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金融海嘯期間,巴菲特斥資$18億買入比亞迪股份(1211),買入價為$8,而我亦在接下來的半年,在$10-$16價位慢慢入貨,而比亞迪亦漸漸成為我投資組合中佔最多比重的一隻股票。

比亞迪業務簡介

我先對此股票簡介一下,比亞迪現時主要從事充電電池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以及包含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

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當時員工20多人,由零開始以生產電池起家,當年王傳福(比亞迪主席)在準備創業之時,已十分看好電池的發展潛力(要知道當年的手機電池要過千元,手機仍未普及)。其後公司以高速度成長,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比亞迪用了8年時間,由20人公司到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電池製造商,可以用世界紀錄來形容。

2003年 比亞迪宣佈收購國內的秦川汽車

到2003年,比亞迪宣佈收購國內的秦川汽車,進入完全不相關的行業,市場當然會解讀為「不務正業」,第二天股價下跌兩成。但其實,比亞迪是將眼光放到一件長遠的產品身上,亦即是電池與汽車的結合,電動車。

比亞迪進入汽車行業後,先發展傳統車市場,用以戰養戰去發展電動車。2004年,比亞迪的汽車銷量只有1萬輛,到2006年,汽車銷量已超過6萬輛,到2010年,汽車銷量更超過50萬輛,只用了幾年時間有這樣的成績,相信又是另一項世界紀錄。

電池及汽車是兩個不同業務

而對於一間初成立的汽車企業,能做到如此成績已非常出色,因此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有所調整其實不足為奇。特別的是,電池及汽車是兩個不同業務,但此公司同樣能以超高速增長及成功,足以證明此公司擁有一些發展特質,能在市場中取得成功。

很多人都質疑電動車的可行性

而近年,比亞迪積極發展電動車。當然,很多人都質疑電動車的可行性,現時很多因素都令車主卻步,例如充電時間長,充電站等各種配套不足,車主信心不足等,種種問題都有待解決。所有配套都不是一朝一夕可建成,而消費者的信心亦要時間建立,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相信仍要一段時間。

看見別人看不見的

大家在這刻不會看見甚麼,就算有的亦通常是負面的,但真正的投資者,是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擁有長期的眼光,能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才能發掘到有潛力的投資項目,再配合應有的耐性,才能獲取倍計的利潤。

就我個人意見來說,我相信電動車終有一天會改變世界,不過若要真正的普及,的確有一段很長的路,不過只要各種配套都完善,消費者就會自動投向電動車。

電動車真正的價值並非在環保 而是慳錢

首先電動車有環保的概念,這點令政府會加以幫助,而市民亦會支持,但其實,電動車真正的價值並非在環保,而是慳錢,用電比起用油平得多,若果以現時入油的價錢來比較,電動車充電的電費只是入油的四分之一,因此只要各種配套都完善,車主沒有理由不選擇電動車。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龔成(龔成Facebook專頁)是財經書作者,至今出版超過10本財經書,包括《股票勝經》、《選股勝經》、《50優質潛力股》、《50穩健收息股》、《50值博倍升股》、《大富翁致富藍圖》、《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80後3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等,過往曾以萬元月薪滾出數百萬,現為股票班導師,身家過千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