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方法|花錢容易儲錢難!儲蓄的重要性相信不用再多提,對於年輕人來說,及早展開儲蓄之旅意味著你的資金有更多時間開始滾動獲利。不過儲蓄知易行難,《Forbes》總結了個人理財專家和財經主持人的保寶意見,整合了以下19個有效理財方法:減少訂閱、延遲消費等!原來你同我都做到。

理財方法(1)堅持淡季才旅行

想聖誕節去北海道?暑假去歐美?只要堅持淡季才旅行,你就可以節省一筆酒店和機票的費用。

理財方法(2)使用二手買賣平台

有部分可二手使用的東西,不妨善用二手平台去交易買賣,除了節省金錢之外,亦都可以成為你額外收入來源,例如某用戶賣得過分便宜,你可以購買後轉手獲利。

更多內容:理財方法|儲蓄只是理財第一步!只懂節儉已過時!8招佛系財富累積法

理財方法(3)網購看準折扣優惠

不少人有網購的習慣,除了可以留意那些信用卡購買有優惠、較多現金回賺外,都可以看準優惠期才下單購物,尤其是旅行機票方面,價錢真的可以差很遠。

理財方法(4)留意電費開支

隨著季度轉變,冬季開暖氣、夏季開冷氣,費用日積月累下都是一筆不少的開支。可以的話,盡量用其他方法代替,例如開風扇、開窗。

更多內容:理財方法|金錢令人快樂?哈佛研究:花更多時間用餐、學懂拒絕等!6件事比有錢更開心

理財方法(5)延遲消費

對於一些特定的日子,你可以看準機會大筆購入需要的用品去節省金錢,例如你知道未來超市會有大特價,你常飲的飲品有折扣,你便可以忍手直到優惠期,一次過購買數月的份量來節省總開支。

理財方法(6)減少訂閱服務

訂閱服務是一個消費者陷阱,因為公司能每月從你的口袋中掏出較少的月費,而你慢慢便會不在意,即使你沒有使用他們的服務也不會取消,因此,你需要審視你的訂閱服務,取消不常用的。

理財方法(7)善用圖書館免費閱讀

圖書館的免費借書服務顯然被年輕一代遺忘,年輕人寧願買新書甚至網上讀物、電子書。

理財方法(8)轉季時份出擊購物

當你有想要購買的物品時,請思考他有沒有季節性,例如衣物,在剛步入春季,長袖衫會更便宜。

更多內容:理財方法|有錢人的8個日常:每天30分鐘有氧運動、早起等!你有幾多致富習慣

理財方法(9)銀行開戶前比較服務

開設銀行戶口前要攸足功課貨比三家,由服務費用到存款利率逐一比較,找出最令幫你增值財富的銀行。

理財方法(10)比較信用卡回贈

與銀行戶口一樣,你要清楚知道不同信用卡的優點,只開設回贈率最高的信用卡。在確保你會每月還清卡數的前題下,開設不用信用卡針對不同情況,例如某張信用卡網購最好、某張與超市有合作等等。

理財方法(11)低息可借錢

借錢時利率當然是首要考量條件,即使你有足夠的金錢,低息時也不妨盡量貸款。最常見的便是學貸,其利率低更可分期還款,相對負擔十分細。

理財方法(12)服務到期續約談判

一些經常性的服務到期,如電話費、上網費、汽車保險,續約時可以「講價」。如對方沒有提供優惠,可考慮轉用新服務,因不少服務也提供新客戶優惠,手機網絡供應供更有轉台優惠,因此不要貪方便馬上續約。

理財方法(13)改變飲食

飲食雖然是必要開支,但把飲食簡單化,例如食更多蔬菜、減少食用高級牛肉等,甚至購買未經調味或加工的食材,也可節省一筆金錢。

理財方法(14)宅在家

外出和朋友去酒吧、用膳的娛樂開支也不容小覷,如情況許可,邀請朋友到家飲啤酒、自煮招呼朋友,一樣可以盡慶。

更多內容:理財方法|4個常用理財方法已過時!如50/30/20法則、60/40投資等|彭博薦4個破舊立新建議

理財方法(15)使用網絡學習

現在很多食譜都可以在網上找到,一些你平常用貴價購買的乳酪、雪糕其實都可以自學製作。

理財方法(16)自備餐具

不少餐廳也有提供自備器皿的優惠,除此之外也更方便你打包一些在外用膳食不完的東西,每日節省的即棄餐具和包裝不但可以幫助保護環境,也可節省少量金錢。

更多內容:理財方法|哈佛教授創523儲蓄法:繼續飲咖啡、網購!月入2萬元年儲45,600元

理財方法(17)設置兩個銀行戶口

當金錢太容易轉帳、出入都會令你不知不覺間習慣消費,因此做一些事來令消費變得「麻煩」都是一件好事,可以把主要戶口分成兩個,其中一個只提供最簡單的存款、提款功能。

理財方法(18)為自己的銀行帳戶改名

現在網上銀行十分方便,你每次打開App時或只會看見「Savings Account #495820」之類的提示,不妨把你的帳戶名稱設置成你的目標令你更有動力,例如「2039年賺夠辭職」,不要小看這些生活上給予的小動力。

理財方法(19)用一個月現金

在現今社會上,我們更普遍地使用電子支付,慢慢地就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開支,你可以每年挑選一個月,只使用現金作消費,如逼不得已要使用電子支付,請把同樣的現金放回儲蓄帳戶中,一個月後檢視你的開支,將有助你重新計劃理財。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