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經過疫情不少人都會體會到理財的重要性,但是原來20歲、30歲及40歲的理財方法都有所不同。有見及此,《香港財經時報》整合了20歲、30歲及40歲的理財方法,而且更會介紹適合一個各歲數都可參考的「100法則」,作參考去決定投資比例。

理財方法:不同階段有不同目標

根據美國財經新聞頻道CNBC報道,Intuit貨幣專家兼Mint.com的Kimmie Greene表示,理財是有了目標之後,再想一個可以實行的儲蓄計劃,然後執行。

她認為,不同歲數亦有不同的目標,因理財方法亦有所不同。如:20多歲的年輕人可以思考如何選擇未來的生活方式。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後,再制定一個適合自己且能實行的計劃,最後就按著計劃逐步實踐。

要建立穩固財務基礎 儲起工資25%

Kimmie Greene提到,年輕人除了活在當下之外,更重要的是裝備自己,好好利用20多歲這段時間,為自己建立穩固的財務基礎更重要。

有見及此,她提到專家建議年輕人儲起工資的25%。有人會覺得儲起25%工資很多,但事實上,這筆儲蓄除了要留作現金儲蓄,另外亦是應急基金、投資本金,甚至是準備退休的儲蓄等。

要養成每月儲蓄習慣

如果年輕人遵循25%儲蓄法則,那在住屋、水電費、手機賬單、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就不能用多於工資的75%。

因儲蓄習慣不是一日可以練成,25%儲蓄法則的重點,是讓人們慢慢養成每月儲蓄習慣。

調查: 理想退休後每月使費平均需48%退休前入息|30歲、40歲、50歲...儲蓄目標一覽

30歲前養成儲蓄習慣

另外,台灣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王麗文提及到,30歲前先要養成儲蓄習慣,可先以短期目標為首要選擇。

因此可選擇約束力較高的工具入門,如:零存整付、ETF定期定額,或是儲蓄險等,建立起長期、規律的儲蓄習慣。

50後日本打工仔無投資唔買保險!靠「減法生活」佛系儲錢提早10年退休

30歲時分拆儲錢計劃

王麗文指出,到了30歲時擔負更多責任,因要結婚、買車、買房等等,所以要能有突發性支出。

有見及此,她建議儲蓄分為不同單位,例如:每月1萬元可拆成各5000元,有時需求時可先動用一部分,以免整套存錢計劃都泡湯

理財方法:銀行賬戶理財法「High-5 Banking Method」簡易實用地累積財富

40歲開始規劃退休資金

40歲時支出逐漸穩定,因此便要開始規劃退休資金。因此要想想自己要過甚麼樣的退休生活,同步提高儲蓄力道度,找尋更多投資方式。資金到一定金額後,也可尋求專人理財。

麻省理工教授花15年時間研究!發現5個貧窮根源!看看你有否潛力做有錢人

理財方法:以「100法則」制定投資部署策略

另外,不少專家提到,其實投資者愈早開始投資,複息效應的成效便愈顯著,雖然年輕人投資本金不多,但透過投資定期賺取利息,利息再加上本金再生息,可產生「利疊利」的雪球效應。

有見及此,可以參考一個比較常見的投資部署 「100法則」,因「100法則」按年齡去制定投資部署策略。

用100減去自己的實際年齡 決定資產分配

「100法則」是一種相對簡單及較易理解的資產配置方法,我們用100減去自己的實際年齡,從而決定資產分配的百分比。例如: 當你25歲時,就可以考慮將75%的資產投放在較高風險的理財工具上,包括股票或股票基金等,25%則配置到穩健的固定收益資產或是現金方面。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年紀越輕可投放更多 於風險較高的資產

根據理財方法,年紀越輕,可以投放多些資金於風險較高的資產;相反地,年紀越長,就應該投放較少資金於風險高的資產。

初入職場的打工仔普遍為30歲以下,據「100法則」所定的投資策略可較進取,分配約70%收入用作高風險投資。 例如:將70%收入用作股票、貴金屬及外匯期貨等高風險的投資。

惟要視乎個人的風險取向

要注意的是,「100法則」的理財方法,是一個調整資產配置和分散投資風險的好開始。不過法則歸法則,投資多少於高風險資產,除了看年齡以外,還要視乎個人的風險取向以及市場實際情況。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