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元定期】匯豐銀行再加息,3個月定期存款有4.5厘,入場費10,000元,一舉成為大行息王!《香港財經時報》一文整合6間銀行著數優惠,即睇追蹤市況。

6間銀行港元定期併高低

  • 渣打銀行:3個月4.1厘
  • 中銀香港:3個月4.3厘
  • 恒生銀行:3個月4.3厘
  • 匯豐銀行:3個月4.5厘
  • 匯立銀行:3個月4.5厘*
  • 花旗銀行:3個月5.0厘

(*虛擬銀行)

大行短存利率均破4厘

首先比較大行的短存優惠,4大行3個月定期年利率全部破4厘,暫時渣打銀行息率較低,但也有4.1厘,詳情如下:

存款期 3個月
入場費 1萬元
年息(厘) 4.1

渣打銀行:3個月4.1厘

由即日起至2023年10月31日,該行客戶透過SC Mobile App或網上理財,以新資金開立定期存款即可獲以上特惠年利率。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渣打銀行

中銀香港:3個月4.3厘

中銀香港利率則再高一線,3個月有4.3厘,詳情如下:

存款期 3個月
入場費 1萬元
年息(厘) 4.3

網上銀行開戶

只要個人銀行客戶經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以「合資格新資金結餘」1萬元或以上開立「新資金特優定期存款」,即可享以上特優年利率。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中銀香港

恒生銀行:3個月4.3厘

恒生銀行與中銀香港的利率持平,3個月4.3厘,入場費一樣是1萬元起,詳情如下:

存款期 交易渠道 優越私人理財 優越理財 優進理財/
綜合戶口
3個月 網上理財 4.3 4.3 4.3
3個月 分行/
電話理財
4.3 4.2 4.1

網上理財開戶優惠

透過網上理財以「合資格新資金結餘」開戶,各戶口類別均可獲得4.3厘優惠,入場費10,000元起。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恒生銀行

匯豐銀行再加息:3個月4.5厘

匯豐銀行再加息,成為大行息王,3個月有4.5厘,詳情如下:

存款期 3個月
入場費 1萬元
年息(厘) 4.5

入場費10,000元

匯豐銀行推出網上新資金定期存款優惠,尚玉客戶及卓越理財客戶以1萬元入場有4.5厘年利率優惠。而其他客戶則有4.3厘優惠。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匯豐銀行

虛擬銀行匯立銀行:3個月4.5厘

虛擬銀行方面同樣有高息選擇,匯立銀行推出3個月4.5厘,詳情如下:

存款期 3個月
入場費 10元
年息(厘) 4.5

10元入場

匯立銀行推出GoSave2.0定期存款優惠,10元入場有4.5厘,沒有任務需求。不論新舊資金及客戶。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匯立銀行

花旗銀行:3個月5厘

外資行方面,花旗銀行推出5厘高息短存優惠,入場費5萬元,不過要符合相關條件,詳情如下:

存款期 3個月
入場費 5萬元
年息(厘) 5

入場要符合相關條件

以上優惠只適用於全新花旗私人客戶,即現時並沒擁有任何Citibank戶口,亦未曾於過去12個月內取消任何Citibank戶口之客戶;同時要:

  • 須同時申請綜合財富管理服務︰ 當中包括互惠基金、基金精選儲蓄計劃、債務證券、結構性產品投資、香港證券服務、美國證券服務、滬港股票交易機制-上海證券服務、深港股票交易機制-深圳證券服務、市場掛釣戶口、外幣優惠戶口及相關結算戶口
  • 於開立該定期存款時,客戶之合資格投資/保險結存須達78,000元(或其等值)或以上
  • 註:最終條款以銀行公布為準,詳情瀏覽:花旗銀行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更多港元定期存款著數優惠

港元定期存款常見問題

問:哪間銀行定存利息高?

答:匯豐銀行再加息!3個月4.5厘、入場費10,000元…按此查看更多

問:高息定期存款有什麼要求?

答:通常會要求新資金或;新客戶或;根據特定方式開戶,如分行、網上銀行限定等…按此查看更多

編按: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一切以相關銀行或金融機構最新公布為準。

版權聲明

香港財經時報有限公司獨立擁有或與相關內容提供者共同擁有香港財經時報網('本網站')內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體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本網站一切版權及知識產權版權均屬香港財經時報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香港財經時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鏈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佈/發表;不得複製或在非香港財經時報所屬的伺服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不得擅自使用香港財經時報等商標及標識,違者香港財經時報將依法追究責任。

已經獲香港財經時報書面授權的機構或個人,在引用獲授權之內容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香港財經時報,違者香港財經時報將依法追究責任。

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侵犯香港財經時報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的行爲,香港財經時報將依法追究其責任及追討導致香港財經時報造成的損失。

對於不當轉載或引用本網站內容而引起的民事紛爭、行政處理或其他損失,香港財經時報概不承擔責任。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並提供真實和有效的書面證明,我們將在核實後採取有效措施制止侵權行為的發生,並做出妥善處理。香港財經時報歡迎來信查詢。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