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物業估價署完成重估2024/25年度全港單位應課差餉租值,全港物業差餉平均上升1.8%,私樓十大屋苑當中,其中2個升幅達4%。政府於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宣佈首季免差餉,上限為1,000元;另將推出「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應課差餉租值55萬元以上的物業會被徵收更多差餉。
私樓差餉平均升2.1%
差估署估算2024/25年度全港約351萬個物業單位的應課差餉租值,平均上升約1.8%,而私人住宅的平均升幅為2.1%。十大屋苑當中,以太古城和康怡花園的升幅最高,兩個屋苑都達到4%;至於杏花邨和美孚新邨的應課差餉租值維持不變。
差估署表示,樓價下跌,不少市民轉買為租,令租務需求增加,物業租值因而不跌反升。
十大屋苑2024/25年度重估差餉
屋苑 | 應課差餉租值 平均變幅 |
扣除寬減前 平均每月應繳差餉 款額變幅(元) |
||
小型 | 中型 | 大型 | ||
太古城 | 4% | 36 | 66 | 88 |
康怡花園 | 4% | 29 | 47 | 45 |
杏花邨 | 0% | 0 | 0 | 0 |
海怡半島 | 2% | 22 | 28 | 47 |
美孚新邨 | 0% | 0 | 0 | 0 |
德福花園 | 3% | 19 | - | 39 |
黃埔花園 | 3% | 21 | 40 | 70 |
嘉湖山莊 | 1% | 3 | 0 | 0 |
沙田第一城 | 3% | 18 | 32 | - |
新都城 | 3% | 21 | - | - |
「能者多付」差餉累進制
根據最新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政府將落實於2022至23年度《財政預算案》按照「能者多付」原則提出的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並由2024至25年度第四季(即2025年1至3月季度)開始生效。政府會於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提出法例修訂,預計落實建議後政府收入每年可因此增加約8.4億元。
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
政府已於2022年將擬議制度的詳情和實施時間表提交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討論,並獲委員普遍支持。根據建議的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
- 應課差餉租值(差餉租值)為55萬元或以下的住宅物業,差餉將一如現時按差餉租值5%徵收。
- 差餉租值超過55萬元的住宅物業,首55萬元差餉租值同樣按5%徵收差餉,其後25萬元差餉租值將按8%徵收。
- 超出80萬元的差餉租值的部分將按12%徵收。
累進制影響約1.9%私樓單位
按累進制徵收差餉的住宅物業(包括獨立評估差餉的住宅車位),佔所有私人住宅物業單位約1.9%(即約4.2個),而其餘98%的私人住宅物業單位則不受影響。須繳付累進差餉住宅物業的繳納人會於四月獲個別通知,而自2025年1至3月季度起的徵收差餉及/或地租通知書上亦會顯示有關計算該季度所適用的應繳累進差餉款額。
預計減少30億元差餉收入
與此同時,2024至2025年度所有非住宅物業的差餉徵收率會維持在5%。
差餉署估計,2024至2025年度的寬減差餉措施令政府在該年度的差餉收入減少約30億元(住宅物業單位涉及金額約為26億元及非住宅物業單位約為3.7億元)。2024至2025年度差餉收入預計約為324億元,並已反映建議將在2024至2025年度第四季度實施的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
寬減措施對不同住宅物業的影響
物業類別 | 應繳差餉額 (未扣除寬減) |
寬減差餉額 | 應繳差餉淨額 |
私人小型 住宅單位 |
554 | 80 | 474 |
私人中型 住宅單位 |
1,111 | 82 | 1,029 |
私人大型 住宅單位 |
2,474 | 82 | 2,392 |
公共屋邨 住宅單位 | 264 | 61 | 203 |
所有住宅單位 | 542 | 71 | 471 |
計算應繳差餉租值
政府提醒,市民可瀏覽差餉物業估價署網頁查閱有關累進差餉制度詳情。2024至25年度的差餉租值,會顯示於4月初發出的2024年4至6月季度徵收差餉及/或地租通知書上,或可在3月下旬至5月31期間於估價署網頁或透過「物業資訊網」網頁免費查閱。
市民亦可使用估價署網頁的「差餉及地租計算機」,估算最近3個估價年度的應繳差餉(包括累進差餉(如適用))及/或地租款額。查詢請致電估價署24小時熱線2152 0111(由1823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