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攻略】要求加人工對大部分打工仔都是一件難事,大部分人都會期望可以在一個「完美時機」,順其自然地提出加薪請求。紐約科技業女強人卻反對這種說法,她認為加薪沒有完美時機,並提供5招加人工談判技巧,教大家如何不再怕開口談加薪,即睇詳情。

職場攻略|不再怕開口談加薪

不少人都曾經害怕開口要求加薪,怕會被視為貪婪或過分。不過,紐約科技業其中一位最有權勢的女性,法蘭.豪瑟(Fran Hauser)在著作《柔韌:善良非軟弱,堅強非霸道,成為職場中溫柔且堅定的存在》時報出版)中,透露她在20幾歲時也有同樣的擔憂,而且說明了如何克服這種恐懼,並提供了在職場中如何堅持自我而不過度強硬或者過度軟弱的實用建議。

科技業女強人

科技業經常被認為是男性為主導的產業,但法蘭.豪瑟在國內外媒體上均獲得高度評價,包括美國CNBC電視台、富比士雜誌、Fast Company、Vogue.com、Mashable和Ad Age。她在書中分享了她的真實經驗和想法,旨在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在職場上展示真實自我並堅持自己的需求,不僅不會顯得軟弱或霸道,反而會更加堅定和成功。

5招加人工談判技巧

法蘭表示如果可以的話,她希望將以下5個技巧與叮嚀分享給當年20幾歲、不知道能否及如何開口要求加人工的自己。5招加人工談判技巧分別是:

  1. 被拒絕不等於世界末日
  2. 紀錄過往成就
  3. 保持自信、正面態度
  4. 不要等待所謂的「完美時機」
  5. 用「不行」來激勵自己

(1)被拒絕不等於世界末日

首先,要知道加薪的要求被拒絕並不等於世界末日。預想一下要求加薪後最糟糕的情況會是什麼?被解聘?被降級?

「不行」當然不是打工仔想聽到的答案。但是,除非你的加薪要求非常誇張,不然要求加人工既不會影響到職涯,也不會讓人對你產生負面評價。如果有任何評價,也會是對方覺得你很有自信,而且相當認真看待自己的職涯發展。

(2)紀錄過往成就

過去的成功經驗對加人工的談判至關重要,持續將自己的成就記錄下來,可以的話也附上相關確切數據和實例。當要求加薪的時機到來,這些紀錄就會提醒自己為什麼你值得這份薪金。

具說服力的調薪提議

除此之外,在談判過程中這些數據和實例也會是很好的理據,向公司證明自己的影響力與曾經締造的實際佳績,令到調薪提議變得更具說服力。

(3)保持自信、正面態度

再來,有自信並保持正面態度也非常重要。要知道傳遞訊息的方式很重要,如果請求加薪時,聽起來顯得自己也不是很確定是否應該被加薪,那麼很可能讓談判桌的另一方存疑,這也會讓他們覺得拒絕加薪的請求很容易。

保持強烈眼神交流

因此,法蘭建議在談話過程中要保持強烈的眼神交流,挺直腰桿,試著少用無謂的語助詞,例如:「嗯」、「只是」等。帶著朝氣和活力進入會議室,確保對話內容有強調自己熱愛公司和這份工作的哪些部分。

(4)不要等待所謂「完美時機」

不要等待所謂的「完美時機」,如果一直等待完美的時機到來,可能會等很久都未等到。工作中總是會有可以表現自己的新潛在機會,所以不要總想著拖延,逼自己盡快提出加薪的請求。

(5)用「不行」來激勵自己

最後,即使加薪被拒也不要因此而氣餒,用「不行」來激勵自己的下一步。如果上司表示加薪的要求「不太可能」,不妨詢問對方原因,而且盡可能獲取越明確的回饋越好,因為這樣就能思考接下來應該怎樣做才能晉升到下個階段。

清楚未來目標

就算加薪要求被拒絕,在離開會議室之前,也應該要清楚明確知道自己何時要達到何種成就,之後也時時向主管或經理確認自己是否仍在前往目標的正軌上。

女性議價高手不是傳說

有趣的是,研究顯示女性在為他人議價時,其實表現得比男性還要好。那是因為議價與自身無關,所以女性會覺得更自在,也不用擔心會被視為貪婪,也是因為商議的另一方不會用雙重標準懲罰她們。

為別人議價讓女性呈現關心他人勝過於自身的形象,而這也是一個被珍視且被社會所強調的女性傳統價值,也賦予了女性更大的權力。

想像力賦予膽量

上述研究顯示,女性其實天生就有談判的能力,但當替自己談判時,卻常常丟失了自信心。如果曾經有這樣的經歷,下次在準備談加薪或升遷的時候,可以想像成代表最好的朋友或妹妹進行議價,接著將這份信心與信念用在自己身上!

談判不僅僅是加薪

人們常常會將談判聯想成跟薪水、升遷與頭銜有關,但無論在哪一個產業,都有可能發現在工作上必須進行某些談判。即使原本只是想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最後仍可能需要藉由談判獲取更佳的工作表現以爭取更多資源。

談判技巧讓工作更出色

有可能需要的談判包括團隊需要聘僱新人、爭取更多資源、與供應商訂定條款、需要爭取更多時間完成工作、確認自由工作者的報價、決定某項計畫的整體預算等等。重點是,學習成為有效率的談判高手,絕對會幫助在工作上表現得更優異。

更多職場攻略相關文章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