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走勢】老樓中港兩地走,通常用鐵路運輸過關,某天經過有上水「水貨天堂」之稱的新豐路、永康街一帶,結果一如所報道指,舖頭十室九空,晚上八時已經水靜鵝飛,無復當年勇。

樓市|上水「藥房街」商舖租值續跌

昔日備受自由行旅客歡迎的有「藥房街」之稱的上水新康街,商舖租值下年度續跌,其中新康街一雙號地舖跌幅較大,今年度租值164.4萬元,較去年度199.2萬元,按年跌17.5%,一中大田較疫情前下跌近五成。

無論閣下是否認同北上消費這股潮流,無可否認中港兩地經濟互通,旺市時便雙贏、淡市便雙輸,宜家復甦市必然產生競爭,港水北上乃內地經濟其中一個手段,結果卻令到香港消費力減少,何以補充,唯有靠海外旅客填補。

港店想走出絕境乃漫漫長路

入境處數字顯示,過去一年旅客大幅上升,卻仍以內地客優勝,而且多是不過夜客,即使多搞了大型活動也難以令這批仍有消費力的陸客留港消費,在小紅書內,周不時見到嫌港商態度差、商品貴的劣評,這對港店想走出絕境乃漫漫長路。

香港無特色 優勢減退

老樓不少內地朋友來港僅留一天至兩天,莫非開工作會議逗留的時間仲短,好奇問他們為何不留港多一兩天,他們有一個共同原因--無特色,多年內仍以品質行先,但這點內地已趕上來,而且價錢平過香港,優勢自然便減退,反而交通便捷了更令他們不留港的原因,走得更快。

本港房地產比以前打了七折

如上述所述,兩地經濟有相連關係,故內地投資消費力減弱,雖政府力谷內房,自一朝被蛇咬之後便胠了,所以最了看本港房地產,始終比以前打了七折,加上買樓稅撤消了,很自然地回流看看買房的機會。早前便有兩朋友在內地房地產中介推介下,購買了港島鐵路上蓋新項目,「比高峰期平了近四成,走勢回穩,故寧選當頭起。」

銀行非「一刀切」暫停接納內地客戶按揭申請

市傳有大型銀行通知地產代理,暫停接受無香港身分證的內地客按揭申請。據悉有關個別銀行並非「一刀切」暫停接納內地客戶的按揭申請,而是需按個案視乎是否能確定符合審批要求。業界指,港銀較難確認內地客的入息證明文件,亦並非如港人一樣可於信貸資料庫查閱其信貸紀錄及債務狀况,導致銀行最近在處理內地客戶按揭申請的時間有所延長,出現審批「塞車」。

發展商亦明白調錢有期

不過一般細銀碼在2,000萬元以內的內地買家需要按揭機會細,只因調錢期手續冗長,引致未能在指定時間內調錢來港完成付款手續撻訂,因此發展商亦明白調錢有期,有時間寬限或短期過渡貸款以滿足他們需求。

有指豪宅新盤中,有七成或以上買家皆與內地或內地有關,若以最近開售的新盤現場,亦有不少被稱為「新港人」(指已居港七年成為永久居民)的足迹,看來香港樓市要靠內地撐返起。

更多香港最新樓市走勢及二手成交新聞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劉兆昌為資深地產傳媒人,自1988年起投身地產傳媒採訪工作,見證香港樓市大時代三十年變化,曾任多間傳媒機構地產版主管,為香港傳媒界第一代地產版從業員,並曾於2010年出版首本買樓入門書。目前為自由創作人,中港兩邊走。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