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eySmart最新調查結果顯示46%香港人正積極嘗試戒掉受父母承傳的理財陋習
  • 該研究探討香港父母的理財習慣對子女日後的影響,調查結果顯示如果父母有過度消費、衝動購物和欠債問題,他們的子女亦會有較大機會面對相同問題
  • 52%香港人認為父母對他們的理財習慣有重大影響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5月22日 - 個人金融產品比較平台MoneySmart今日公佈最新調查,揭示香港父母的理財習慣對子女的影響。
該研究訪問了1,000名香港成年人,結果發現過半(52%)受訪者認為父母對他們的理財習慣影響深遠。另外,46%受訪者正積極嘗試戒掉父母承傳的理財惡習。
調查結果顯示如果父母有過度消費和衝動購物的傾向,他們的子女日後亦有較大機會模仿相同行為。53%表示父母過度消費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也有過度消費的傾向。54%表示父母衝動購物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也有衝動購物。

另外,58%表示父母有欠債煩惱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亦面對債務問題。

父母對子女理財習慣的影響
本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人普遍會模仿他們成長時目睹父母的理財模式和習慣,當中52%受訪者認為父母對他們傳承了父母的良好理財習慣。
研究發現,如果父母有制定預算、定時儲蓄或投資,子女長大後亦會更大機會做相同的事。78%表示父母有每月儲蓄習慣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也一樣每月儲蓄。同樣地,70%表示父母有制定預算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也有相同習慣。
新加坡家庭教練服務平台Frolic for Life理財教練及專家Michelle Howell表示,理財習慣通常在我們小時候不知不覺間形成,我們亦會帶著這些習慣到日後生活:
「基本理財習慣可以早在6至7歲就開始慢慢形成。從觀察父母怎樣看待金錢,我們就會有意識地,或者不知不覺間把所觀察到的潛移默化,養成習慣。
在這個成長期,我們傾向吸收和內化我們父母怎樣使用和討論金錢。我們父母的消費或儲蓄習慣、是否遵守社會規範和獨特理財行為都會塑造我們自己的理財觀念和行為。」

父母傳授的理財知識
有趣的是,即使約一半受訪者正積極嘗試戒掉父母承傳的理財惡習,同時都有56%受訪者正積極嘗試實踐父母展現的良好理財習慣。
74%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父母從小就灌輸理財知識。事實上,研究結果顯示從小接受理財教育的小朋友,長大後自覺財政穩健的機會率是比起小時候沒有受過理財教育的人的1.4倍。
常見5大父母的理財建議:

    1. 制定儲蓄計畫 (59%)
    2. 格價(54%)
    3. 按時償還債務 (42%)
    4. 監察開支(41%)
    5. 制定預算 (39%)

    大部分香港人(75%)認為,父母有責任向孩子灌輸良好理財習慣(例如如何制定預算和儲蓄)。 7成 受訪者認為,在適當的時候父母教導子女有關信用卡和私人貸款等金融產品。

    調查方法
    本研究由獨立市場研究機構3Gem代表MoneySmart進行,網上調查訪問了1,000名18歲以上的香港成年人。調查於2024年2月3日至13日期間進行。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MoneySmart

    MoneySmart Group 是東南亞最大的個人理財門戶網站之一,幫助數百萬人實現理財目標。 MoneySmart 為消費者提供一個金融市場、比較和內容平台,幫助他們在銀行、保險和投資產品方面做出明智的產品選擇。我們努力收集信息和資料,方便您進行比較,以及選擇最適合您的產品。

    如想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

    作者簡介:MediaOutReach是一家全球新聞通訊社,是亞太地區新聞稿發佈服務專家,也是唯一一家在亞太地區22個國家擁有自己發佈網絡的新聞通訊社。Media OutReach直接向目標記者發佈多媒體及多種語言的新聞稿,旨在優化新聞報導,為公司的新聞稿建立網上曝光度,方便大眾分享新聞稿至社交媒體,並提供精闢的報告,檢視成效。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