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分析】在進入今次討論前,就著上回提供的「圖表形態」整固系列的圖解作出更正,「整固後傾向利淡」形態應是5種,而非6種。「整固後利好利淡均可能」形態是3種,連同「整固後傾向利好」形態是7種,合共15種。

「杯狀帶柄」(cup-with-handle)

回看今次主題,討論「圖表形態」的整固系列首個講解形態,名為「杯狀帶柄」(cup-with-handle),2009年由美國財經報章《Investor’s Business Daily》的創辦人威廉‧奧尼爾 (William J. O’Neil,2023年5月29日逝世,終年90歲) 提出。

他在2009年出版著作《How to Make Money in Stocks: A Winning System in Good Times and Bad》第四版最先提出,書中用了105個案例 (涉及100隻股票) 的股價圖,分析出現「杯狀帶柄」後的股價走勢,因著有大量分析資料支持,足見此形態有很強參考性。誠然當股價上揚一段日子後,出現調整是意料中事,關注點在於怎樣的整固形態,能預示整固後會展開下一波升勢。

「杯狀帶柄」形態

於「杯狀帶柄」形態,股指或個股一段日子 (通常是兩週或以上) 後,會見「杯身」,是指整固時會出現像反轉系列時曾講解的「圓形底 / 碟形底」,緊接會見「杯柄」,是指股指或個股出現窄幅上落,同時波幅漸見收窄,醞釀突破,繼而再度發力上揚。根據威廉描述,整個「杯狀帶柄」形成為期7至65週,普遍於3至6個月完成。

「杯身」通常以1至6個月完成

「杯身」通常以1至6個月完成;「杯柄」則是1至4週。有別於「圓形底 / 碟形底」,這是股指或個股下行一段日子後才可能出現的形態,所以「杯狀帶柄」和「圓形底 / 碟形底」在識別上絕對不會產生混淆。

另外,見「圓形底 / 碟形底」後投資者便視為買入訊號出現便進場;而在「杯狀帶柄」則視為只是「杯身」,由於還未見「杯柄」,因此整個形態還未完成,不會看為買入訊號經已出現。

進場條件應是與「杯身」的左邊高位作比較

進場條件應是與「杯身」的左邊高位作比較,當「杯柄」形成後股指或個股上升,上破此高位後才確認適合進場。「杯狀帶柄」存在形態失敗的可能,所以應留意出現「杯身」時股指或個股的調整幅度有多大。從「杯身」左邊的高位至底部距離 (可視為「杯身的深度」),為之前股指或個股上揚後回調20%至30%為佳。

「杯狀帶柄」要成形失敗的機會較大

例如某股票從2.00元開始上揚,至3.00元後見回落,3.00元視為「杯身」左邊的高位,而兩者差距便是1.00元,若見回調20%至30%,相對為0.20至0.30元,那麼「杯身」的底部應在2.80至2.70元,即從3.00元計起最多可調整10.00%。要是底部實際在2.70元以下,「杯狀帶柄」要成形失敗的機會較大。

「杯身的深度」與「杯身」出現前的升幅

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杯身的深度」與「杯身」出現前的升幅是正向關係,所以若上述例子的股價高位由3.00元上調至5.00元,回調20%至30%相對為0.40至0.60元,「杯身」容許的底部在4.60至4.40元,從5.00元計起,最多可調整12.00%,多於上原本例子的10.00%。

「量」的變化也應觀察

於「價」以外,「量」的變化也應觀察,在「杯身」部份,股指或個股相對的成交金額或成交量變化,與「圓形底 / 碟形底」類近,於底部的左邊,股指或個股在下移,相對的成交額或成交量在減少,形成「價跌量縮」;而於底部的右邊,股指或個股漸見回升,相對的成交額或成交量也在增加,形成「價量齊升」。當進入「杯柄」部份,交投又見回落,所以股指或個股見窄幅上落,並帶動波幅漸見收窄,及至向上突破的時刻,則見「放量」,成交額或成交量會較窄幅上落多出一半或以上。

有關股指或個股的實例探討,下回再續。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香港財經時報 HKBT 投資專欄【聶Sir學堂】作者聶Sir|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獨立股評人,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
圖片:作者提供
專欄作者:聶振邦( 人稱「聶Sir」)

作者簡介:聶Sir聶振邦為博威環球證券首席分析師,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金融服務系,超過20年投資及教學經驗,累積學生逾千名,亦是四本暢銷投資理財書籍作者,擅長上市公司公告解讀,不論實業股和財技股,都能制定攻防兼備的操作策略。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