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香港天文台今日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天文台最新公布特別天氣提示,天氣極端酷熱及高溫天氣持續!提醒市民要留意身體健康狀況,多補充水分及做足防暑措施。預防中暑要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萬一真的中暑,會有何症狀?中署熱衰竭有何分別?急救又有何禁忌要知?即睇!《香港財經時報》教你6個預防中暑及解決方法! 

天文台酷熱天氣警告生效 

端午節尚未到來,但香港天氣已變得非常炎熱。天文台本港地區天氣預報表示,颱風瑪娃的外圍下沉氣流為廣東帶來極端酷熱的天氣。正午時分,新界氣溫普遍上升至35度左右。預料下午部分時間有陽光,天氣極端酷熱,最高氣溫35度左右。

外出繼續戴口罩 户外活動要小心中暑

社會雖日漸復常,但外出時仍有不少市民繼續戴口罩,户外活動時更要小心中暑。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提醒市民,進行消耗體力的戶外活動時,應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例如咖啡和茶,以及酒精類飲品,以免增加水分經泌尿系統流失的速度。

4類人最容易中暑

部份人士會較易中暑,因為他們的身體機能較慢,例如:

  • 小童
  • 長者
  • 長期病患者(如心臟病或高血壓)
  • 過胖人士

健康生活|中暑種類+成因+症狀

人的體溫一般維持於攝氏36至38度之間。在酷熱環境下,身體機能會自動調節來降溫,例如毛孔擴張、增加排汗和呼吸次數。但當環境溫度過高,生理調節不足以有效控制體溫時,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中暑:

中暑種類 中暑成因 中暑症狀
熱暈厥 高溫會致皮膚表面血管擴張,
使供應大腦及身體各部分的
血液減少引致暈厥。

暈眩

皮膚濕冷

脈搏減弱

熱痙攣 勞動時大量出汗會消耗體內鹽份,
如只補充水入便會引致熱痙攣。

持續1至3分鐘肌肉抽搐疼痛

熱衰竭 因大量出汗及嚴重脫水,
引致身體流失大量水份及鹽份,
影響心臟及血管功能。 

非常口渴、疲倦、四肢乏力

噁心、頭痛

暈眩或短暫神智不清

皮膚濕冷、面色蒼白

脈搏急速及微弱

中暑高熱 長時間處身酷熱環境中,
令體內熱量不斷累積,
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內
負責控制體溫的功能失調。 

逐漸減少或停止出汗、皮膚變乾燥、
灸熱、脈搏急速及微弱、呼吸加快

暈眩、神智混亂甚至不醒人事

或出現痙攣

體溫可達攝氏41度

預防中暑方法 保持通爽涼快最重要

出外進行戶外活動想預防中暑,除了可以留意天文台有沒有發出酷熱天氣警告,亦要做足以下措施:

  1. 穿着淺色和通爽的衣物,以減少身體吸熱,並方便排汗及散熱。
  2. 帶備並補充足夠的水,以防脫水。
  3. 避免喝含咖啡因(例如:茶或咖啡)或酒精的飲品,因這些飲品會加速身體水分透過泌尿系統流失。
  4. 避免進行劇烈運動或作長程的登山或遠足等活動,因高溫、出汗和疲勞都會額外消耗體力。
  5. 最好安排在早上或下午較後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
  6. 在室內活動時,應儘量打開窗戶及以風扇或空氣調節系統保持室內通爽涼快,避免在潮濕悶熱的環境下進行劇烈運動。
  7. 調整工作安排,在較涼快的時段工作。如必須在炎熱環境下工作,儘可能在工作地點加設遮蔭,配以循序漸進的工作速度,並於定時在涼快處休息,讓體力回復。
  8. 不應留在停泊的汽車內。

中暑急救2大禁忌

根據職業安全健康局,若發現任何人有中暑徵狀,應即時為患者提供適當的急救。但千萬不要做以下兩件事:

  • 使用酒精為患者抹身降溫
  • 在未回復完全清醒時讓患者飲食

這樣做會令中暑人士更加危險,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要先將患者移到有遮蔭、陰涼通風的地方,儘快降低患者體溫,可以用冷水或濕毛巾為患者抹身,讓水份揮發協助身體散熱,可以的話開啟小風扇為中暑人士降溫。

飲用含鹽份飲料補充水份

若患者仍然清醒,可給予患者含鹽份飲料飲用,以補充失去的水份及鹽份。但若患者情況未有好轉甚至失去知覺,應將患者置於復原臥式,保持氣道暢通,並能盡快致電999將中暑人士送院。等候救援時可幫患者脫去外衣或其它束縛物,以減低體溫。

更多健康生活及天氣相關內容

按此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