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0388.HK)就建議下調香港證券市場股票最低上落價位刊發諮詢總結。經仔細考慮市場人士的回應意見後,港交所決定按原定計劃,分兩階段下調適用證券的最低上落價位。為確保市場有充足時間作準備,第一階段將於2025年年中實施;在檢討第一階段的實施情況後,第二階段預計於2026年年中推出。《香港財經時報》訪問專家,對投資者及388影響全面分析。
港交所:分兩階段下調股票最低上落價位
港交所接獲110份來自廣泛界別市場參與者的非重複回應意見。諮詢建議分兩階段下調股票、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及其他適用證券( 不包括交易所買賣產品(ETP)、債券、交易所買賣期權(ETO)及結構性產品)的最低上落價位獲大多數回應人士表示支持,而支持建議的回應亦代表了現貨市場的大多數成交額,下調適用證券的最低上落價位內容如下:
落實過程
- 分兩階段將適用證券的最低上落價位下調50%至60%,從而降低整體交易成本及提升流動性
- 2025年年中實施第一階段;在檢討第一階段的實施情況後,第二階段預計於2026年年中落實
- 股份交收費用結構、買賣盤輸入限價及單一股票期權莊家的責任亦將調整
適用證券的價位表變動
|
價格範圍 |
原有最低上落價位 |
新的最低上落價位 |
第一階段 |
10元至20元 |
0.020元 |
0.010元(-50%) |
20元至50元 |
0.050元 |
0.020元(-60%) |
|
第二階段 |
0.5元至10元 |
0.010元 |
0.005元(-50%) |
降低市場整體交易成本
香港交易所集團副行政總裁、聯席營運總監及市場聯席主管姚嘉仁表示,港交所致力透過推出不同的市場微結構提升措施,以增加香港市場的活力及流動性。今次能在下調最低上落價位的改革路上邁出重要的一步,降低市場整體交易成本,也提升價格發現流程效率。
最低上落價位是在交易所買賣的證券的最小價格變動單位,決定了交易容許的最小買賣價差,而下調最低上落價位有機會令每單交易分拆成多宗較細的交易。
計劃修訂股份交收收費結構
為確保收窄買賣上落價位的措施順利落實,及令市場的交易成本與現時維持相若,港交所計劃修訂股份交收收費結構,取消現行的最低及最高股份交收收費限額,並調整收費率。新的收費結構將更為公平、清晰,亦確保市場整體開支不會因而增加。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正審視有關新安排,其他詳情在獲監管機構批准後將適時公布。
修訂買賣盤輸入限價
在下調最低上落價位的同時,港交所亦會修訂買賣盤輸入限價及對相關股票期權合約的莊家責任作出臨時調整,務求便利投資者在價差收窄後可以更靈活下單交易。
尤其對專業投資者及大戶更有利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下調香港證券市場股票最低上落價位,對專業投資者及散戶都是好事。舉例說,如果手持的股票要等十格才可以沽到,現在只要一格就可以沽到,對專業投資者及散戶都是較容易沽貨,同時亦較容易買貨。尤其是對專業投資者及大戶更有利,因為一格的股票價格,金額已可以很可觀。
同時對港股成交是有幫助,張智威解釋,因為投資者較容易買賣,容易成交,所以昨日(12月17日)公布此消息後,港交所股價逆市升了1%,因為這消息對港交所是正面,市場是表示支持的。
銀碼愈大的股票影響更大
對哪類股票影響最大?張智威認識就是銀碼愈大的股票,第一階段是10元至50元,當然是對50元的股份影響較大,因為銀碼大,一格價錢已經相差很遠。如果是對於毫子股,影響就不大。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