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利香港宣佈與香港心聆建立為期2年的策略慈善夥伴合作關係,並將於2024年攜手推出4項重點活動,旨在應對港人對精神健康的誤解,幫助大衆續享健康和福祉。即睇詳情!

宏利、香港心聆合作

宏利香港宣佈與香港精神健康慈善機構香港心聆(Ming HK)建立為期2年的策略夥伴合作關係,以提升公眾對精神健康重要性的關注,並進一步推動香港精神健康支援服務的發展。

提升精神健康支援服務

此次合作有助於推廣宏利「全球影響力議程」(Impact Agenda)的其中一項重點承諾:幫助大衆續享健康和福祉。雙方在合作期間將共同舉辦一系列推廣活動、消除污名計劃以及持續的專業培訓,旨在進一步提升本地社區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

研究:7個人中有1人會經歷心理疾病

精神健康狀況可源於各種常見的環境、社會和個人壓力,如緊張的生活事件、疾病和經濟困難。據《香港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患病率、心理社會相關因素和服務使用情況:香港精神健康調查》估計,在香港,每七個人中就有一人會在一生中經歷常見的心理疾病。

4分之3患者不會尋求專業協助

然而,根據食物及衞生局的《精神健康檢討報告》,有四分之三的精神疾病患者不會尋求專業協助。通過此次合作,宏利與香港心聆共同策劃了一系列活動,旨在應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精神健康問題。

將於2024年起推出的合作計劃包括:

(1)社區心活指南®(iACT®)計劃

iACT®是由香港心聆設計的一項開創性計劃,採用專為精神健康服務而設的階梯支援模式。

經過培訓的iACT®心理健康主任,可為有3類人士提供免費及短期的心理健康支援,參加者可選擇線上或面對面的方式與心理健康主任會面。

3類人可獲心理健康支援

社區心活指南®(iACT®)計劃支援的3類人士分別是:

  • 輕微至重度焦慮症
  • 輕微至中度抑鬱症;或
  • 受情緒困擾的人

在宏利支持下,香港心聆可為完成培訓後的心理健康主任提供持續支援,讓這項計劃能夠持續發展,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士。

(2)公眾推廣活動

香港心聆與宏利舉行的一系列相關活動將邀請來自臨床心理學、公共衛生和非政府組織的專家講者,以及曾患上精神健康問題的過來人,一起探討精神健康議題,並分享其復元故事。

首場活動:6月21日

首場活動定於2024年6月21日在鰂魚涌海濱社區休憩空間舍區(Quarryside)舉行,並由語言學者轉型為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歐陽偉豪主持兩場關於如何照顧自己及別人情緒的對話,届時會有臨床心理顧問和來自香港心聆的心聆大使參與有關討論。

(3)「我就是我」消除污名計劃

「我就是我」消除污名計劃旨在培訓經歷過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士成為心聆大使,讓其通過活動、網頁、社交平台等不同媒介分享自己的故事。

提高對消除污名關注

這計劃由香港心聆與香港思健(MINDSET Hong Kong)合作策劃的項目,讓經歷過精神健康困擾的人士有機會展示其最真實完整的一面,使大眾了解復元過程中的故事,並教育公眾有關精神健康的知識,提高對消除污名的關注。

(4)香港心理健康研討會2025

這項為期三天的國際研討會以生命的開始、終結與心理健康為主題,從實證、心理學及文化方面探討人的一生與精神健康的聯繫。預期將有約1,000名人士出席該研討會。

宏利:提倡精神健康重要性

宏利香港及澳門行政總裁白凱榮表示宏利與香港心聆均致力提倡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減少社會對精神健康的不必要成見。通過與香港心聆的合作,可幫助大衆加強對精神健康的認識,並讓更多人受惠於社區内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

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認識

香港心聆行政總裁凌悅雯博士則表示香港心聆與宏利香港的策略性合作有助拓展和強化服務網絡,令更多有需要的人獲得精神健康支援,同時也有助提高公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減少對精神健康的污名。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保險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