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入門施羅德投資指出,環顧全球主要央行,除了日本央行加息終結負利率政策之外,大部分央行都釋出2024年貨幣政策將會維持偏向寬鬆的信號,意味着自2022年美國聯儲局開啟加息周期以來,中美分化的貨幣政策有望在今年再次同步。這將會如何改變中國債市的投資格局呢?

投資入門|中美貨幣政策再度走向一致、中美息差有望縮小

當中美貨幣政策再度走向一致,中美息差有望縮小,相信將會吸引資金流入中國債券市場,尤其是被認為信用風險極低的中國中央政府國債債券 (中國國債)。此外,有國家擔保、被稱為「國開債」的政策性銀行債券,亦是我們看好的中國在岸債券類別。

外資流入中國債市有跡可尋

最近的資金流向可印證我們的看法:從2023年9月至今年1月,外資已連續五個月增持中國國債,可見國際債券投資者回歸中國在岸債券市場的跡象。資金流入和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都為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市創造更佳的時機。

中國當局把2024年官方經濟增長目標定為5%左右,並鼓勵國內投資活動。因應中國的通脹壓力仍然較小,機構相信人民銀行在中長期將會維持偏向寬鬆的貨幣政策,以營造有利的宏觀環境,以滿足經濟增長目標。當利率有條件往下降,伴隨而來的將會是債券價格的潛在上升空間。

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流動性佳

中國在岸債券市場當中,以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的流動性最佳,發行量也最大。國債被視為「安全資產」,違約風險基本上近乎零。政策性銀行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的專業性金融機構,其發行的債券的信用評級僅次於國債,其融資所得資金投放於與國家未來發展高度相關的範疇,信用風險遠低於一般企業債券,可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收益回報。

通脹預期繼續主導債市

此外,就債券年期而言,由於中國孳息率曲線並未出現倒掛現象,在貨幣政策有機會放寬的情況下,我們目前較偏好中長期債券。

中國債券還可以分散環球投資組合的風險。今年以來,全球大部分投資級別債券表現呈波動,孳息率上揚,主要原因是美國宏觀經濟數據仍強勁,可能的減息次數不及市場預期,以及對美國經濟衰退的疑慮降溫所致。

美國或最快下半年美國減息

目前,施羅德投資抱持著對美國或會最快於今年下半年才有機會減息的預期,同時預測美國經濟有六至七成機會可實現「軟著陸」。

2024年左右環球債券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將會繼續聚焦在通脹預期以及貨幣政策的調整。投資者還需要關注美國總統大選和國會選舉前的金融市場噪音。上述因素雖不至於直接影響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但在選舉前,債券市場的整體波動性仍有機會增加。

選中國高收益債須審慎

由於中國和其他經濟體處於不一樣的經濟周期,高信用評級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可提供分散投資風險的作用。然而,從2024年初至今的回報狀況來看,中國高收益債券或一般企業債券表現相對落後,當中包括某些中國銀行或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所發行的債券,或仍存在房地產業務敞口的信用風險隱憂。因此,我們對這兩類資產抱持較為審慎的看法,而且需要更加精挑細選。

更多投資入門相關內容文章

美國通脹數據超預期!施羅德投資策略:短債勝長債、看好英國

特別期港元定期優惠:華僑銀行128日4.35厘!工銀亞洲188天4厘、入場賺逾16,000元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