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經絡按揭轉介調查顯示,逾三分一未持物業受訪者考慮來年首次置業。該利料明年香港最優惠利率(P息)或重返加息周期前水平,按揭息率將降至3.25厘。交投回穩下,料現樓按揭谷底反彈,樓花按揭挑戰5年新高。
銀行按揭業務取態「先緊後鬆」
2024年樓按市場的變化猶如坐上「過山車」,由年初政府全面撤辣,物業交投即時反彈,惟經濟復甦速度遜預期,交投於年中逐步回落,到9月份港美開展減息周期,加上施政報告多項樓按放寬措施再度帶動交投回升。另外,銀行按揭業務取態亦「先緊後鬆」,下半年更減息3次,使現時按息降至3.5厘,加上政府將按揭逆周期措施恢復至2009年的水平,業主供樓負擔減輕,置業人士入市門檻亦有所降低。經絡按揭轉介進行「2024年十大樓按新聞選舉及來年置業意向調查」,並對2025年樓按市場作出前瞻及分析。
「2024年十大樓按新聞選舉」結果
自2003年起,經絡按揭轉介均於每年舉辦「十大樓按新聞選舉」,藉此了解香港市民最關心的樓按議題,今年成功透過網上訪問了700位受訪者,挑選出他們認為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本港樓按新聞。
結果顯示,「施政報告宣佈所有物業按揭成數上限劃一為七成」成最多人投選的按揭新聞,佔總投票人數達22.1%;其次「銀行連番減息 新造按揭息率跌穿4厘」成第二位,佔整體19.3%;至於「財政預算案全面撤辣 撤按揭壓力測試要求」則佔整體12.6%,排名第三位。
申請按揭最重要考量:「按揭成數」、「按揭息率」、「入息要求」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按揭成數」、「按揭息率」以及「入息要求」均為置業人士申請按揭時最重要的考量,而該3項因素會直接影響買家能否成功申請按揭,以及日後的供樓開支,因此今年選舉排行榜前三名亦全是關於該3項因素的新聞。
「2025年置業意向調查」
經絡按揭轉介同時向上述受訪市民了解來年置業意向取態,當中逾三分之二為現有業主,其餘則為未有置業的人士。在整體受訪市民中,逾8成半(85.9%)表示來年入市或投資部署取態將保持審慎。另有逾6成(61.6%)表示,政府年内多番「減辣」措施對樓按市場有正面作用。曹認為,政府「減辣」有助樓市平穩發展,但本港經濟尚未完全復蘇,整體大環境仍存在不穩定性,故市民置業態度偏向審慎。
逾6成半業主認為現時按揭息率屬於合理及可負擔水平
持有物業市民中,逾8成半(85.7%)仍有按揭在身,當中逾6成半(65.8%)認為現時按揭息率屬於合理及可負擔水平,另外近8成(77.4%)不會考慮加按套現或轉按,主要原因包括「沒有加按或轉按需要」(34.6%)、「銀行按揭現金回贈不多」(24.2%)、「按揭息率仍然高企」(21.1%)及「樓價下跌,擔心估價不足」(20.1%)。
逾一成半受訪業主計劃來年換樓
來年置業部署方面,持有物業市民中,逾7成(70.2%)為「靜觀其變或先按兵不動」,其次為「考慮換樓」,佔15.9%。考慮換樓的市民中,近3成(28.3%)投選「樓價下跌,趁低換樓」為換樓誘因,其次為「家庭需要」佔25.2%,「改善居住環境」則佔21.4%。此外,逾7成(71.4%)考慮換購二手物業,一手物業佔28.6%。逾5成(51.9%)心儀600萬以上至1,000萬元物業,近6成半(64.9%)會承造高成數按揭。
逾三分一未持有物業受訪者計劃來年首次置業
沒有持有物業市民中,逾5成(52.3%)來年置業部署為「靜觀其變或先按兵不動」,其次為「考慮置業」佔36%,租樓則佔11.7%。考慮置業的市民中,逾9成(92.9%)是作自用,近4成(39.6%)投選「樓價下跌,趁低吸納」為主要置業誘因,其次為「磚頭保值」佔18.1%,「息口回落」則佔14.6%。此外,逾5成(52.1%)考慮購入二手物業,一手物業佔45.1%,海外物業則佔2.8%。逾6成半(66.2%)心儀樓價600萬元或以下物業,逾7成(73.2%)會承造高成數按揭。
