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伊利沙伯醫院一名42歲女新冠肺炎病人離世,是本港至今最年輕而且無長期病患的死者。有專家估計,這名女病人因自身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出現「細胞因子風暴」(Cytokine Storm),出現嚴重炎症導致器官受損並衰歇,最後死亡。究竟甚麼是「細胞因子風暴」?哪類人士出現風暴的風險較高?

免疫系統「打仗」時或無差別攻擊

引起新冠肺炎的冠狀病毒,不像細菌般可以用藥物殺死,主要依靠人類自身免疫系統消滅病毒。不過,在免疫系統「打仗」期間,有機會有部分免疫細胞失控,不論病毒還是健康的細胞,一律無差別攻擊他們,造成器官損傷甚至死亡。

免疫細胞發動攻擊引發炎症

新冠病毒之所以會引致病人肺炎,是因為病毒入侵人類呼吸系統後,體內免疫細胞偵測到病原體後立刻發動攻擊,令該處產生炎症反應,目的是為了擊退病原體,參與攻擊的包括「巨噬細胞」及「嗜中性白血球」兩種白血球。

巨噬細胞分泌細胞因子要求「增援」

嗜中性白血球一般會吞食入侵者,但如果對手數目太多,就會釋放出自己的網狀遺傳物質(DNA)黏住病菌,再由附在DNA的酶將其殺死及清除。至於巨噬細胞會吞噬和分解病原體與受感染細胞,並會分泌細胞因子(cytokine)引起發炎反應,要求更多白血球「增援」。

細胞因子包含不同激素,會用作刺激製造更多可阻止病毒複製的蛋白質,抑制病毒數量,也會令微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讓白血球援軍更容易抵達「戰場」,這時炎症反應會導致該處「紅、腫、痛、熱」。適當的發炎本來是好事,但如果免疫系統過度防禦而失控,就有可能發生非常恐怖的事情。

細胞因子風暴發生後形成惡性循環

細胞因子風暴發生後,因細胞因子增加血管通透性,血漿會滲入組織而造成肺積水,至於被召喚到現場的白血球又會不斷分泌細胞因子,召喚更多白血球,造成惡性循環,讓免疫系統無差別地攻擊病毒及健康細胞,讓肺泡嚴重損傷,病人出現氣促及呼吸困難。在更嚴重的情況下,炎症反應會擴散至全身,導致全身發炎(又稱敗血症),病人危殆甚至會死亡。

醫管局「HA Go」App推「遙距診症」 2間醫院病人優先試用 一文看清使用方法及須知

【新冠疫苗】 香港最快2021年1月有疫苗 4類群組優先接種 比較3款港府預購疫苗

類固醇對付細胞因子風暴 用量要取平衡

目前醫學界主要以類固醇減緩發炎及免疫反應,用來對付細胞因子風暴,但使用時亦有困難,因為要在控制發炎反應的同時,又不可以過分抑制免疫系統,否則病毒便會「無王管」。

年輕人免疫系統活躍 出現細胞因子風暴機會更高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大部分死亡患者都是年輕人,他們的死亡率高並非由流感病毒造成,而是因為免疫力太強。同樣將情況套用到新冠肺炎患者身上,雖然年輕人讓人感覺「身體強壯、容易恢復」,但同時他們的免疫系統較為活躍,所以出現細胞因子風暴的機會相對年長病人更高,身體狀況亦會轉差得更快更急,因此不應恃著自己較年輕,就對病毒放下戒心。

--------------------

經BusinessTimes申請uSMART盈立證券戶口,享買賣美股一世免佣,港服免平台費,認購新股、基金低至0手續費、送藍籌股票、Bowtie門診醫療福利。【詳情按此開戶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