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港元定期破頂,有銀行推出存款新玩法,結合稅貸及定存,年利率最高有6.1厘,符合條件賺7,625元。一文整合優惠詳情及入場條件。
3個月港元定期破頂
大新銀行推出0息稅貸優惠,成功申請並符合相關條件,可額外獲得6.1厘港元定期優惠。
大新銀行推出0息稅貸交稅「快應錢」,貸款額最高200萬港元或14倍月薪,還款期最長25個月,豁免全期手續費。全新貸款客戶可獲最高10萬港元貸款額、6個月還款期的稅務貸款,同時成功申請不少於稅貸金額及還款期6個月的分期「快應錢」,其稅貸即可享6個月全期0息優惠。
稅貸聯同定存6.1厘
所有成功提取交稅「快應錢」之客戶成功開立3個月港元定期存款,均可享額外2%定期存款年利率。以10月31日的利率為例,若定期存款額為50萬元全新資金,一般客戶可享3個月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4.1%,連同額外2%定期存款年利率,總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達6.1%,預計收息約7,625元。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大新銀行
南商3個月5.05厘
上述優惠入場條求較複雜,如果單純想做定存賺息的話,可以留意以下銀行定存計劃。
南洋商業銀行推出「智優息定期存款」,3個月定存最高有5.05厘優惠,新客戶以新資金100萬元或以上即可獲得優惠。
- 存款期:3個月
- 入場費:100萬元
- 年息(厘):5.05
預計3個月賺息12,625元
假設以100萬元入場,預計3個月賺息12,625元。另外「南商理財」客戶若以100萬元入場,都可獲4.95厘息,而其他客戶以10萬元入場則可獲4.85厘利息。
- 推廣期:即日起至11月29日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南洋商業銀行
5厘選擇還有富邦銀行
5厘選擇還有富邦銀行,經Fubon+手機應用程式以新資金50萬元入場,可獲3個月5厘息優惠。按入場費計算,短賺6,250元。
- 存款期:3個月
- 入場費:50萬元
- 年息(厘):5
現有資金有4.9厘優惠
現有資金都有優惠,經手機APP以100萬元或以上存款開立定期,有4.9厘年利率; 如果經分行闕戶,息率為4.7厘,存款金額同樣要求100萬元或以上。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富邦銀行
花旗及創興都有5厘優惠
另外花旗銀行及創興銀行都有5厘選擇,不過就有任務要求。花旗銀行向全新花旗私人客戶推出5厘港元定期存款優惠,入場費5萬元起,不過要符合一定的投資金額。
- 全新花旗私人客戶指:現時並沒擁有任何Citibank戶口,亦未曾於過去12個月內取消任何Citibank戶口之客戶
高息定存入場要求
- 須同時申請綜合財富管理服務︰ 當中包括互惠基金、基金精選儲蓄計劃、債務證券、結構性產品投資、香港證券服務、美國證券服務、滬港股票交易機制-上海證券服務、深港股票交易機制-深圳證券服務、市場掛釣戶口、外幣優惠戶口及相關結算戶口
- 於開立該定期存款時,客戶之合資格投資/保險結存須達78,000元(或其等值)或以上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花旗銀行
符合條件有5厘選擇
創興銀行都有5厘定期存款,適用於「全新客戶特優定期存款」,入場需要符合以下2個或以上指定項目:
- 成功開立網上銀行
- 交齊文件並成功申請信用卡
- 完成投資風險評估問卷,透過分行存入新資金50萬元起
除以上優惠外,一般個人客戶經創興網上銀行/流動理財設立定期存款的話,以50萬元存3個月定期都有4.8厘。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創興銀行
5厘以下高息選擇
5厘以下,有東亞銀行的高息選擇,新客戶透過分行以新資金開戶有3個月4.95厘優惠。入場費10萬元起。
- 存款期:3個月
- 入場費:10萬元
- 年息(厘):4.95
東亞銀行4.95厘
假設存10萬元,3個月預計賺約1,237元;優惠最高接受1,000萬元存款,按上限計算,預計賺約123,750元。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東亞銀行
工銀亞洲3個月定存4.8厘
工銀亞洲11月推出「全新客戶港幣新資金定期存款推廣」,3個月定期有4.8厘。
- 存款期:3個月
- 入場費:10萬元
- 年息(厘):4.8
工銀亞洲3個月有4.8厘年利率
全新客戶以新資金10萬元或以上經分行開戶,可獲優惠。按入場費10萬元,預計3個月賺息1,200元。
- 客戶類別:理財e時代/理財金/綜合賬戶
- 推廣期: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工銀亞洲
哪間銀行定存利息高
- 大新銀行:3個月6.1厘
- 南洋商業銀行:3個月5.05厘
- 富邦銀行:3個月5厘
- 花旗銀行:3個月5厘
- 創興銀行:3個月5厘
- 東亞銀行:3個月4.95厘
- 工銀亞洲:3個月4.8厘
更多港元定期存款著數優惠
編按: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一切以相關銀行或金融機構最新公布為準。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