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逆境時,人們經常會說出一些絕望的說話,正是因為心理學中的「過度類化」作祟。即睇專家如何揭秘「過度類化」陷阱,用一招打破心理困境,不要讓一次的失敗否定未來!
揭秘「過度類化」陷阱
在《從說話洞察人心》(時報出版)一書中,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提到這樣的現象:人在面對困時會說出「以後一定沒有好日子過」或「永遠不會再有好日子了」的說話。這些話語中的「以後一定」、「再也沒有」、「永遠無法」、「絕對不會」等表達,其實透露出了一種心理現象——「過度類化」。
過度類化的思維陷阱
在心理學中,將「單一事件」誤以為是「常態」的思維被稱為「過度類化」。這種思維方式會基於少數案例來進行過於廣泛的推斷,從而產生「一概而論」的邏輯錯誤,而過度類化可能會導致人們陷入無法逃脫的消極思維模式。
例如有人可能因為一次面試失敗就認為自己永遠找不到工作,或者一次考試失利就認為人生無望。這種思考方式將「相對」視為「絕對」,易於接受未經證實的假設,從而限制自己的行動可能性。
不要讓一次失敗否定未來
當面對「永遠沒好日子過」的想法時,要提醒自己,這僅是「單一事件」,而非永恆不變的規則。這種將「單一事件」視為「全面規則」的思維會導致人們感到挫折和悲傷,錯誤地認為生活毫無希望。
在心理諮詢中,林萃芬經常見到父母將子女的一次行為誤解為長期趨勢。例如子女某天沒有返學,父母就開始過度擔憂,認為孩子將養成惡習且無可救藥,這種思維只會增加他們的焦慮,並不利於找到有效的育兒方法。
一招打破心理困境
為了克服「過度類化的思考」,就需要質疑這些想法的邏輯與現實性。例如:若擔心失去戀人後就無法再遇見真愛,可以回想自己是如何遇見前任的,檢視這種想法的合理性。
同樣地,如果擔心失業後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也應該回顧自己過去是如何找到工作的。
學習接受各種不同狀況的現實人生
只要打破想法,就不難發現「過度類化的想法」既不合邏輯,也不符現實。隨時問問自己:這個想法合不合邏輯?合不合現實?慢慢打破「過度類化」的想法,用「相對」取代「絕對」,學習接受各種不同狀況的現實人生。
更多職場攻略相關文章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