%受訪者相信員工毋須長途通勤可以促使企業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
  • 有77%肯定混合工作模式有助減低碳排放量
  • 另外有38%領袖認為企業受惠於減少通勤而節省水電及寫字樓租金

職場調查|混合工作模式的最佳效果

對於混合工作模式,從上述調查可見,香港打工仔都希望遙距工作,那麼是否完全不回辦公室工作就最好?哈佛商學院據了解較早時則發表新研究所示,大約一至兩日於辦公室工作,不論為員工還是企業都是最佳效果。

相關文章:職場攻略・WFH 2022|IWG料混合工作成趨勢|每員工可節省11,000美元|5大注意:招才不只靠福利

職場調查|哈佛研究:返1-2日office最好

整項研究於2020年進行,並分為3個程度的在家工作及辦公室工作作測試,並發現中間程度的群組,大約花23-40%於辦公室內的員工表現最好,研究人員指,大約即是平均一星期有1至2日於辦公室工作。

相關文章:職場調查|NUS:與動物一齊工作、可加強團隊同情心|80%管理層事業成功靠養寵物

職場調查|助企業慳逾8萬港元

混合工作模式其實並非只對員工有利,IWG創辦人及行政總裁Mark Dixon於報告中亦提到,有助企業就每位員工計每年節省超過86,000港元。而企業更可透過該模式從而減少碳足跡以及增加靈活性。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