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恒溫動物,我們的體溫一直穩定在某一區間;腋下體溫標準度數37℃,但生活中測量卻常少零點幾度……最近的研究發現:我們的體溫不到37℃,為甚麼呢?一些人還擔憂體溫降低會讓身體變差、壽命變短,又是真的麼?

 

終身節食減肥?日減30%卡路里攝取有利健康長壽!熱量限制5個副作用|健康基因

人類體溫集體降溫中

「每個人長大後學到的東西,就是我們的正常體溫為37°C,是錯誤的。」
朱莉·帕森內特博士

1851年,德國醫生C. A. Wunderlich在收集上百萬人的體溫資料後,統計出人類的人工腔(腋窩、腹股溝等)平均溫度為37℃。自然腔(口腔、胃、膀胱、直腸、陰道等)的溫度略高於此,不過無論哪種測法,只要體溫在36.2–37.5°C之間就是正常。而現在腋窩測溫能達到37℃的人非常少,這到底是現代人體溫降低了,還是19世紀的資料不准呢?

美國研究:正常體溫平均37℃過時了

今年初,一項美國的體溫研究給出答案。該研究在校正多項測量因素後確認:我們的體溫真的比19世紀的人低。從157年前至今,若將10歲視為一代,則鄰近的每二代人之間體溫都相差0.03℃。目前歐美國人的體溫平均值在36.4℃左右,37℃顯然過時了。

體溫降低的原因

學者普遍認為是環境溫度和公共衛生因素讓體溫發生了適應性變化。

1.「宜人」的環境溫度

你可能喜歡冬天多過夏天,愛冬泳多過溫泉,但你的身體不這麼想。身體最「舒服」的環境溫度叫熱中性區(TNZ),在該區,人體毋需花太多能量維持體溫,因此靜息代謝率最低,也最接近基礎代謝率。人類TNZ的劃分尚有爭議,大致在23至29℃之間。

夏季時,體溫有所上升,代謝因此輕微增加,但機體仍以散熱為主要訴求。秋冬季氣溫低於20℃時,機體嚴重依賴增強代謝、增加熱生成來維持體溫,以保證身體機能正常,因此寒冷環境對代謝率的影響(尤其是排除身體運動的靜息代謝率)遠大於炎熱環境。

一個世紀以來,物質條件大改善,冬季也有設備供暖,這讓晝夜溫差、四季溫差對溫度感受器的刺激不再明顯。人們處於TNZ環境的時間大幅增加,代謝率自然降低,體溫也隨之下降。

2.公共衞生改善和健康水準提高

健康水平提高也能降低平均體溫。在37℃被定義為「標準體溫」的年代,人們飽受傳染病困擾,如結核病使當時2至3%的人口體溫上升了0.19℃,但又未算發燒。歐美國家自工業革命以來,受益於疫苗、抗生素和衞生條件改善,常見傳染病被顯著遏制,人均體溫下降合情合理。

除了感染,機體慢性炎症減少也是體溫下降的原因。慢性炎症比感染、發燒伴隨的發炎強度低,但同樣有害,且可加速衰老、引發代謝病和老年病,是健康的隱形殺手。得益於阿司匹林、他汀等心血管防治藥物的普及和食物質素的提升,發達國家炎症指數異常者數量、慢性炎症嚴重程度均呈下降之勢,例如美國人的C-反應蛋白(慢性炎症標誌物)的異常概率,就從1999年的36.7%下降到如今的32%。但反觀經濟、醫療都不算發達的巴基斯坦,其健康志願者的平均體溫顯著高於美國人,但很接近1851年的「金標準」,37℃。

體溫低-機制解讀:炎症與體溫升高-香港財經時報-HKBT
圖片:作者提供
機制解讀:炎症與體溫升高

具備炎性效應的細胞因數(IL-1、IL-6、腫瘤壞死因數等)可促進PGE2(前列腺素E2,主要的致熱介質)生成,PGE2穿過血腦屏障,進入下丘腦(體溫指揮官)引起體溫提升。

體溫降低的後果

體溫降低是人們生活環境變好、醫療水平提高的表現,本是讓人欣慰的,可是最近有些文章指「體溫降低將導致免疫怠惰,患病率增大」,嚇了很多讀者一跳。這類文章常指「體溫每升高1℃,代謝率增加10%;體溫升高1至4℃,固有免疫、適應性免疫全線增強;40℃能抑制脊髓灰質炎病毒在細胞中的複製速率至1/200」等。

這些數字有理有據、出自頂刊,但實際截取於「發燒時的免疫應答」相關論文。偽科普用緊急應對感染的高溫需求去評估日常體溫基線,是不科學的。

「體溫降低=病痛、短命」觀念不可取

拋開斷章取義的「佐證」,「體溫降低=病痛、短命」觀念本身也不可取。首先,無證據表明體溫下降導致免疫力一代不如一代。其次大量動物研究已證明體溫降低可使牠們例如線蟲、輪蟲、魚、蠑螈、小鼠等,活得更長久。

