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宣布將於11月13日起推出為期三年的「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長者只要在計劃推行的3年內,每年累計使用1,000元或以上的醫療券作特定基層醫療用途,即可自動獲發500元獎賞。即睇詳情!

長者醫療券計劃

為了讓長者可以選擇更切合他們健康需要的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政府於2009年推出長者醫療券計劃,以鼓勵65歲或以上合資格長者多加使用私營基層醫療服務,加強預防疾病和健康管理。

政府在2022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相關措施除了即將實施的「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外,還包括:

  1. 擴展適用範圍至涵蓋四類參與「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醫療專業人員
  2. 准許夫妻共用醫療券

上述的相關措施已於2023年初至年中開始推行。

長者醫療券獎賞先導計劃

  • 實施日期:2023年11月13日至2026年12月31日

長者每年只要在同一年度內(1月至12月)累計使用1,000元或以上的醫療券作預防疾病和管理健康等特定基層醫療用途,便可透過醫健通(資助)系統自動獲發500元獎賞至其醫療券戶口,同樣作特定基層醫療用途,毋須另行登記。

「獎賞先導計劃」下的特定基層醫療服務包括:

1.已登記參與長者醫療券計劃的西醫、中醫及牙醫

預防疾病、跟進/監測慢性病症的服務,例如:

  • 西醫:健康評估、驗身、篩檢、防疫注射、處方預防藥物及治理慢性病症等
  • 中醫:健康評估及慢性病症管理等
  • 牙醫:牙齒檢查、洗牙、脫牙、補牙等

2.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

  • 高血壓、糖尿病篩查服務
  • 治療階段的診症、藥物(如適用)、化驗、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

更多內容:醫療健康|醫衞局「慢病共治計劃」資助診金化驗醫藥費!夠45歲港人獲資助去私家醫生Check血糖血壓

3.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

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提供的個人化服務,包括膝關節痛症及腰背痛症的慢性疾病管理計劃,及針對心肌梗塞、髖骨折及中風後的社區復康計劃等。

4.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和屬下的健康服務中心

於下列地點提供的預防疾病、跟進/監測慢性疾病的門診服務:

  • 11個指定的診療中心:家庭醫學全科門診、體檢中心、急診科、骨科、眼科、牙科、中醫科、內科、婦科、外科及康復科門診
  • 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

每年可獲2,500元醫療券

只要長者在每年的1月至12月累計使用1,000元以上的醫療券於上述的特定基層醫療服務,即符合條件而獲發500元獎賞。換言之,對獲發獎賞的長者而言,他們在該年度所得的醫療券總額會由2,000元增至2,500元。

在獎賞先導計劃實施的3年期間,長者最多可獲的1,500元獎賞。

首年度設特別安排

由於「獎賞先導計劃」將於2023年11月13日正式實施,因為首年度的醫療券金額累積時段設有特別安排,2024年可累計開支以獲取獎賞的時段會由2023年11月13日至2024年12月31日為止。

及後,2025年和2026年的累積時段則由該年的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為止。

500元獎賞有效期:翌年12月31日

醫健通(資助)系統在錄得累積金額達到1,000元,便會即時發放獎賞及發送電話短訊到長者提供的香港流動電話號碼,並顯示獎賞的使用到期日以作通知。

每名長者於每個年度最多可獲取一次500元獎賞,獎賞的使用期限為下一個年度的年底。未及使用的獎賞不能累積,逾期作廢,新一年度的累積金額會重新計算。

現有累積金額上限不受影響

長者每年獲發的醫療券金額與獎賞金額會分開處理,所以長者醫療券戶口內的現時8,000元的累積金額上限不會受影響。長者在使用醫療券支付特定基層醫療服務費用時,如有未使用的獎賞金額,系統會先自動扣除。

以獎賞支付的特定基層醫療服務費用不會計算在該年度累積使用的醫療券金額內,即不可「以獎賞換獎賞」。

獎賞不能與配偶共用

由2023年7月28日,長者醫療券計劃正式實施准許夫妻共用醫療券,但是獎賞先導計劃按「用者累積」的原則,如長者使用配偶的醫療券支付特定基層醫療服務,有關金額只會記錄為其個人的累積金額,而不能與其配偶的累積金額共同計算。

此外,長者所獲得的獎賞亦不可與配偶共用。

不會要求長者點擊任何網絡連結

長者以獎賞及/或醫療券支付特定基層醫療服務費,均會收到電話短訊通知獎賞及/或醫療券的餘額及使用到期日。長者如對相關紀錄有疑問,應在接受醫療服務時向醫療服務提供者查詢。

除此之外,衛生署和醫療服務提供者絕對不會在長者使用醫療券或獎賞的過程中透過電話對話或手機短訊要求長者提供包括密碼在內等銀行帳戶資料,亦不會要求長者點擊任何網絡連結。長者必須提高警惕,慎防受騙。

實用資訊|長者醫療券計劃

醫療券計劃網址: 按此查閱
電話熱線: 2838 2311

(編按: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一切以政府最新公布為準。)

更多長者津貼相關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