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需要兼備財務智商和情感智商(EQ),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面對市場波動時,華爾街知名操盤手闕又上分享巴菲特的投資智慧,如何以2個策略應對投資中的恐慌情緒,平穩走出市場波動。即睇詳情!

複雜的投資環境

在華爾街知名操盤手闕又上的新書《你沒有學到的資產配置:巴菲特默默在做的事》時報出版)中,他分享了投資的複雜性。

股價受多種複雜因素影響,有時會有延遲的反應。明明揀對了股票,但前兩年沒有太大變化,第三年卻可能暴漲一倍;反之,如果一入市就見股價跌落,這樣的情況可能讓人感到擔憂,但在經歷了一些震盪之後,股票可能又會出現漂亮的上升趨勢。

股市獲利不簡單

在剛進入這個行業時,闕又上就取得了美國的共同基金(Series 6)和證券交易經紀人(Series 7)執照。但是,在經過大約半年的實踐,他深刻體會到,股市中要實現獲利並不簡單。

因此,決定專注於全權委託,不再從事經紀人的工作。

2個策略應對恐慌

風險規劃的核心是確保投資人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不會陷入恐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之一就是建立一個堅固的系統方法,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夠迅速恢復。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根據風險承受能力來制定計劃,在可接受的價格波動範圍內,投資者不會感到過度擔憂。這就是資產配置的作用之一。

策略(1)風險規劃

評估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參考年齡,在每個人的情況上下浮動約10%。一旦確定了風險範圍,即可得知最大損失可能在什麼範圍內,接下來,就是在已知的範圍內進行風險管理,這樣投資者基本上不容易恐慌,同時理解為什麼要採取這種策略。

巴菲特逆境翻盤

1999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取得21%的回報率,而巴菲特的投資回報率卻是-19.9%,兩者相差近40%。當時有許多媒體質疑巴菲特是否已經衰老,闕又上也撰寫了幾篇文章討論,強調這並不是因為巴菲特的投資技巧失靈,而是他遇到了當時流行趨勢的變化。

因此,闕又上當年反向加碼了一些價值型投資。果然,在2000年至2002年的高科技泡沫風暴中,巴菲特再次展現出他的投資才華,實現了遠超過標準普爾500的回報率。

面對挫折重拾信心

據美國商業雜誌《財星》(Fortune)的一篇報導中所述,許多投資者在2000年的巴菲特的巴郡公司(Berkshire Hathaway,NYSE:BRK-A)年會中表示:

「1999年的投資回報這麼差,說我們一點都不擔心、不猶豫是在騙人。因此,我們前來奧馬哈(Omaha,即巴郡公司總部),再次聆聽巴菲特的見解,加強我們的信念、鞏固信心。」

策略(2)資產配置

當闕又上看到這篇報導時,他內心深處有一個想法:如果能夠經常與投資者分享正確的理念,建立共同的價值觀,並在一開始就制定明確的大方向,向他們解釋為什麼要使用這種策略、可能會面臨的挑戰,以及成功的理由。

一旦完成這樣的工作,即使遇到市場的波動,他們也不會驚慌,而能夠堅定地跟隨計劃前進。這些都可以透過適當的資產配置來實現。

建立信任與共鳴

巴菲特的幸運在於吸引了眾多認同他的理念、欣賞他品格的投資者。

闕又上表示自己也有幸在25年的投資生涯中遇到這樣的人,他們將一生的積蓄交託,他只需要每年用一、兩封投資報告來解釋投資。舉例來說,2015年8月24日台股震盪1,000點,但闕又上辦公室響起的卻是寂靜。

同行默契、合作共贏

闕又上認為這是因為在每年的報告中,他會告訴這些投資者為什麼能夠領先,以及為什麼可能會落後。大家或許記得小時候玩過的二人三足遊戲,一起前進必須要同心協力和保持一致的步調。如果缺乏默契,單單是為了快速前進,就可能導致摔倒。

巴菲特的投資智慧

當然,也會有投資者對闕又上不滿意,他也拒絕了幾位大投資者,因為雙方無法建立良好的默契。闕又上告訴股東,彼此最珍貴的資產是默契與信任,這是成功的基石。

巴菲特的坦誠也深深影響了闕又上,不必忌諱告訴別人做不到和有些顧慮的地方,這是巴菲特非常有魅力的人格特質。坦誠有助於找到適合的人,不必擔心一時的落後。

跟隨系統方法理財

去年,闕又上的基金周轉率僅為20%,儘管這個數字低得讓證管會感到懷疑,但表現仍然超越了標準普爾500指數和巴克萊債券,這點也讓闕又上感到欣慰。

他表示自己找到了系統方法,投資人也找到了值得信賴且能幫助他們獲利的理財幫手。其實所有人也能夠做到,只需要按照資產配置的方法,循序漸進就能看到效果。

更多理財方法相關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