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2024】比特幣2月15日開最高曾升至52,700美元位置,創逾2年新高,雖很快便回落至50,000美元水平,惟很快反彈重回52,000美元上方,截稿當下報52,152美元。

比特幣現貨ETF上週連續15天淨流入

自從比特幣現貨ETF面世後,比特幣價格節上升,當中全球規模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之一的貝萊德最受青睞,其推出的比特幣現貨ETF(IBIT)已經吸引了超過5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週2月12日,IBIT創造了自上市以來的第二高單日交易量紀錄逾3,500萬股。

以下是來自Farside的數據,整合了十隻比特幣現貨ETF的近期表現,以及其資金流入情況(單位為百萬)。

Date      
IBIT
FBTC
BITB
ARKB
BTCO
EZBC
BRRR
HODL
BTCW
GBTC
Total
11 Jan to 02 Feb
3,058.0
2,481.0
663.0
684.0
293.0
64.0
113.0
59.0
10.0
-5,968.0
1,457.0
05 Feb
137.3
38.0
0.0
0.0
0.0
0.0
0.0
0.0
0.7
-107.9
68.1
06 Feb
45.2
37.7
11.3
8.6
0.0
0.0
0.0
2.4
0.9
-72.7
33.4
07 Feb
56.2
130.1
21.4
3.3
8.6
5.1
1.2
0.0
0.9
-80.8
146.0
08 Feb
204.1
128.3
60.5
86.4
13.4
0.0
1.9
10.3
1.7
-101.6
405.0
09 Feb
250.7
188.4
29.1
136.5
-17.4
1.4
1.4
2.7
0.5
-51.8
541.5
12 Feb
374.7
151.9
33.0
40.0
-20.8
0.0
1.1
8.5
0.0
-95.0
493.4
13 Feb
493.1
163.6
10.8
35.0
0.0
0.0
0.0
0.0
1.6
-72.8
631.3
14 Feb
224.3
118.9
47.2
101.5
-37.5
9.0
1.0
2.9
3.6
-131.2
339.7
15 Feb
330.9
97.4
120.2
88.9
1.3
3.0
7.4
2.9
0.0
-174.6
477.4
16 Feb
191.4
116.7
20.9
140.0
1.0
1.5
0.0
0.0
2.8
-150.4
323.9
Total
5,365.9
3,652.0
1,017.4
1,324.2
241.6
84.0
127.0
88.7
22.7
-7,006.8
4,916.7

*註:數據基於多個來源,包括 ETF 提供者網站和第三方金融資訊提供者。 表中的數據包含估計值。 數據很可能包含錯誤。 Farside Investors 對資料中的任何錯誤或不準確不承擔任何責任。

GBTC沽壓強勁

灰度比特幣信託基金(GBTC)自轉換成ETF 以來便一直遭到拋售,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密貨幣交易所FTX 出售了該公司價值近9 億美元的股票,而彭博社分析師預估,FTX 應已出清其多數GBTC股份;而另一所加密貨幣借貸公司Genesis去年宣告破產,但2月13日獲得破產法院批准,得以出售價值超過13億美元的約3,500萬股GBTC,而在上述圖表亦可見,在2月13日後的三個交易日當中,GBTC的淨流出急劇上升。

縱使GBTC的淨流出驚人,在比特幣現貨ETF上市的1月11日起計算至2月2日淨流出近60億美元,但其餘9隻比特幣現貨ETF的淨流入近74億美元,因此不少分析師都認為GBTC流出的資金只是轉移至其他基金機構主理的ETF當中。

挖掘難度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比特幣現貨ETF持續吸引淨資金流入,亦帶動了比特幣挖掘難度在2月15日經歷了一次顯著的上調,增長了8.24%,達到了81.73T的歷史新高。

來自BTC.com的數據顯示,在區塊高度830,592的調整中,比特幣的挖礦難度指數大幅提升了8.24%,達到81.73T,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 同時,平均算力也達到了632.45EH/s的水準。 這項調整是在2月2日之後進行的,那次調整也實現了超過7.33%的成長。

更多加密貨幣相關文章

加密貨幣2024|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過渡期即將結束!本月未提交申請平台需於6月前結束業務

財政預算案2024|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提9項建議:加快發展比特幣現貨ETF、加快推出穩定幣等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