在分子生物學層面,低體溫通過GH/IGF-1、FOXO等壽命信號影響健康狀態和壽命;較低體溫也是較低代謝率的反映,低代謝率有助減少損傷分子堆積、降低突變,有助長壽。

不僅動物研究和經典理論支持低體溫有益,著名雜誌The BMJ也報導了人類體溫與疾病、死亡率的關聯。

  •  某些疾病影響體溫,例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可能造成低體溫(0.013, P=0.01);亞臨床感染、風濕性疾病、癌症(0.020, P<0.001)可造成高體溫,這或許源自癌症本身的代謝需求,也可能來自免疫反應。
  • 不能以疾病、種族、年齡等因素解釋的體溫差異預測死亡:溫度每升高0.149℃(1個SD標準差),一年死亡率增加8.4%(P=0.014)。

該研究尚有待延伸討論;更高體溫指示更高死亡率,不代表體溫就是壽命的尺子,也可能是它反映某種當下不能確診的疾病,是否有更多潛在病理解釋個體間的體溫差異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說完這些,就體溫降低的好處,大家又會問:「怎麼才能比別人降更多體溫啊?」答案是熱量限制和長期適度有氧運動是顯著降體溫方法。

你測體溫的方式對嗎?

一旦開始降體溫計劃,測量就變得重要起來。經常有讀者問:「我的體溫還不到36℃,難道是天生長命?」其實,這類讀者若沒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話,大概是用錯了體溫計。而從不同部位測體溫,準確性大不相同,例如腋窩、額頭極容易被氣流影響,35度幾的「長壽溫度」常出自這兩種測法。下表列出不同部位測體溫的準確性和優缺點。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8個測體溫方法優缺點

測量位置 優點 缺點
前額 方便 非常不準
腋窩 方便、便宜、
新生兒腋窩温度接近核心體溫、
可用於排查體溫過低
由於暴露空氣、
汗液分泌、
對兒童成人而言都不準
口腔 方便、便宜 測出溫度核心體溫偏低
(受口腔空氣、液體、放置位置干擾)
鼓膜 方便迅速、
讀數接近核心體溫,比口腔準;
在兒童和成人中,準確可信
耳道中的空氣和耵聹會影響準確性

(脈搏外)
兒童易使用,
與其他無創測量,準確性高
5歲以下兒童,
發熱的成人,準確性較低
直腸 穩定狀態下測量所得最近核心溫度;
最可靠的勞累中暑評估方法
不舒服、相對核心體溫變化較慢、
不利於排查肝臟和腦部發熱、
糞便傳播病原體的風險、
偶爾造成直腸損傷
膀胱 有效指示核心體溫、
用於手術中、
手術後排查體溫過低
需要插入膀胱導管、
體外循環期間核心溫度變化緩慢
肺動脈 最準確的核心測量位點 需要有創肺動脈導管

長期、定期、定時記錄體溫是個好習慣,可及早發現自身的變化。下圖為季節、時刻對體溫的影響規律,是不是很神奇?季節造成體溫輕微波動,可能與戶外溫度、日照有關;而一天內的體溫波動,在排除鍛鍊的情況下,主要受生物鐘、內分泌水準振盪影響。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編按:專欄作者王駿教授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取得分子生物學博士,199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1999年升任生物化學系教授。主攻分子生物學、酶工程和生物合成。 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和香港等地的大學、政府部門、生物技術公司從事生物技術研究 與開發和工業化生產逾四十年,是八十餘項專利的發明人/或發明人之一,香港首位創新科 技講座教授。王駿教授的社會兼職包括阿里巴巴創業大賽評委、HKX創業平臺導師、香港政 府創新及科技基金評審委員。 王駿教授領導的基因港科研團隊包括了三十餘位遺傳學、蛋白質工程、生物化學、工業發酵、信息工程等多個領域的科學家。

作者簡介:王駿教授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取得分子生物學博士,1992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1999年升任生物化學系教授。主攻分子生物學、酶工程和生物合成。 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和香港等地的大學、政府部門、生物技術公司從事生物技術研究 與開發和工業化生產逾四十年,是八十餘項專利的發明人/或發明人之一,香港首位創新科 技講座教授。王駿教授的社會兼職包括阿里巴巴創業大賽評委、HKX創業平臺導師、香港政 府創新及科技基金評審委員。 王駿教授領導的基因港科研團隊包括了三十餘位遺傳學、蛋白質工程、生物化學、工業發酵、信息工程等多個領域的科學家。

免責聲明: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