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門】每逢五月,投資巿場有所謂「五月賣股離場」(sell in May and go away)的格言,即建議投資者在五月出售他們的股票,並在同年晚些時候,通常是在十一月重新投資市場。這個策略基於歷史觀察結果,即股市回報在夏季月份往往較弱,而在冬季往往較強。

股票入門|檢視「五月賣股離場」說法源起

不過,今年踏入五月以來,不論中港股巿以至美股都表現強勢,現不妨檢視一下上述的「五月賣股離場」這一說法的源起,以及實踐有何要留意的地方。

「五月賣股離場」說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國股市,那裡的交易員和投資者傳統上在夏季月份休假較長,導致交易量較低,潛在的股價較低。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模式也在其他市場上被觀察到,從而推廣了這種投資策略。

避開歷史上較弱的夏季月份

支持五月賣出,離開市場策略的人認為,通過避開歷史上較弱的夏季月份,投資者可以保護他們的投資組合免受潛在損失,並利用通常較強的冬季月份。他們相信這種策略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更高的總體回報,並降低市場波動的風險。

然而,這種策略的批評者認為它基於錯誤的前提,只不過是一個市場神話。他們認為歷史模式不是未來市場表現的可靠指標,試圖根據這種模式來市場時間可能是一種冒險和徒勞的嘗試。他們強調長期多元化投資方法的重要性,而不是基於季節性趨勢來市場時間。

主要挑戰:準確確定賣出和重新進入市場的時間

五月賣出,離開市場策略的主要挑戰之一是準確確定賣出和重新進入市場的時間。如果投資者在五月賣出股票,而市場繼續上漲,他們可能會錯過潛在的收益。另一方面,如果他們過早地重新進入市場,他們可能會在夏季月份面臨市場下跌。

不同行業和公司有自己獨特趨勢

此外,該策略假設所有股票和行業都會遵循相同的季節性模式,但事實並非總是如此。不同的行業和公司可能有自己獨特的趨勢和表現模式,不一定與整個市場保持一致。

事實上,一些股票比如啤酒股或空調設備股,可能是夏天才是銷售旺季和業績表現最佳的時候,而北半球和南半球,夏天和冬天的月份更是剛好相反。

違背了長期投資市場原則

對這種策略的另一個批評是它違背了長期投資市場的原則。市場時間策略,如五月賣出,離開市場,通常需要頻繁買賣股票,這可能導致較高的交易成本和潛在的較低總體回報。研究表明,長期投資市場並專注於基本面而不是短期市場時間往往會產生更好的結果。

巴菲特等投資者絕不會考慮「五月賣股離場」策略

比方說,筆者相信如股神巴菲特一類的一線投資者,絕不會考慮採用所謂「五月賣股離場」策略。 

總之,五月賣出,離開市場策略是一個流行的投資格言,建議在五月出售股票,並在同年晚些時候重新投資。雖然一些投資者對這種策略深信不疑,但其他人認為它只是一個市場神話。該策略依賴於歷史模式,並且準確市場時間的挑戰使其成為一種風險較高且值得質疑的方法。

影響大市的三個因素

最終,投資者在決定是否採用這種或任何其他投資策略之前,應仔細考慮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時間範圍。

筆者就認為,今年餘下影響大巿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美國什麼時候開始減息,以及美國大選年會有什麼意外的地緣政治事件,當然中國股巿還要看國家有什麼新的經濟政策出台。

更多港股分析內容 

美息回升不利美股!新國九條值得憧憬|瀛富攻略

港股分析|恒指季檢換馬:比亞迪電子變藍籌股!分析+目標價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作者簡介:陸振球為瀛富資產管理董事、香港恒生大學客席講師、前知名報章財經主編及14本暢銷書作者。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