近4成受訪者料來年樓價平穩
展望2025年,近4成(37.6%)受訪者認為樓價走勢相對平穩及保持5%上落的幅度,逾2成半(26.3%)認為樓價會下跌5%至10%。另外,近3成(27.4%)最擔心來年本港經濟影響樓按市場發展;其次為樓價持續下跌使負資產宗數增加(22.6%)以及環球經濟衰退(21.8%)。
曹德明表示,從調查結果中可見,普遍市民對來年樓市發展看法偏向審慎及靜觀其變,但未見如市場部份人士預測大跌的看法,逾三分一未持有物業的市民更有意於明年首次入市,顯示樓市剛性需求仍然存在。而不論是有意首次置業的人或是有意換樓的業主,均認為現時樓價下跌是一個好時機趁低吸納,事實上現時息口已跌至合理水平,配合政府全面撤辣及放寬樓按等一系列措施,協助置業人士更易上車,相信以上因素將帶動樓市進一步復蘇,料來年樓市將平穩發展。
料港P降至加息周期前水平、實際按息降至3.25厘水平
2025年樓按市場前瞻方面,美國最新11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2.7%,核心CPI按年維持3.3%,雖然仍為市場預期,但面對美國侯任總統的政策不確定性,美聯儲來年或會減慢減息步伐,估計美聯儲視乎未來通脹、金融市場以及勞動力市場走勢,明年仍至少有2次減息機會,基準利率將下調至3.75厘至4厘區間,即降至中性利率水平。
香港方面,曹德明預計本港一個月拆息或反覆徘徊4厘水平,而本港銀行視乎港美息口走勢、經濟環境以及自身策略,不排除繼續減息,最優惠利率(P)亦有機會於明年年底前降至加息周期前的水平,實際新造按揭息率將降至3.25厘水平,即為2023年以來的低位。
樓市交投回穩:料現樓按揭谷底反彈、樓花按揭大增逾4成挑戰5年新高
今年首11個月現樓按揭宗數為46,336宗;樓花按揭宗數則為3,865宗,曹德明預計整年現樓及樓花按揭宗數分別達50,000宗及4,200宗水平,現樓按揭將創有紀錄以來的年度新低,樓花按揭則按年大增逾1.6倍。曹表示,現時按息回落至合理水平,樓價亦有顯著回調,如明年經濟進一步復甦,將有助增加用家及投資者信心及加快入市步伐,交投將逐步回穩,現樓按揭亦有望谷底反彈,料全年宗數將回升1成至55,000宗;另外,來年一手將繼續主導市場,而受惠政府放寬多項樓花按揭措施,今年首次推售的樓花新盤中,約6成買家選用即供付款方法,選用即供付款的佔比將穩步上揚,料樓花按揭宗數有望上試6,000宗水平,即按年升逾4成,挑戰近5年新高。
樓價回落:轉按誘因未有大增、料轉按數字低位橫行
今年上半年受高息環境影響,資金成本持續高企情況下,銀行曾收緊按揭步伐及相關優惠,加上樓價回軟,銀行估價趨向審慎,使轉按數字大幅萎縮,今年首10個月轉按金額及宗數為256.71億元及6,227宗,曹德明預計整年的轉按金額及宗數達300億元及7,200宗水平,按年大跌69.6%及66.3%。雖然今年年尾個別銀行重啟轉按現金回贈,息口亦有所回落,但樓價由2021年歷史高位回落逾2成半,早幾年前大部份買家透過高成數按揭上會,如現時想轉按,大機會面對估價不足問題,加上銀行轉按現金回贈仍然偏低,未誘發到業主的轉按意欲,轉按誘因未有大增的情況下,主要由少量加按套現、除名及發展商高成數按揭轉按慳息的業主作支撐,料明年的轉按金額及宗數將繼續低位橫行,維持300億元及7,200宗水平。
樓市交投回穩:料新取用住宅按揭數字恢復正增長
今年住宅按揭受樓市交投下跌以及轉按市場大幅萎縮影響,數字按年大幅下跌,根據金管局數據顯示,今年首10個月的新取用住宅按揭金額及宗數為1,519.96億元及33,884宗,曹德明預計今年整年新取用住宅按揭金額及宗數達1,900億元及42,000宗水平,宗數將創有紀錄以來的年度新低。曹德明表示,明年息口或繼續回落,政府最新樓按政策以及人才計劃的效果亦將逐漸浮現,料樓市交投將逐步回穩,預計明年新取用住宅按揭將恢復正增長,金額及宗數回升至約2,050億元及45,000宗水平。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