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個案】你好呀,想請教下你,丈夫還有半年65歲就可以攞到長者津貼。初時知道自己一定超額完全冇諗過,但最近朋友告訴我們,原來兩人加埋有接近8千幾元,要買幾多錢年金才有,實在吸引。

理財個案|我們現在的資產主要是:

  1. 物業,一自住,一收租,但租唔夠供樓,要貼3千左右。
  2. 股票百六萬左右。
  3. 政府債券百四萬左右
  4. 定期二百萬左右
  5. 剛賣掉加拿大樓,5月尾再有86萬加幣。
  6. 還有未收親戚貸款百二萬

資產共1000萬左右

資產共一千萬左右,但每月供樓四萬多,醫保每年兩人4萬左右。多現金主要係早5年前一間換兩間樓時盡做了按揭,所以兩間樓其欠銀行6百萬,但有mortgage link,按揭一半銀碼放 saving 有按揭利率。

現在頻繁調配現金去賺mortgage link的息差,所以諗下好唔好還哂按揭,再調配一下就可以取長津更好?但又好像要很大變動。

問題如下:

  1. 還返600萬按揭給銀行就少了錢搵錢機會。
  2. 把收租物業和資產轉給兩名兒女名下,又怕影響他們的生涯規劃。

龔成老師分析:最重要是比例

1)最重要是比例,按揭息率,以及其他工具的投資回報率。而我地分析時,要從你整體的財富去思考,不會只著眼於個別項目。如果資金還按揭,就能減省了揭息方面的支出,但如果這筆資金不還按揭,投資其他工具,就能收息。

現時不少工具收息的回報,其實都吸引,如果你能夠承受少少風險,投資這些工具,如收息股、高評級債券、銀行低風險產品,其實不少都高息過按揭。

還按揭無風險 投資其他工具有風險

你投資這些工具得到的現金流,其實會大過按揭要比利息的部分,因此,雖然你物業現時比按揭數目較多,同時收租樓會有負現金流,但不還按揭,將資金投資工具收息,對你整體的現金流會較高。

不過,這動作也有缺點,就是有風險,始終還按揭無風險,而投資其他工具有風險,因此,要睇你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從而決定那一個動作。

先讓兒女處理自己的人生

2)如果佢哋這刻不急要物業,就不用急於這樣做。同時,太早轉比佢哋,有機會令佢哋失去自己解決住屋問題的能力,可以先等佢哋自己處理自己的人生,你到最後才支持。

更多理財方法及股票投資入門內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龔成(龔成Facebook專頁)是財經書作者,至今出版超過10本財經書,包括《股票勝經》、《選股勝經》、《50優質潛力股》、《50穩健收息股》、《50值博倍升股》、《大富翁致富藍圖》、《80後百萬富翁》、《80後2百萬富翁》、《80後3百萬富翁》、《財務自由行》等,過往曾以萬元月薪滾出數百萬,現為股票班導師,身家過千萬元。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